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30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以全身广泛性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疼痛性非关节性风湿病
以广泛疼痛、疲劳、唾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
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相结合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以全身广泛性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非关节性风湿病。
主要表现为躯体弥漫性疼痛、疲劳、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后者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

分类
按发病原因分类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无任何其它有关疾病引起的纤维肌痛。
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通常与某种疾病有关,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各种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甲状腺功能减退。

发病情况
纤维肌痛综合征总患病率约为2%。
女性患病率为3.4%,男性患病率为0.5%。
该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存在线性增加的关系,在70~79岁达到患病高峰,平均年龄为49岁。

病因
致病原因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不清,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以下因素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遗传因素
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家族聚集现象,遗传因素增加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易感性。
致炎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基因可能在纤维肌痛综合征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因素
很多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已经被确定,包括文化水平低下、单身、收入低、吸烟、肥胖。
疼痛反应可导致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常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心理异常引起纤维肌痛综合征症状。

症状
常见症状
弥漫性躯体疼痛
疼痛的主要调节部位(如丘脑、尾状核)局部血流量减少引起全身广泛性疼痛。
上背痛和腰背痛是纤维肌痛综合征最常见的疼痛症状。患者自述有压痛,自觉有软组织肿胀的感觉。
疼痛性质多样,程度时轻时重,休息常不能缓解,劳累、应激、精神压力等均可加重病。
这种躯体疼痛必须同时具有弥漫性(≥11/18个压痛点或≥4/5个疼痛区域)和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特点。
晨僵
76%~91%的患者可见晨僵,其严重程度与睡眠、病情活动程度有关。
疲劳
疼痛病情改善后患者仍感到异常疲劳。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着后容易惊醒、多梦及精神不振。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常诉即使睡眠也无法使其清醒或恢复精力。

其他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紊乱,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理解能力欠佳。
头痛
表现为一侧多部位或整个头部头痛,头痛性质多为持续性。
其他
还可出现胸痛、头晕、腹痛、感觉异常、呼吸困难、自觉关节肿胀、虚弱、盗汗以及口干、眼干、膀胱刺激症状、骨盆疼痛、雷诺现象、不宁腿综合征等症状。

并发症
情感障碍
若全身广泛疼痛未得到缓解,长期疲劳、失眠等机体不适症状,可引起患者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脾气暴躁、悲观等。
肠易激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中枢神经感觉异常、内脏器官感觉异常、胃肠道功能紊乱可引起肠道慢波频率增加,疼痛阈值降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或者周期延长,也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风湿免疫科
出现背部、腰部等全身多个部位的慢性疼痛,且休息不能缓解时,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精神科
长期或反复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情绪,可及时到精神科就诊,必要时也可至心理医学科、心身医学科就诊。
消化内科
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肠易激综合征时,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的肌痛疼痛感染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
就医时可携带以前做的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方便医生对比疾病变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主要是身体哪些部位疼痛?
疼痛一般持续多久?是什么性质疼痛?
睡眠及精神状态怎么样?一般多久能入睡?每天能睡几个小时?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改善?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纤维肌痛综合征病史?
原来有无关节炎病史?
是否进行过药物治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一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甲状腺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
专科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核抗体谱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用药清单
近三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普瑞巴林、曲马多。
抗抑郁类药物:阿米替林、度洛西汀、多塞平。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等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广泛疼痛、疲劳、睡眠障碍、晨僵、认知功能障碍、头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体征
压痛点呈对称性分布,常位于骨突起部位或肌腱、韧带附着点处,局部无红肿、皮温增高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甲状腺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等。
血常规有助于判断有无血液系统疾病。若出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提示发生血液系统损害,可辅助诊断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尿常规和肾功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肾脏损害。如存在尿蛋白、尿潜血阳性,或血肌酐升高,可提示肾脏病变。
肝功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肝脏病变。如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可提示存在肝脏损伤。
肌酶谱有助于判断有无肌肉损害及心脏损害。如存在肌酶谱指标异常,可提示存在心肌或骨骼肌发生损伤。
甲状腺功能有助于判断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存在T3、T4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存在甲状腺相关疾病。
血沉、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有无炎症。如存在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可提示机体出现炎症可能。
专科实验室检查
包括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核抗体谱等。
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检查结果有助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区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类风湿因子阴性。
抗核抗体谱检测有助于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抗核抗体是结缔组织病的筛选抗体,若结果提示抗核抗体滴度升高,则提示存在结缔组织病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判断其它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的相应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对肌肉、软组织的观察与分辨优于CT。MRI检查可以确定肌肉异常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诊断标准
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诊断标准:
广泛疼痛指数≥7和症状严重性量表评分≥5,或广泛疼痛指数4~6和症状严重性量表评分≥9。
弥漫性疼痛定义为5个区域中至少有4个区域出现疼痛,不包含颌部、胸部和腹部疼痛。
症状持续相同水平超过3个月。
即使存在其他疾病,FMS的诊断也是成立的,FMS的诊断不排除其他临床重要疾病的存在。

