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1日 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红、肿、热、痛等
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
药物治疗为主,形成脓肿时可切开引流
经过治疗多可痊愈

蜂窝织炎是什么?

定义
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肤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蜂窝织炎属于浅表软组织感染,以急性蜂窝织炎最常见。本文中介绍的蜂窝织炎如无特殊说明,多指急性蜂窝织炎。
分型
根据病变深度分类
表浅蜂窝织炎
以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范围可因感染扩散而扩大。
病变部位引流淋巴结可有肿痛。
深部蜂窝织炎
皮肤症状不明显,可有肿胀、压痛;全身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乏力、头痛等。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蜂窝织炎:是蜂窝织炎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
慢性蜂窝织炎:表现为皮肤硬化萎缩。
发病情况
多见于中老年人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蜂窝织炎会自愈吗?
少部分蜂窝织炎能自愈,但如发现蜂窝织炎建议及时治疗,等待自愈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
蜂窝织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等引起,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甚至肌层,以及深部的蜂窝组织发生了广泛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要积极治疗,避免炎症加重,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蜂窝织炎有什么饮食禁忌?
蜂窝织炎患者并无特殊饮食禁忌。但在感染初期,可减少食辛辣刺激以及烟酒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感染,不利于病情恢复。
除了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外,油炸、炒烩、熏烤食品,也不宜吃太多。患者要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
蜂窝织炎必须手术吗?
蜂窝织炎不一定必须手术,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蜂窝组织炎属于一种弥漫性化脓感染,所以治疗方法为早期应用高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哌酮等),同时补充足量维生素,以及使用解热止痛药进行全身治疗。
当感染进一步扩散,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则必须切开引流,清除脓液和坏死物质。

病因
致病原因
蜂窝织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致病菌感染,可能为一种细菌感染,也可能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致病菌
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其他类型的链球菌(如肺炎链球菌等)。
另外还可能有厌氧菌(如肠球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流感嗜血杆菌等。

发病机制
致病菌感染
外伤、溃疡等可导致皮肤、软组织损伤,细菌可通过创伤部位侵入。
被致病菌污染的器具损伤皮肤,也可造成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可以通过淋巴、血液循环等引发感染。
感染扩散
溶血性链球菌是导致蜂窝织炎最常见的细菌,可释放溶血素等物质,使炎症不容易局限,从而发生扩散,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内毒素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导致蜂窝织炎的常见细菌,由于可产生凝固酶,病变比较局限,不容易扩散。

高危因素
抵抗力差是蜂窝织炎的高危因素。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老年人抵抗力差,是蜂窝织炎的高发人群。

症状
主要症状
表浅病变
病初,表现为病变部位红、肿、热、痛。
随后,炎症可沿皮下迅速扩散,出现明显肿胀、剧烈疼痛,局部皮肤发红,且边缘不清,可出现不同大小的水疱。
病变加重时,皮肤水疱可发生溃破,流出水样液体,部分皮肤颜色加深。
深部病变
皮肤症状不明显,大多只有局部水肿。
多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严重者体温极高或过低,甚至出现嗜睡等意识改变。
慢性期
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萎缩。

特殊类型症状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多发生在下腹和会阴部,皮肤受损且污染严重时可发生。
病变大多局限在结缔组织,初期症状与一般蜂窝织炎类似。
病情进展迅速,破溃后可有臭味,全身症状恶化较快。
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蜂窝织炎)
起病急、发展快,病变不容易局限,很容易造成广泛的皮下组织坏死。
多发生在背部和臀部,偶尔发生在其他易受压部位,如枕部、肩、腿、腰骶和会阴等。
病初皮肤发红,触摸感觉发硬。
病变范围扩大时,中间部分颜色变暗,质地变软,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
皮肤坏死时,颜色呈灰褐色或黑色,并可发生破溃。
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拒乳、哭闹、昏睡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
口底、颌下蜂窝织炎
多发生于小儿,感染可起源于面部或口腔。
感染起源于面部者,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较重的全身反应;感染可向颌下或颈深部蔓延,严重者可导致吞咽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感染来源于口腔时,颌下皮肤轻度发红、发热,有明显肿胀,伴有高热、呼吸急迫、吞咽困难,不能进食;炎症肿胀可迅速波及咽喉,造成喉头水肿,压迫气管进而阻碍通气,较为危急。
眼眶周围蜂窝织炎
眼眶周围组织潮红、肿胀。
感染可扩散至眼窝、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等症状。
肛周蜂窝织炎
多发生于儿童。
表现为排便疼痛,肛周发红,有压痛,肛门直肠出血等。

并发症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淋巴引流或感染扩散可导致病变附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等症状。
筋膜炎、肌炎、骨髓炎
感染向深部组织扩散,可导致筋膜炎、肌炎、骨髓炎等。
主要表现为通常表现为疼痛和压痛等。
菌血症、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内毒素血症
致病菌和/或其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可导致菌血症、脓毒症、内毒素血症等,并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心内膜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疲乏、皮肤瘀点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普通外科
如出现皮肤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出现高热、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用力按压或按摩肿痛部位,以免加重病情。
可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症状发展变化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时建议穿着易穿脱的衣物,以便医生进行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哪个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症状是否有变化?是逐渐加重,还是逐渐减轻?
病变范围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缩小?
发热吗?最高多少度?
皮肤颜色有变化吗?
是否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之前有没有受过外伤或发生感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
血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头孢拉定、红霉素、阿奇霉素
消肿药:50%硫酸镁、金黄散、鱼石脂膏

