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8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大脑深部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小面积梗死
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头痛、头晕等表现
多因脑部小动脉硬化或堵塞所致
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定义
腔隙性脑梗死是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因小穿支动脉、微小动脉闭塞或栓塞导致脑组织梗死,并出现急性神经功能损害。
这些梗死病灶直径在1.5厘米以下。
梗死灶常见于基底核、丘脑、内囊、脑桥的大脑皮质贯通动脉供血区。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综合征
纯运动型轻偏瘫
纯感觉性卒中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感觉运动性卒中
腔隙状态
发病情况
腔隙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的20%~30%。
多见于中老年人,55岁之后发病率明显增高。
男性多于女性。
非洲和美洲人种比其他人种发病率高。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腔隙性脑梗死一般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腔隙性脑梗死恢复时间从2周至6个月不等。
本病通常预后较好,发病后1年内,70%~80%的患者可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
如果病灶较少,症状轻微,积极治疗并控制基础疾病后,大多数症状可2~4周有明显的改善。
但如果是多发或在关键功能区的梗死(如脑干、延髓),可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恢复期可达3~6个月,甚至无法痊愈。
腔隙性脑梗死出现手脚麻木用什么药?
腔隙性脑梗死出现手脚麻木,常通过改善神经营养、促进脑细胞代谢进行治疗。
本病出现肢体麻木属于中枢神经损害,可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药物,起到营养神经、缓解麻木症状的作用。
同时可使用胞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脑细胞代谢。
此外,本病患者还需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复发导致脑损伤加重。
腔隙性脑梗死后出现头疼怎么治?
腔隙性脑梗死后出现头疼,治疗上应包括原发病、头痛症状、基础疾病治疗三个方面。
1.原发病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
2.止痛药物: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治疗基础疾病:降血压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降糖药物,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

病因
致病原因
目前认为小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作用于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易引起血管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引起管腔闭塞,引发腔隙性脑梗死。
舒张压增高是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的常见原因。
糖尿病
糖尿病是导致小动脉梗死的直接原因。
微栓子
各种类型小栓子阻塞小动脉,可导致腔隙性梗死。
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
动脉源性栓子: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
高脂血症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风险。
血液成分异常
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高凝状态,也可导致发病。
卵圆孔未闭
先天性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如出现周围血管源性或心源性栓子在外界因素的诱发下出现右向左的分流,随血流堵塞远端小动脉造成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炎
血管炎也可导致小穿支动脉闭塞,从而造成腔隙性脑梗死。
遗传因素
如果有脑卒中家族史,其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高危因素
建议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高危因素者,定期体检,注意疾病的预防。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
高龄。
长期吸烟。
酗酒。
熬夜。
肥胖。
长期服用可引起凝血功能紊乱的药物。
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症状
具体临床表现,因梗死的部位、大小和多少而有所不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各种腔隙综合征。
主要症状
常见腔隙综合征的表现如下。
纯运动型轻偏瘫
最常见,约占60%。
没有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等表现。
只有一侧面部、手臂和腿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

纯感觉性卒中
约占10%。
一侧面部、手臂和腿麻木,不存在手脚无力。
如果麻木仅发生在以口周为中心的一侧面部和同侧上臂的远端,特别是手部者,即为手口综合征。这些部位可有冷、热、痛或僵硬等感觉异常。
偏盲:一侧或双侧眼睛,一半视野缺失,面前的物体只能看见一部分。
失语:说话含糊不清、口吃等。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约占20%。起病突然,症状迅速达高峰。
说话含糊不清,字音和语调发音不准,口吃,讲话变慢。
一侧手轻度无力,精细运动(书写、绘画等)障碍。
走路不稳。
中枢性面瘫。
鼻唇沟(法令纹)变浅。
口角歪斜(嘴歪)。
讲话漏风。
额纹(抬头纹)存在。
皱眉、闭眼等动作无异常。
下面部肌肉无力。
仍有哭、笑等表情。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病灶同侧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喝水容易呛咳等。
病灶对侧轻偏瘫,下肢重于上肢。
感觉运动性卒中
少见。
身体一侧有感觉障碍。
轻度偏瘫。
腔隙状态
很少见。
偏瘫:进行性加重。
严重的精神障碍。
痴呆。
平衡障碍。
大小便失禁。
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发音困难,常伴有强哭、强笑。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发病时可有轻度头痛、头晕、吞咽困难等症状。

