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间盘突出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胸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40~50岁左右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但无明显种族差异,常见的发病部位为T8~L1,以T11~T12、T12~L1最多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多变,其诊断也较困难。近年来由于一些先进诊断方法的应用,如CT、MRI,尤其是MRI,使得本病能早期诊断。
病因
由于胸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胸腰段,而此处胸椎退变最明显,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退变是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因,创伤在胸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角色仍有争论,外伤的确在交通事故和坠落伤中导致胸椎间盘突出症,但慢性、轻度损伤是否是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仍难定论。脊柱慢性劳损损伤及姿势不正也可引发本病。
症状
胸椎间盘突出的表现变化多样,其症状和体征由间盘突出的情况决定,包括间盘突出的节段、大小、方向、压迫的时间,血管受损程度和椎管的大小。在有症状的病人,病变常是进行性发展。
病人常是先出现胸背痛,随后是感觉障碍,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脊柱可有轻度侧弯及椎节局限性疼痛、压痛及叩痛。
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胸椎常规的正位和侧位X线平片,可显示间盘退变性改变:椎体边缘的唇样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间盘钙化,小关节突增生、硬化是常见表现,最重要的是间盘钙化,尤其是突入椎管内的钙化。
(2)脊髓造影 大剂量的水溶性造影剂行脊髓造影术的同时用CT扫描,是一种更准确的优良诊断方法。
(3)CT检查 CT可显示突出的间盘,脊髓造影后CT则同时能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
(4)MRI检查 疑及本病者均应及早行MRI检查。MRI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最为有效的措施。
2.其他检查
包括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等,对诊断胸椎间盘突出症也可有一定帮助。
诊断
在临床上,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3点:
1.下肢无力、麻木、背痛、大小便功能障碍、足底踩棉感、下肢放射痛(与行走无明显关系)。
2.下胸段脊髓压迫综合征或出现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
3.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相应水平的脊髓受压和胸椎间盘突出。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主要用于轻型病例,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休息 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休息或限制活动量等。前者主要用于急性期患者,或是病情突然加剧者。
(2)胸部制动 胸椎本身活动度甚微,但为安全起见,对活动型病例可辅加胸背支架予以固定,此对病情逆转或防止恶化具有积极意义。
(3)对症处理 包括口服镇静药、外敷镇痛消炎药膏、理疗、活血化淤类药物及其他有效的治疗措施等,均可酌情选用。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2.手术疗法
用于胸椎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的术式主要有以下3类:
(1)前路手术 即通过胸腔或胸腹联合切口抵达胸椎椎节前方施术切除突出的髓核并同时予以内固定(融合)术。
(2)后路手术 此种传统的术式已沿用多年,大多数骨科或神经外科医师都熟悉这一手术途径,操作上也较容易。但若想切除胸椎椎管前方的髓核则相当困难,尤其是在中央型病例。
(3)侧后方手术 胸腰椎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途径:此种手术入路较易切除椎管前方的致压物且损伤小,基本上不影响椎节稳定性。
预防
1.平日尽量减少对腰的负重,搬运较重物体需要正确方式。
2.坐的时候最好使用有靠背垫的凳子。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