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30日 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可出现心慌、胸闷、胸前区疼痛、头晕甚至黑矇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
病因为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治疗方法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治疗、电复律及射频消融治疗等

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以心房快速且不规则收缩为特点,发作时心房率可达350~600次/分。
房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心房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心房电节律严重紊乱,最终导致心房发生无序颤动。

流行病学
患病率
目前房颤在我国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0%, 60岁以上人群为2%~4%,80岁以上人群高达8%~10%。
流行趋势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房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性别分布
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房颤。
男性患病率约为2.15%,而女性则为1.71%。

分型
根据发作特点分型
根据发作特点的不同,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将心房颤动分为以下类型: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短暂的心房颤动,一般持续时间在7天内,可自行终止,也可经治疗后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经过治疗仍可恢复正常节律的房颤。
长时程持续性房颤:长时程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但患病者仍希望通过治疗来恢复正常节律。
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与长时程持续性房颤的区别为,永久性房颤不再进行任何治疗,使心房颤动“永久”持续。
非瓣膜性房颤:这类心房颤动是指并非由风湿性瓣膜病、瓣膜置换等瓣膜引起的心房颤动。
EHRA分级
欧洲心律协会2010年制定的EHRA分级,这种分级方法对相关症状进行了更好的归类和描述,便于临床操作。具体分级如下:
EHRA Ⅰ级:没有任何症状。
EHRA Ⅱ级:症状轻微,只表现为心跳轻度加快,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受影响。
EHRA Ⅲ级:症状较为明显,除心跳加快外,还可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可影响日常生活。
EHRA Ⅳ级:症状严重,需要静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生活严重受到影响。
我国常用分型
首诊房颤:即首次确诊的房颤。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短暂的房颤,一般持续时间在7天内,可自行终止,也可经治疗后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一般没有自限性的房颤,经过治疗仍可恢复正常节律的房颤。
长期持续性房颤:是指长时间持续房颤,一般超过1年;但患者仍希望通过治疗来恢复正常节律。
永久性房颤:是指不能通过治疗终止或复发的房颤。

病因
致病因素
房颤最主要的病因为各种类型的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冠心病及瓣膜病等。
其他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及滥用酒精等。
少部分患者病因未明,称为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
心血管疾病
房颤最主要的病因为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引起房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接近一半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合并房颤。
冠心病
已确诊冠心病的人群较非冠心病人群罹患房颤的概率更高。
冠心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易诱发房颤。
心肌病
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都是引起房颤常见的原因。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较易诱发房颤。
高血压
高血压是房颤常见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持续存在可引起心肌肥厚、左心房增大等,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预激综合征
根据文献报道,预激综合征可能诱发房颤。
预激综合征诱发房颤的概率随患者年龄增大而上升。
先天性心脏病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也会引起房颤,主要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长期右心房内血液流入左心房,导致左心房内压持续高位,心肌肥厚、心房腔扩大等,最终诱发左心房电生理紊乱,引起房颤。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也可能引起房颤,约占房颤全部病因的5%,占比相对较小。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房颤常呈间歇性发作。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房颤的重要病因之一。
约1/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患有房颤。
酒精
大量饮酒可诱发房颤。
其他
少部分患者病因未明,称为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

发病机制
房颤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被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心房自律性增高
正常生理情况下,心房搏动受窦房结的调控,心房细胞本身不具有主动性,然而房颤有可能因心房细胞具有自律性而主动发出节律,引起多处心房自主搏动。
多子波学说
该学说认为房颤的维持是因为多子波,即房颤波在心房内传播的过程中可分裂成多个子波。
肺静脉起源
肺静脉的心肌袖或其他部位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可触发房颤。

症状
可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晕厥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尿量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症状轻重与发作的类型、心室率的快慢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等有关。
主要症状(体征)
心慌、胸闷及胸前区疼痛,可能与心房节律混乱,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肌供血不足有关。
疲乏无力,与长期存在的房颤导致心功能不全有关。
头晕、黑矇,与心脏供血不足、神经系统缺血有关,严重时还可出现晕厥。
心律不齐,心率大于脉(搏)率,即临床所说的脉搏短绌。