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检查等多可诊断。分泌物涂片、培养,血培养等可明确致病菌,帮助诊断和治疗。
病史
受过外伤,或皮肤卫生情况较差。
临床表现
症状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边界不清;或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
体征
按压病变部位可有疼痛(压痛)。
触诊病变部位周围淋巴结,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疼痛。
如果发生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触诊时可有浮动感;脓肿形成时,触诊有波动感。
产生气体时,可有皮下捻发音。
病变表面皮肤可破溃,流出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可以提示感染状态。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支持诊断。
分泌物检查、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分泌物检查包括分泌物涂片、分泌物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
致病菌如果入血,可以通过血培养明确其类型。
培养时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鉴别诊断
丹毒
相似点:都可出现发热、头痛、畏寒等不适,有的可出现水疱,体格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痛。
不同点:丹毒多发生在下肢,表现为片状微微隆起的皮肤红疹,边界清楚,很少化脓破溃。病变可复发,导致淋巴管阻塞,形成淋巴水肿,出现肢体肿胀、局部皮肤粗厚等症状。
接触性皮炎
相似点:都可出现皮肤发红、水肿、水疱等。
不同点:接触性皮炎在接触外界物质后发生,症状范围较为局限,可伴有瘙痒、烧灼感、刺痛感等不适。
坏死性筋膜炎
相似点:都可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触痛,以及高热、畏寒等症状,病变范围不清。
不同点:坏死性筋膜炎较少出现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病变部位可出现麻木。全身症状严重程度与局部症状轻重不一致。
气性坏疽
相似点:都可出现发热、病变部位疼痛等不适。
不同点:气性坏疽者有近期手术或创伤经历,创伤常累及肌肉,影像学检查发现气体影可帮助明确诊断。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相似点:都可出现局部发热,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常先发生疼痛,局部皮肤出现肿胀、发红等改变后,可出现瘀斑和皮肤脱落。
新生儿皮下坏疽与硬皮病
相似点:二者均可有皮肤变硬。
不同点:硬皮病皮肤不发红,体温不升高。

治疗
蜂窝织炎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一般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
一般治疗
发热时,可能会通过冷敷等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有进食困难,可能需要通过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者,可能通过吸氧辅助通气。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主要是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厌氧菌感染时可能会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药物,并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
青霉素
青霉素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须详细了解药物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试验。
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等。
青霉素可进入乳汁,虽然量较少,但有可能会对婴儿产生影响,如导致婴儿腹泻、皮疹、过敏等,因此建议哺乳期女性按照医生要求使用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蜂窝织炎发展较为迅速者,多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有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等。
可与青霉素类产生交叉过敏反应,应按照医生要求使用。
硝基咪唑类
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常用的是甲硝唑。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特点是有抗菌和抗原虫作用,适合控制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可能有轻微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腹部绞痛、腹泻等。
其他
还可选择喹诺酮类、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用药
早期急性蜂窝织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敷贴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碘伏湿敷等方法处理。

手术治疗
蜂窝织炎如果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口底、颌下蜂窝织炎,应尽早切开减压。
其他各型蜂窝织炎,可在病变处做多个小切口减压。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预后
治愈情况
蜂窝织炎经及时治疗大多可以痊愈。
发生破溃者,经2周可结痂愈合;不破溃、炎症局限者,可自然吸收而消退。
口底、颌下蜂窝织炎可能会迅速进展,如不及时控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危害性
蜂窝织炎可出现发热、疼痛等不适,影响正常生活;如果感染扩散,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炎症可能会蔓延至深部组织,引起筋膜炎、肌炎等。
口底和颌下蜂窝织炎可阻碍通气,严重者可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习惯
发热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恢复后可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不要擅自换药、停药。
保护皮肤
保持病变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按压病变部位皮肤。
如果发生破溃,可使用过氧化氢、碘伏等局部消毒,防止感染。
调整饮食
发热期间,可选择热量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类、蛋奶类、蔬菜水果等,并多饮水。
平时注意均衡饮食,不挑食、偏食,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

预防
注意安全,防止受到外伤;受伤后应及时就诊,并进行清创等处理,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及时更换个人衣物及床单、被罩等。
婴儿、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应当注意保护皮肤,适度运动,避免皮肤长期受压,或长期受尿液、粪便等外界刺激。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上册[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
Kwak YG, Choi SH, Kim T,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community-acquir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J]. Infect Chemother, 2017, 49(4): 301-325.

[6]
Stevens DL, Bisno AL, Chambers HF,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 Dis, 2014, 59(2): e10-e52.

[7]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12):810-812.

[8]
Diseases of Ear, Nose and Throat. Elsevier, 2010.

[9]
Celluliti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20. https://medlineplus.gov/cellulitis.html

[10]
Interventions for cellulitis and erysipela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0, 2020(6): CD004299.

[11]
Failure of antibiotics in cellulitis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6, 34(8): 1645–52.

[12]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llulitis. BMJ, 2012, 345(): e4955.

[13]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 Wiley-Blackwell, 2016.

[14]
Management of Skin Abscesses in the Era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0(11): 1039–1047.

[15]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 59(2): 147–59.

[16]
Common Dermatologic Conditions.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4, 98(3): 445–85.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