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脚癣怎么办呢

2020年10月31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1脚癣并发症

  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1、合并其余部位皮肤癣菌感染

  由于长期患足癣或者因手搔抓后的自体接种,足癣患者可合并有甲癣、手癣、体股癣等。合并甲癣时,甲板浑浊,不透明,呈云雾状、污渍状,表面失去光泽。 在灰指甲患者中,半数都是由脚气长期未得到治愈引起的。 对此问题,专家指出:“灰指甲患者往往是先患有脚气或手癣,真菌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逐渐侵入指甲或趾甲内,并进一步生长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更值得注意的是,灰指甲不但可以自身各部位互相传染,也容易传染家人,很难根治。除导致灰指甲外,脚气恶化还会引起脚的局部糜烂以及丹毒,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因此得了脚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2、足癣合并细菌感染

  此时局部分泌物增多,并且可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果没有及时适当抗炎治疗,则可能会出现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

  (1)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中医为“红线疹”,红是因为化脓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丹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称为“流火”。它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中型或细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3)蜂窝组织炎。中医称瘭疽,一般为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病变可发生在皮肤较浅的部位,也可发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间的较深部位。

  3、癣菌疹

  是指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过敏反应。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越大。

  (1)汗疱疹型。发病急,在手指两侧、手掌或足跖等处发生绿豆大小的厚壁水疱,水疱内充满浆液,可分散、或集簇。

  (2)丹毒样型。皮损为丹毒样红斑,一般不硬,边缘鲜明,比较规则,不痛或稍有痛感,无淋巴管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3)丘疹型。为突然发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须疹。多发生于四肢或泛发于全身。

  (4)湿疹型。突然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红斑、丘疹、小疱等多形性皮疹的湿疹样损害,分布对称。

2儿童脚癣怎么办呢

  脚气在医学上被称为“足癣”,主要是通过真菌感染引起的,而真菌喜高温。身上温度最高的部位是脖颈和大腿窝,而小孩脚趾缝里的温度并不比这些部位的温度低,比起成年人更易滋生真菌。

  预防脚气,我们需要把爸爸妈妈从方方面面做好。宝宝和家长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生活物品之间的接触,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希望,患有脚气的家长尽可能做到,大人的生活用品要和孩子的生活用品分开。不要让孩子玩大人的拖鞋、用大人的毛巾和洗脚盆,也不要把大人和小孩的衣物放在一起洗。特别是在孩子脚部的皮肤有破损的时候,切勿让孩子招惹真菌,染上脚气。

  除此之外,家长要勤打扫家庭卫生,勤洗衣物,每天帮助孩子清理脚部伤口,保持其脚部干燥,孩子洗澡、洗脚后,要用棉签把他脚趾缝里的水擦干。秋季,家长应该给婴儿或幼儿穿上薄的棉质袜,因为棉质袜容易吸干他小脚丫上的汗。如果孩子平时爱出脚汗,要每天更换袜子,并经常把他的鞋垫拿出来晾晒。

3脚癣病因

  1、发病原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2、发病机制

  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碱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4脚癣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脚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脚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汗疱型脚癣

  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

  2、趾间型脚癣

  好发于第3,4或4,5趾间,表现为少量鳞屑,自觉奇痒,病人常不自觉的搔抓,有时鳞屑不显著,仅感瘙痒,称为无症状型,但常为带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烂,湿润有渗液。

  3、鳞屑角化型脚癣

  表现为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症状较重,易致皲裂,夏季常可出现少数丘疹或小疱,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4、湿润糜烂型脚癣

  此型多继发于趾间型或汗疱型,多由过度搔抓,常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炎性明显,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自觉痒痛,夏季多见。

5怎样预防脚癣

  1.预防为主:就是要勤洗脚、勤洗鞋袜,并要保持鞋内的通风、干燥;夏鞋要多备几双,轮换着穿,不穿鞋时进行日光照射杀菌;各自的拖鞋也要固定穿,不要互相乱穿;室内要保持通风,空调密闭房间也要换气除湿,不让霉菌在潮湿环境中孳生。

  2.早防早治:是指预防性治疗脚癣,就是在天热之前,在健康脚趾缝里涂上“脚气”膏,刺激皮肤增生,增强抵抗霉菌的能力,才有效防止霉菌的侵入;霉菌一旦侵入皮肤,在那里安营扎寨,你再用药也就很难奏效了。

  3.喜碱怕酸:是说霉菌喜欢在碱性的环境中繁殖,而酸性环境不利于它的生存。所以,洗脚水中加少许的食用醋,且避免用肥皂;洗袜子、刷鞋子用肥皂后,要多用清水涮洗几次,最后涮洗的水中也要加少量的几滴醋效果更好。

  4.干痒涂膏、湿粘浸泡:是指脚趾缝刚刚有一点痒,还没有渗水时就用“脚气灵”、“达克宁”之类药膏涂抹,效果极好;如果已经渗水、起泡,甚至是有脓性分泌物,你再涂药膏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影响引流。这时可选用明矾少许加入水中,或加入呋喃西林2—4片,浸泡双脚半小时。凉干后再用中药“三石散”粉敷搽患处。三石散即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等成份。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