并发症
癫痫
腔隙性脑梗死晚期发生癫痫的概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精神行为异常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发热等。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如果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突发说话不清楚或出现偏瘫、面部一侧下垂、嗜睡及昏迷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若每天有监测并记录血压、血糖的习惯,可将记录提供给就诊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肢体活动有问题吗?走路腿有劲吗?
说话是否有大舌头的感觉?
头晕吗?
看东西清楚吗?
吞咽、喝水有困难吗?
病史清单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脑血管疾病?
检查清单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数字减影、磁共振动脉成像
其他检查:心电图检查、眼底检查、心脏彩超
用药清单
降压药物:呋塞米、硝苯地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
降糖药物:格列本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
其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巴曲酶、依达拉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史。
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临床表现
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偏瘫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一般会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等,以便了解全身各系统状态。
生化全项检查前需保持空腹,即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
可以检查脑部结构,明确是否存在病变。
有助于排除是否为出血性或肿瘤疾病。
平扫在急性期多难以检出,以后随着坏死和水肿发展逐渐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小条状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颅脑磁共振成像(MRI)
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头颅CT扫描,尤其对脑干及小脑内的腔梗病灶。
常规MRI 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斑点状或斑片状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裂隙状,最大径常仅数毫米,一般不超过1厘米。
有义齿(假牙)、体内有心脏支架等金属植入者,要咨询医生能否进行MRI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可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等,易于发现狭窄、硬化部位。
检查前需保持空腹,即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检查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碘过敏试验。
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
不仅能准确测定血管狭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动态探查血栓的大小、数量及流动状态。

其他检查
少数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心脏疾病关系密切。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查心脏情况。必要时可行发泡试验。

鉴别诊断
脑出血
相似点:头痛。
不同点:脑出血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多有高血压病史,病情进展快,头痛、恶心、呕吐多见,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头颅CT有助于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点:头痛、呕吐。
不同点: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起病,头痛剧烈,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脑膜刺激征明显,可伴有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相似点:头痛、麻木、恶心呕吐、面瘫等。
不同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多以中年女性为主,病灶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多累及侧脑室旁、小脑、皮层下及脑干,少数患者还可伴有视神经及脊髓病变,急性期部分病灶可强化。脑脊液相关检查有助于鉴别。
脑转移瘤
相似点:头痛、偏瘫。
不同点:脑转移瘤主要表现为癫痫、偏瘫、视听觉障碍、复视、头痛以及其他颅内压增高的体征。头颅CT、MRI可见颅内占位性病变,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保护受损脑组织的治疗。
一般治疗
吸氧和通气支持
不是所有腔隙性梗死患者都需要吸氧。
出现低氧血症时,可通过吸氧维持氧饱和度>94%。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
心电监护
根据病情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监护,可以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发展,选择适宜的方法补充营养。
吞咽困难的者,可通过鼻饲管或胃造口(PEG)管饲等建立营养通路,防止营养不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药物治疗
溶栓药物
常用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为目前常用药物。
溶栓有效时间窗:rt-PA为4.5小时,UK为6小时。
溶栓药用药期间及用药24小时内应严密监护患者,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
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和呕吐,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抗血小板聚集剂
可以防止新血栓形成,避免症状加重。
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
可见头痛、头晕、面红、胃肠道不适、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降纤药物
可选药物有巴曲酶、降纤酶和安克洛酶等。
使用中应注意出血并发症。
脑保护剂
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脑保护剂包括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阻断剂、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镁离子和他汀类药物等,常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
改善脑循环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常用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尼卡地平。
血管扩张药
丁苯酞:偶见恶心、腹部不适,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忌用。
丁咯地尔:可有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培他司汀:可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
常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
降血糖药物
将随机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
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降低颅内压药物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极少出现脑出血相关症状,降颅压治疗应慎重,如出现则可参考下面治疗方案。
甘露醇:静脉滴注给药,用于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甘油果糖注射液:如果静脉滴注过快可出现白蛋白血尿。
呋塞米:属于利尿剂,可联合甘露醇,提高疗效。
白蛋白:能增加胶体渗透压,减轻局部血肿压迫。
中成药
常应用丹参、川芎嗪、三七和葛根素等。
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脑梗死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介入治疗、动脉内膜切除等。
适用情况:病变涉及脑干重要中枢或出现急性大出血时,可考虑手术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较重者亦可考虑动脉内膜切除。
作用:可以减轻栓子对血流的阻塞,增加脑部的血流量。

