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12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儿童和成人肾病综合征(NS)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节段性瘢痕化,伴或不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泡沫细胞形成和粘连。局灶性是指只有部分肾小球被累及(受累肾小球<50%);节段性是指肾小球的部分小叶被累及;球性硬化是指整个肾小球阶段性的玻璃样变化或瘢痕形成。
病因
FSGS有多方面的致病因素。如中毒损伤、体液免疫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可导致毛细血管壁损伤,使大分子蛋白产生并滞留,免疫球蛋白沉积后再与C1q和C3结合,引起足突细胞退变并与基膜相脱离。
残余肾单位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代偿性高血压、高灌注及高滤过,造成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进行性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这种病理过程可因摄入大量蛋白而加重,限制蛋白摄入和降血压治疗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微血栓形成,而加重病变的发展;许多FSGS的发生与这种发病机制有关,如慢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移植肾排异、反流性肾病及镇痛药肾病等。
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临床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肾病综合征,约2/3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尿蛋白量可在1~30克/天,约50%以上的患者有血尿,镜下血尿多见,偶见肉眼 血尿。成人中30%~50%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或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3.5克/天,水肿不明显,常有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而50%以上可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有明显“三高一低”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偶尔于常规尿检时发现蛋白尿。
儿童患者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多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而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比例较成人低。多数FSGS呈慢性进行性进展,最终导致肾衰竭,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较快,较早出现肾衰竭。
检查
1.尿常规检查
镜下血尿、蛋白尿;常有无菌性白细胞尿、葡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者有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其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的NS。
2.血液检查
有明显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通常低于25g/L,少数可达10g/L以下;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多数患者有高脂血症,血清 C3通常正常,IgG水平降低,C1q大多正常,10%~30%患者有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血容量减少时,可造成血细胞比容上升,白细胞及分类正常,血小板轻度增高;水潴留会造成血钠浓度降低,长期限钠或获得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也会导致血钠浓度降低;高脂血症会造成假性低钠血症,由于血小板能在体外释放钾离子。所以,血小板增多时也会造成假性高钾血症。
3.肾活检光镜检查
典型的FSGS病变特征为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损害,病变累及少数肾小球及肾小球部分节段的玻璃样硬化,病变常从皮质深层或近髓部位肾小球开始,逐渐扩展至肾皮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硬化,未受累的肾小球正常或系膜基质增加,透明样物质沉积于受损毛细血管襻的内皮细胞下,硬化区偶有泡沫细胞形成,常见局限性上皮细胞增生。
4.电镜检查
有大量蛋白尿的病例,大部分或全部肾小球显示弥漫性或节段性足突改变,早期在毛细血管壁和(或)系膜区可见泡沫细胞,系膜基质增加及部分毛细血管塌陷,内皮细胞下及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细胞增生,大块的电子致密物与光镜下的玻璃样变及免疫荧光IgM和C3沉积相对应,球旁系膜区及内皮细胞下亦可见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5.免疫荧光检查
在硬化或坏死区可发现C3或IgM及C1q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结节状分布。无病变的肾小球呈阴性,偶尔系膜区有IgM及C3分布,IgG、IgA少见。
诊断
在FSGS的诊断中应依靠肾活检并注意排除各种可能的继发性因素,如HIV感染、吸毒等。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应在出现激素抵抗前及时用泼尼松(强的松)治疗。一般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4个月。因此成人FSCS所导致的NS在经过6个月的泼尼松治疗仍未缓解者,才称之为激素抵抗。 对于老年人,大部分学者主张隔天泼尼松治疗,持续3~5个月。对于激素依赖、抵抗和复发者,泼尼松加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增加缓解率,环磷酰胺总量不宜超过12克。
2.环孢素(CsA)和可乐必复(FK506)
环孢素常用剂量治疗6个月后可减少尿蛋白并诱导缓解,但减量或停药时常复发。所以,维持缓解应长期应用。因该药有肾毒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肌酐,根据情况调整药量。可乐必复的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似,可与激素合用。常用于环孢素治疗无效或依赖者。
3.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氧芥)
可作为二级疗法,但有待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
4.血浆置换及蛋白吸附疗法
可应用于复发性FSGS的肾移植患者。血浆置换或蛋白吸附可减少循环免疫因子,使尿蛋白暂时减轻。
5.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可通过降低GFR而减轻蛋白尿及高脂蛋白血症。
6.其他药物
其他如硫唑嘌呤、霉酚酸酯(MMF)、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和ARB)等药物也可选择使用。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