鉴别诊断
纤维肌痛综合征需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多肌痛等鉴别。
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点:全身广泛性疼痛等。
不同点: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关节痛,多为对称性,伴手指、四肢关节晨僵,类风湿因子和/或抗CCP抗体阳性,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和关节侵蚀改变。纤维肌痛综合征多为肌肉痛,不伴晨僵、关节急性等症状,X线检查一般未见骨质及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点:多部位疼痛。
不同点: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脊柱及骶髂关节,晨僵明显,HLA-B27阳性,X线多见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纤维肌痛综合征多为肌肉痛,HLA-B27阴性,X线一般未见脊柱及骶髂关节病变。可通过疼痛的部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鉴别。
风湿性多肌痛
相似点:多部位疼痛及僵硬。
不同点:风湿性多肌痛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红细胞沉降率>40mm/h,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纤维肌痛综合征多为肌肉痛,不伴晨僵等症状,血沉检查一般正常。可通过疼痛的部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等。
治疗原则:首选推荐采用锻炼等非药物治疗,如果无效,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非药物治疗
锻炼
锻炼的作用机制也许是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内啡肽而发挥作用的。
有氧运动可调节心血管功能、缓解疼痛及其他纤维肌痛综合征症状。
有针对性的体力活动和分量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
应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大运动量,避免从事能加重疼痛的剧烈活动。

药物治疗
镇痛类药物
适应证:适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弥漫性躯体疼痛患者,具有镇痛作用,可减轻躯体疼痛。
常用药物:常用的止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普瑞巴林、 曲马多,应按照剂量规律的服,而不要根据需要临时服。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
抗抑郁类药物
适应证:抗抑郁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引起的情绪障碍患者,对躯体疼痛、失眠、晨僵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常用药物:包括阿米替林、度洛西汀、多塞平等。
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物即使小剂量用药,也可出现口干、眩晕、体重增加、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心脏病患者慎用。

物理治疗
可用于缓解疼痛的物理治疗手段有热疗、按摩、电刺激、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推拿、磁疗、综合电磁热治疗等。
治疗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睡眠改善,疼痛减轻。

特殊情况的处理
患者由于慢性疼痛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时,需及时向心理医生、理疗师等寻求专业帮助。

预后
治愈情况
纤维肌痛综合征一般无法治愈。
患者在治疗后自觉疼痛感降低、疲劳感减轻、睡眠质量改善。

危害性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全身广泛性疼痛、疲劳、睡眠障碍等,其学习、工作及生活受到影响。
纤维肌痛综合征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疼痛持续存在,心理压力较大,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纤维肌痛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头痛、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均衡营养。
不喝酒、不吸烟。
卫生管理
睡眠障碍应保持卧室清洁干净卫生,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运动管理
保持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强度以锻炼后不感到疲惫为宜。
每周3次,持续20周的健身运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压痛点,改善全身和心理状态。
步行或温水池中游泳对患者也很有帮助,可改善心血管功能。
冥想运动,包括太极、瑜伽、气功和身体觉醒疗法,总治疗时间为12~24小时,对睡眠和疲劳有改善。
心理支持
有焦虑、失眠、抑郁、暴躁等情况时,需亲友及时进行开导,以免由于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随诊复查
随诊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躯体疼痛症状范围有无扩大,疼痛有无加重。
复诊的时间:纤维肌痛综合征躯体疼痛未缓解期应每月复查一次;躯体疼痛缓解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可以做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预防
定期检查
开展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定期普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1~2次健康体检,以尽早发现疾病。
注意饮食习惯
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
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易消化食物。
少食隔夜菜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改变生活方式
适当的锻炼身体。做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抑郁、焦虑向亲友倾诉,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保持理想体重
保持理想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保持在18.5~23.9。
肥胖者应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采取合理的方式减重。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张奉春,栗占国,等. 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
吴庆军,张奉春,陈予暄.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02):134-13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