康复治疗
需在康复科医生指导和帮助下,及早进行康复训练。
早期
早期以患侧肢体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的关节活动训练为主。健侧肢体能完成刷牙、洗脸、进食等简单的动作。
偏瘫肢体的摆放
仰卧位:头部置于高度调节后的枕头上,将患肢以舒适的方式置于身体一侧。
健侧卧位:患侧肢体在上方,身前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自然伸展,患侧下肢屈曲。
患侧卧位:患侧肢体在下方,背部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微屈,健侧上肢自然位,下肢呈迈步位。
建议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可以有效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改善和提高患肢功能。
根据患肢的肌力情况进行训练
肌力0~Ⅰ级患者:进行“假想运动”,假想手指或脚趾在运动,由思维带动肢体活动,然后再做助力运动,逐渐增加肌力。
肌力Ⅱ级患者:可自行翻身或者左右移动身体,健侧手握住患侧手做伸展运动,训练手指功能,进行坐位训练。
肌力Ⅲ级患者:可以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健手握紧床头栏杆,辅助患肢直立于床面。
坐起训练
上半身抬起由30°增大到70°,70°半坐位可以坚持30分钟,即可练习坐位。
健侧手握患侧手于胸前,健腿伸到患腿下面,以健侧肘关节为支点,健腿用力蹬床的同时转上半身至健侧卧位,患肢朝上,身体前屈,用力坐起。
家人手扶患者肩部左、右、前、后轻轻摇晃,嘱咐患者用力对抗保持不倒,坐稳后开始练习坐床边、下床坐椅子等。
中期
中期以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及协调性训练为主。每次训练以心率加快不超过平时心率的20%为宜,做到适可而止。
床椅转移训练
患者双手掌心相对,环抱辅助者颈部,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
辅助者拽住患者腰部衣物,圈住患者身体,身体向前倾,重心移至脚部,使患者臀部离开床面,转身将患者移至轮椅。
站立训练
患者能坐后,就应开始站立功能训练。
先由家人从坐位用力扶着站立片刻,以后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和减少搀扶的力量,锻炼患者下肢力量,直到患者自己能用拐杖从坐位站立起来。
行走训练
肌力Ⅳ级的患者,可以进行行走训练。
第一步先迈健腿,第二步患腿迈上,第三步健腿向前跟上。
当独立步行走稳后,要及时进行复步训练。
上楼梯时,患肢先上;下楼梯时,健肢先下。
步速平稳缓慢,培养正确步态。
穿脱衣裤训练
穿开衫上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开衫上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再脱患侧衣袖。
穿裤子时,将患腿屈曲放在健腿上,套上裤腿,拉至膝盖以上,放下患腿,健腿穿上裤腿拉至膝盖以上后,站起来向上拉至腰部整理;脱裤时与上面动作相反,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后期
后期可以进行各种灵活性及技巧性的训练,以提高耐力为主。
上肢锻炼:训练手的精细动作,恢复手的灵巧功能,应经常做各种手指的屈伸、开合等练习,如抓皮球、捡豆子、扣纽扣等,以提高生活技能。
健脑手指操:两手有节奏地交替更换“握拳”“布”“剪刀”,也可交替做“二”与“三” “六”与“八”。
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训练的时候,需要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
保证训练环境安全,训练时要移开周围尖锐物品,不让杂物阻碍路线。
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空腹以及饭后饱腹时,不宜立即训练。
训练时如果发生肌肉抽搐,要立即停止训练,适时放松休息。
如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需谨防低血糖反应,及时监测心功能情况。
保证训练强度适宜,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频率。训练早期,动作以5分钟一组为宜。

