一.嗓子里总有痰,感觉黏黏的,吐不干净。
这种情况考虑是咽炎,可以选用中成药如利咽灵、保安散,同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也可考虑食疗去火,用白糖水煮 梨,食其汁肉。一定要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
二.痰多,嗓子眼粘的东西吐不出来。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三.我喉咙有吐不完的痰,感觉到有东西,而且粘粘的,但不痛、不痒,得了什么病?
咽炎吧,建议还是去医院
四.嗓子里面常年有痰,整天吐就吐不完,是怎么回事?
慢性咽炎 好好养着
建议
多喝水保持嗓子的湿润
家里有条件的安装一台加湿器
晚上睡觉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
多吃一些金嗓子喉片之类的药物
喝水时放一些胖大海
还是尽量减少说话的声量
哎辛苦……
使用金嗓散结丸
五.喉咙里有痰,但是太粘吐不出来.而且每次吃完饭就觉得恶心,但是没有吐,可是口腔里还是有那种刚吐完的味道.
如果不吸烟的话,应该不会很严重的,我是吸烟引起的。我猜你这是感冒的后遗症,痰多是炎症引起的 ,如果去医院化验血象没有异常的话,按我的经验应该是体热造成的,可以输双黄连,还有每次感冒也应该输双黄连,加消炎药,我是这么做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效。其实这是别人告诉我妈的,因为我的情况去医院怎么检查也没有检查出异常,我是大连的,在大连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检查出来,什么抗生素都用了,但是还是没有效,但是我第一次输双黄连就有效果,你顺便检查一下胃和脾,因为你是吃饭后有痰,我是早上起来有,所以咱俩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建议你输一下双黄连,别担心这是中药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有很少人对它过敏,但是过敏的后果没有青霉素严重,毕竟是中药,最后祝你身体好转,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六.喉咙里有痰,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你以前就有鼻炎,但不严重,所以没有引起重视。这下因为凉到了,感冒了,所以症状明显一些了。 如果你平时觉得鼻子里有黏黏的东西,鼻屎比较多,鼻咽处也有异物感,想咽却咽不下去。那么你的痰就是鼻炎引起的。鼻子里炎性的分泌物被运送到鼻咽处就粘附在了那里,让你有异物感。这些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和有害物质,长时间粘附在那里就会造成咽喉发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咽炎。看了下面的资料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治疗了。 鼻炎是因为长期鼻子里发炎如感冒恶化或生理因素如怀孕而行成。鼻子发炎部位就会分泌出大量脓性物质,即我们所说的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能让组织发炎的物质,所以鼻涕在鼻腔内的堆积将使鼻子里的炎症不断恶化和发展,并且更容易引发感冒,形成感冒→鼻炎→更容易感冒→鼻炎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同时,这些鼻涕耽揣槽废噩肚茶莎偿极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但由于过于粘稠而无法滑入胃中被处理掉,就粘附在鼻咽处。这些鼻涕便不断刺激鼻咽组织,引发咽喉炎。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 最简单有效解决的方法就是自己去买个洗鼻壶,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来洗鼻子。把鼻涕洗出去了,鼻咽处没有了刺激物,咽炎即可自然消失。同时,鼻腔内没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组织炎症将会慢慢消失。鼻腔内由先前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病变的组织细胞将逐渐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所替代,鼻炎也就自然慢慢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用药的话,药物基本都是在血液中,很少能够到达鼻粘膜表面来杀死病菌,最多只有给组织消炎的作用。吃药的时候炎症确实可以消下去,但药效过后,病菌又会继续繁殖,重新引发炎症,而病菌慢慢地就会有抗药性,对整个身体都不是好事。 洗鼻由于是综合提高了鼻子的抵抗能力,所以对预防感冒、流感等各种非传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效果都非常明显。也就是说,从人多的地方回来后彻底清洁鼻腔一次可对各种流感均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手术虽然见效快,但风险大,而且复发率比较高。谨慎一点好。
七.感觉喉咙里一直有痰怎么吐都吐不完是怎么回事
你好,考虑是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有炎症引起的,有痰等症状。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坚持饭后漱口和局部不良刺激,多吃瓜果蔬菜,少吃刺激辛辣食品,必要时及时到症的耳鼻喉科医院就诊。
八.喉咙里的痰为什么吐不完?
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摘自:求医问药网 http://www.jk58.com)
中医辨证治痰多,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九.总感觉喉咙里有痰,吐也吐不完,感觉一会儿有用痰了
“出现了喉咙干、痰多,是因为咽喉部出现病毒或者细菌的感染,造成咽喉部发炎,炎症会刺激咽喉部,导致分泌物增多。另外,一些坏死的细菌和细胞也会混在一起,就形成了痰液,所以会出现喉咙干、痰多的现象。这时可能是细菌性的感染,也有可能是病毒性的感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