伴随症状
房颤一般无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伴随尿量增多的表现。

并发症
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房颤会诱发脑卒中、周围动脉栓塞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脑卒中
症状为突发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异常、言语不利、口齿不清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而房颤一般引起的为缺血性脑卒中。
房颤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是栓子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出现坏死。栓子来自左心房,因心房收缩无力血流淤滞引起。
周围动脉栓塞
症状为肢体突然疼痛难忍,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且颜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同时有运动功能障碍。
约80%周围动脉栓塞由房颤引起,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动脉栓塞。
心力衰竭
房颤诱发的心力衰竭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房颤长期存在会引起心脏扩大,进而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心室扩大,最后出现心功能不全。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慌、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体检发现心电图相关异常,建议及时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
急诊科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心房颤动症状轻重与发作的类型、心室率的快慢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等有关,如近期症状波动加重,需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主要症状是什么?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其他疾病?
近期在服用哪些药物?
检查清单
专科检查:心电图(包括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
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X线检查
用药清单
钠通道阻滞剂:普罗帕酮、奎尼丁、利多卡因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钠多洛尔
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决萘达隆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抗凝药:达比加群、华法林、利伐沙班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病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病史。
近期有大量饮酒史。
临床表现
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明确诊断有帮助。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确诊房颤的主要检查之一。因此,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当怀疑存在房颤时,都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查。
如果常规心电图未出现异常表现,可能还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
心电图表现
正常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房颤波(f波),频率可达350~600次/分。
QRS波群节律完全无规律,导致R-R间期绝对不规则。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对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心内膜炎或伴发感染有帮助。
电解质检查:血清钾水平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正在服用地高辛等药物时。因此血清电解质监测对于房颤的确诊有一定的意义。
凝血功能检查:房颤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进而出现高凝风险。所以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一般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OE或TEE)。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从而避免了胸壁、肺气等因素的干扰。图像较为清晰,结果较为可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心脏结构,进而判断引起房颤的病因。
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还可以对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咽部及食管有严重炎症、溃疡、占位等病变的患者不能做此项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是否有明显的肺部疾病,以及心脏大小和(或)结构异常。
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
房颤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产生高凝的风险,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可以尽早发现神经系统的异常,如血管堵塞、缺血灶等,对于房颤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监测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
心房扑动
相同点:都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心房扑动心电图有特征性锯齿状波,因此可通过心电图鉴别。
心房期前收缩
相同点:都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都起源于心房。都可出现心慌、胸闷及乏力等症状。
不同点:吸烟、饮用咖啡等可诱发心房期前收缩,而房颤相对心房期前收缩较少受以上因素影响;另外,房颤可出现特征性的房颤波(f波)。因此,可通过病史采集及心电图检查鉴别。
预激综合征
相同点:都可出现心慌、血流动力学异常。
不同点:预激综合征是心房到心室间的异常传导现象,病灶并不在心房。可通过心电图进行鉴别。

治疗
房颤治疗的关键在于长期综合管理,以及对原发疾病的控制与治疗。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电复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
治疗目的是预防血栓栓塞、恢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等。
治疗原发疾病
原发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只有积极治疗引起房颤的原发疾病或缓解血流动力学异常,才能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长期维持。
心脏瓣膜疾病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是对狭窄的瓣膜进行球囊扩张,可以达到扩大瓣膜口面积、减轻瓣膜狭窄、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的目的。
冠心病
多数人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继续坚持治疗则可长时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病情相对不稳定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仍不好或者风险很大,可选择介入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同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全面的药物治疗。病情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控制。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在早期应积极地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室重构和心肌的进一步损伤,延缓病变发展。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物。药物治疗无效的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患者可以选用室间隔切除术。
限制型心肌病可应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严重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可行心内膜剥脱术。
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建议首选一线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等,可以起到平稳降压的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有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心态、低盐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仅有心室预激心电图表现而从未发作心律失常,也无猝死家族史的情况,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如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发作期需进行控制心律的治疗,也可以配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如合并房扑或房颤既往史或猝死家族史,需尽早行射频消融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可以进行人工修补手术,修补相关缺损。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肺心病治疗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进行处理。
急性期的治疗包括: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以及缓解心力衰竭等。
对缓解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开展家庭病床工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放射碘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病情决定。
酒精
严格戒酒。

房颤的药物治疗
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抗凝、药物复律及药物控制心室率治疗等。
药物抗凝治疗
房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血栓栓塞,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四肢动脉栓塞等严重疾病。因此,房颤需要进行全程规范的抗凝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华法林(目前临床公认疗效最确切);还可服用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等预防血栓栓塞。
因为抗凝治疗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房颤在进行抗凝治疗前需要进行出血风险评估。现阶段临床较为常用的是HAS-BLED(见下表)出血风险评分系统。评分在3分以上时需要谨慎。

