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20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又称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Ⅰ型、Weber综合征,以甲状旁腺、胰岛细胞和垂体肿瘤为特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男女发病率相等,80%的患者在50岁以前发病。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20人发病,从随机选择的尸检病例发现,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型的患病率为0.25%,而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中发现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的患病率为18%。
病因
导致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发病的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似乎为肿瘤抑制基因。
症状
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累及患者的肿瘤类型。
1.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为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最常见并最早出现的病变,与腺瘤所致散发性甲旁亢病例相比,起病较早(20余岁),男女发病率相仿,病理上为多个甲状旁腺增生,大小可不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高钙血症可加重并存的胃泌素瘤患者的症状及血胃泌素升高水平。
2. 肠胰内分泌瘤
可为功能性或无功能性,包括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
(1)胃泌素瘤:常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占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肠胰瘤的50%~60%。此种胃泌素瘤的特点为体积小、多中心性,且可为异位性,不位于胰腺内,而处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常为恶性,但其侵犯性不如散发性严重。
(2)胰岛素瘤: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胰岛素瘤发生率约占起源于胰岛肿瘤的20%,其余的为胰升糖素瘤、舒血管肠肽瘤及无功能瘤。
3. 垂体瘤
发生率约为25%,大多为催乳素瘤,可伴或不伴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其次为生长激素瘤、无功能瘤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伴库欣综合征。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垂体瘤甚少为恶性,其诊断、治疗同于散发性病例。
4. 肾上腺腺瘤及其他病变
包括分泌皮质醇的腺瘤可见于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出现的库欣综合征有3种可能性:①肾上腺腺瘤;②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③类癌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以垂体瘤较多见。在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甲状腺腺瘤及其他甲状腺疾病亦较为多见。在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的家族成员中,出现皮下脂肪瘤、皮肤胶原瘤及多发性面部血管纤维瘤者占30%~90%,此类表现有助于对这些个体进行筛查,以明确携带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缺陷基因者。
5.其他
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综合征较少见的还有甲状腺和肾上腺腺瘤和腺瘤性增生,以及类癌。同样可见多发性皮下和内脏脂肪瘤。
检查
由于多发内分泌腺病中胃泌素瘤体积小,其定位诊断较困难,CT及磁共振可检出肝转移性病灶,但对胃泌素瘤往往难以确诊,进一步定位方法包括内镜超声、选择性动脉注射胰泌素后肝静脉采血测胃泌素以及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扫描。必要时可作胰泌素(secretin)兴奋试验,胃泌素瘤患者血浆胃泌素升高。
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中胰岛素瘤亦常为多中心性,定位亦较困难,内镜超声检查、选择性滴注钙剂后肝静脉采血测胰岛素等有助于定位。
在一些家族中,现在已能用DNA限制段长度多形分析遗传筛选确定遗传携带者,其正确率达99.5%。从15岁起每年定期进行筛选遗传基因携带,内容包括提示性症状的患者的病史;消化性溃疡,腹泻,肾结石,低血糖和垂体功能减退以及检查视野缺损,肢端肥大症和皮下脂肪瘤;测血清钙,完整甲状旁腺激素,胃泌素和催乳素。必要时,作附加实验室和诊断试验,垂体CT或磁共振亦应进行。
诊断
约40%的病例有甲状旁腺、胰腺和垂体肿瘤。患者亲属表现出综合征典型症状的任何一个就有发展成其他伴随肿瘤的危险。
胰腺胰岛素分泌β细胞瘤通过证明空腹低血糖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而确立诊断。胃泌素分泌非β细胞肿瘤可有高基础胃泌素水平,对钙滴注示有过度反应和灌注胰泌素后有胃泌素反常升高而确立诊断。高基础胰多肽或胃泌素或对标准餐这一激素过度反应,可能是多发内分泌腺病Ⅰ型综合征累及胰腺的早期症状。生长激素增加,不能被葡萄糖和高水平生长介素-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IGF-1)所抑制,可确立肢端肥大症的诊断。
胃泌素瘤诊断依据为同时存在高胃泌素血症及高胃酸分泌,据此可与常见的胃酸缺乏症伴高胃泌素血症相鉴别。
治疗
甲状旁腺和垂体病主要是外科治疗。胰岛细胞瘤较难处理,因为病变小,难以发现,多发性病变常见。如单个肿瘤不能找到,为了足够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需作全胰切除。二氮嗪可用于低血糖处理中的辅助治疗,而链脲霉素和其他细胞毒药物可通过缩小肿瘤而改善症状。
胃泌素分泌非β细胞肿瘤治疗复杂。对所有患者尽可能定位和切除肿瘤。如不可能,则用奥克肽,中子泵阻滞剂常能获得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缓解。H2 阻滞剂同样可用,但效果差。目前罕见需要胃切除治疗顽固性溃疡。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