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进食障碍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2日 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非典型性进食障碍,是指病情较轻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发病高峰年龄13~20岁,好发于女性。中学生、大学生是高危人群。中国女中学生检出率为1.1l%,女大学生检出率14.3%,男生6.5%。发病与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自身生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关。厌食是青春期生理改变引起性别压力和社会审美观压力导致的摄食行为异常。
病因
1.家庭因素
患者对母亲的过度依赖或父母对患者的过度控制、保护,以自我控制进食作为独立的象征等,均可引起进食障碍。
2.个体因素
患者具有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的特点。在青春期容易出现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强烈冲突,从而引发进食的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
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自信、自我约束、成功的代表。所以青春期发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强大和独立时很容易将目标锁定在减肥上。
症状
临床表现为异常的饮食行为,如偏食、节食、厌食、暴食等。暴食可发生在情绪低落、焦虑时,也可发生在没有明显情绪障碍时。低自尊是神经性厌食症的一种特质。
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可有异常的饮食行为,比如偏食、节食、厌食、暴食,但不严重。
诊断
该病的诊断依据是具有进食障碍的特点,但不具备诊断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关键特征。
治疗
1.厌食、偏食、节食
治疗原则是纠正营养不良,增加体重,同时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1)一般治疗 摄入高热量食物,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食欲。
(2)心理治疗 主要采用认知、行为、家庭治疗。认知治疗主要是改变不良认知,消除对肥胖的过分担忧、体象障碍、自卑等。行为治疗常采取阳性强化法,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进食习惯,达到目标体重。家庭治疗主要是调整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改变不良的家庭动力模式。
2.暴食
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家庭干预,改善抑郁情绪,减少暴食行为。
预防
非典型性进食障碍是饮食心理卫生问题,应早期预防,加强人格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卫生教育。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