字母 具体项目 得分
H 高血压 1分
A 肝、肾功能异常 1分或2分
S 脑卒中 1分
B 出血 1分
L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稳定 1分
E 年龄≥65岁 1分
D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或抗血小板药)或饮酒 1分或2分

使用上述药物后,如果出现皮肤瘀斑、紫癜,以及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建议尽快就诊。
药物复律治疗
药物复律是指使用药物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的一种治疗。
适应证: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此类治疗方法,只有心房内无血栓、房颤确诊时间少于6个月才可进行药物复律治疗。
常用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
药物选择:心脏疾病并发房颤的患者首选胺碘酮进行复律治疗;无心脏原发疾病的患者可首选普罗帕酮等进行复律治疗。
药物控制心室率治疗
适应证:不适合药物复律或电复律转复治疗失败的老年患者。
治疗目的: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流动力学异常。
药物选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等药物。

电复律治疗
适应证:药物复律无效,又出现了急性心力衰竭、血压下降明显的情况。复律成功后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点:安全、成功率较高,且电复律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射频消融治疗
适应证:药物治疗无效,并且伴有明显心动过速、胸闷等症状时,可使用射频消融治疗。
分类:环肺静脉隔离术、转子消融等。
特点:可以根治房颤。

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房颤的手术是迷宫手术。
适应证:如果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又合并了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禁忌证:原来即存在左心功能不全及肥厚型心肌病。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患者有抗凝治疗的禁忌时,可以通过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来预防血栓栓塞。
但其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评价。

预后
治愈情况
房颤的治疗效果,与病因、治疗早晚有关。
房颤如果及时治疗,维持窦性心律,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如果不积极接受治疗,易引起脑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危害性
影响正常生活
房颤引起的症状,会让人感到不适,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的状态。
如果在活动时出现黑矇或晕厥,还可能危及生命。
引起并发症
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在房颤持续48小时后,有可能出现血栓。
血栓可能进入全身动脉,若血栓堵塞了脑血管,可能导致脑梗死;血栓进入外周血管会导致周围组织和器管缺血坏死。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当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和心室率持续增快时,可能会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这种心肌病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调节
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饮食。
可以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同时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
如果合并糖尿病,还需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
生活习惯
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避免压力过大,松弛有度。
肥胖人群应进行适当的和有规律的运动,科学减重。正常体重的人群也需定期运动控制体重。
预防感冒,可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期佩戴口罩出门。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戒烟、戒酒。
调整心情
积极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特殊事项
监测血压、心率,出现较明显的波动需及时就医。
服药期间需要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大便变黑、尿色变红等情况,如发现及时就医。
复诊
遵医嘱定期复诊。
日常如果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及黑矇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限制摄入浓茶、浓咖啡、可乐等饮品。
注意劳逸适度,保持平静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王辰,王建安. 内科学:上册[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高润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心血管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4]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
胡品津,谢灿茂.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7]
FDA approves Eliquis to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blood clots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2022-11-04]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333634.htm)

[8]
FDA approves Xarelto to prevent stroke in people with common type of abnormal heart rhythm. [2022-11-04]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278646.htm)

[9]
FDA approves anti-clotting drug Savaysa. [2022-11-04]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429523.htm)

[10]
Al-Khatib Sana M. Rate- and rhythm-control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4, 160(11): 760–73.

[11]
Anderson JL, Halperin JL, et 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ilation of 2006 ACCF/AHA/ESC and 2011 ACCF/AHA/HRS recommendation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3, 61(18): 1935–44.

[12]
Andrade JG, Macle L, et al. Contemporary Atrial Fibrillation Management: A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AHA/ACC/HRS CCS and ESC Guideline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Review), 2017, 33 (8): 965–76.

[13]
Bramah N Singh. Dronedarone for maintenance of sinus rhythm in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N. Engl. J. Med., 2007, 357(10): 987–99.

[14]
Chiang CE, Okumura K, et al. 2017 consensus of the 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on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Journal of Arrhythmia (Review), 2017, 33 (4): 345–67.

[15]
Chung MK, Eckhardt LL, et al. Lifestyle and Risk Factor Modification for Redu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0, 141(16): e1-23.