预后
治愈情况
腔隙性脑梗死总体比其他类型脑梗死预后好,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
发病后1年内,70%~80%患者可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
复发率高,反复发作可导致痴呆。
少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

预后因素
梗死灶的部位和大小
梗死发生在重要部位(脑桥和丘脑),梗死灶大、多发性腔隙梗死者预后不良。
既往史
有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房颤、瓣膜病等),却没有得到良好控制者预后不良。

危害性
复发率高,多次复发可导致智力障碍,甚至痴呆或假性延髓性麻痹。
部分可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忌食过冷、过烫的食物。
要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应以天然食物为主,以蒸、煮、炖、拌、氽的方式进行烹饪,使食物软烂易消化。建议烹饪时用植物油。
尽量少吃含有大量胆固醇的动物内脏。
如果缺乏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膳食补充剂。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粗粮,保证大便通畅。
适量搭配瘦肉、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
保证充足的饮水。如果医生没有限制饮水的要求,应至少保证每天饮水1200毫升。
皮肤管理
为了预防长久卧床导致压疮发生,要经常变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洗澡时,不要用过热的水,不要用力搓洗或摩擦水肿皮肤,以防损伤。
穿着宽松的衣服。
心理支持
家属要耐心和患者进行互动、交谈,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多鼓励患者参与一些社会、家庭活动。
生活管理
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戒烟、戒酒。
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情绪波动。

病情监测
出院后需要继续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按时服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遵医嘱定期复查。

预防
遵从医生的指导正确用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戒烟、戒酒。
定期进行锻炼,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3天。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减轻体重。
低盐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少吃甜食。

参考文献

[1]
王伟,杨明山. 神经科急症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
冯晓源. 现代医学影像学:上册[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
彭斌,吴波.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4]
曾红,张林.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治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1):3-6.

[5]
方邦江,李志军,李银平,等.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3):93-197.

[6]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组.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6.

[7]
温连程,程艳丽.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59-60.

[8]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9]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10]
杨月欣,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1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2]
Cardioembolic Stroke: Clinical Features, Specific Cardiac Disorders and Prognosis. Current Cardiology Reviews, 2010, 6(3): 150–161.

[13]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acunar infarction: The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Stroke, 1987, 18(3): 545–51.

[14]
Trends in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Survival in Symptomatic Lacunar Stroke in Dijon, France, from 1989 to 2006: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Stroke, 2008, 39(7): 1945–51.

[15]
Lacunar Infarction and Small Vessel Disease: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Journal of Stroke, 2015, 17(1): 2–6.

[16]
Lacunar stroke syndromes as predictors of lacunar and non-lacunar infarcts on neuroimaging: A hospital-based study. Internal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20, 15(3): 429–436.

[17]
Neuropsychological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lacunar infarction.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7, 257(1–2): 160–5.

[18]
Aphasia associated with lacunar infarctions. Der Nervenarzt, 2021, 92(8): 802–808.

[19]
Lacunar infarcts def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3660 elderly people: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Archives of Neurology, 1998, 55(9): 1217–25.

[20]
Lacunar versus non-lacunar syndromes. Frontiers of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2012, 30(): 94–98.

[21]
A case-controlled study of cognitive progression in Chinese lacunar stroke patients.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2008, 110(7): 649–56.

[22]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acunar Stroke: A Review. JAMA Neurology, 2018, 75(10): 1273–1281.

[23]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incidence and prognosis of lacunar stroke. Neurology, 2006, 66(9): 1335–8.

[24]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following acute lacunar infarction. Sleep Medicine, 2019, 53(): 81–8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