[16]
Du X, Dong J, et al. Is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eventable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Review), 2017, 69 (15): 1968–82.

[17]
Elliot Adrian D, Mahajan Rajiv. Exercise Training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Lifestyle Change. Circulation, 2016, 133(5): 457–59.

[18]
Fox CS Parise HD, et al. Parental atrial fibrill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ffspring. JAMA, 2004, 291(23): 2851–55.

[19]
Fuster Valentin.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Circulation, 2006, 114(7): e257–354.

[20]
Glikson Michael, Wolff Rafael, et al. EHRA/EAPCI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based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 an update. EuroIntervention, 2020, 15(13): 1133–1180.

[21]
Haïssaguerre M, Jaïs P, et al. Spontaneous init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y ectopic beats originating in the pulmonary vein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8, 339(10): 659–666.

[22]
Hergens Maria-Pia, Galanti Rosaria, et al. Use of Scandinavian Moist Smokeless Tobacco (Snus) and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pidemiology, 2014, 25(6): 872–876.

[23]
Hindricks Gerhard, Potpara Tatjana, et al.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2(5): 373–498.

[24]
Hindricks Gerhard, Potpara Tatjana, et al.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 42(5): 373–498.

[25]
JCS Joint Working Group, et al. Guidelines for Pharmacotherap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JCS 2013). Circulation Journal (Review), 2014, 78 (8): 1997–2021.

[26]
January CT, Wann LS, et al.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Circulation, 2014, 130(23): e199–e267.

[27]
January CT, Wann LS, et al. 2019 AHA/ACC/HRS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Heart Rhythm (Review), 2019, S1547-5271 (19): 30037–2.

[28]
Jung BC, Kim NH, et al. The Korean Heart Rhythm Society’s 2014 Statement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Korean Heart Rhythm Society. Korean Circulation Journal (Review), 2015, 45 (1): 9–19.

[29]
Leong-Sit P, Zado E, et al. Efficacy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before 45 years of age. Circ Arrhythmia Electrophysiol, 2010, 3(5): 452–57.

[30]
Lip GY, Lane DA.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5, 313(19): 1950–62.

[31]
Lowenstern Angela, Al-Khatib Sana M,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Thromboembol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 169(11): 774–787.

[32]
Macle L, Cairns J, et al. 2016 Focused Update of the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32(10): 1170–85.

[33]
Marelli A, Miller SP, et al. Brain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Cumulative Burden of Injury. Circulation, 2016, 133(20): 1951–62.

[34]
Morin DP, Bernard ML, et al. The State of the Art: Atrial Fibrillation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6, 91(12): 1778–810.

[35]
Palmeiro C, Davila MI, et al. Subclinical hyperthyroidism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recommendations for treatment. Cardiology in Review, 2013, 21(6): 300–08.

[36]
Pellman J, Sheikh F. 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ms, therapeutic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omprehensive Physiology, 2015, 5(2): 649–65.

[37]
Prystowsky Eric N, Padanilam Benzy J, et 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JAMA, 2015, 314(3): 278–88.

[38]
Roberts JD, Gollob MH. A contemporary review on the genetic ba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ist DeBakey Cardiovascular Journal, 2014, 10(1): 18–24.

[39]
Romero J, Cao JJ, et al. Cardiac imaging for assessment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stasis and thrombosis.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014, 11(8): 470–80.

[40]
Scherr Daniel, Khairy Paul, et al. Five-Year Outcome of Catheter Ablat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Termin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s a Procedural Endpoint.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2015, 8(1): 18–24.

[41]
Sharma M, Cornelius VR, et al. Efficacy and Harms of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the Elderly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5, 132(3): 194–204.

[42]
Staerk L, Sherer JA,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Outcomes. Circulation Research (Review), 2017, 120 (9): 1501–17.

[43]
Thorp AA, Owen N,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s and subsequent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1996-2011.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41(2): 207–2015.

[44]
Voskoboinik A, Kalman M, et al. Alcohol Abstinence in Drinker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 20–28.

[45]
Vrachatis Dimitrios, Deftereos Spyridon,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Systol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tone by Stone, a CASTLE. Arrhythmia & Electrophysiology Review, 2018, 7(4): 265–272.

[46]
Wilhelm M.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ndurance athletes.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14, 21(8): 1040–48.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