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下腺结石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11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下颌下腺结石(calculus of submandibular gland)指发生在下颌下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病变,往往伴有慢性下颌下腺炎。下颌下腺的生理特征是唾液较黏稠,导管开口位置高于腺体, 逆重力排出,导管长位于口底黏膜下易损伤,容易钙化形成结石。结石致使导管阻塞和狭窄,引起逆行性感染而发生慢性复发性下颌下腺炎。临床唾液腺结石以下颌下腺结石最常见。结石可见于任何年龄,病程短者数天,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口腔科

临床症状
下颌下腺结石的大小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但更重要的是由结石所处的部位决定。小的颌下腺结石症状不明显,大的结石阻塞导管影响唾液排出时,可出现阻塞性症状。特点是每次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消退。

危害
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易继发感染。

并发症
常并发下颌下腺炎。

检查
口腔科专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血钙浓度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锥形束CT检查、CT检查,必要时行唾液腺造影检查。

诊断
根据进食时颌下腺肿胀伴发疼痛的特点,导管口溢脓,以及双手触诊扪及导管内结石等,可初步诊断为颌下腺结石并发下颌下腺炎。确诊应做影像学检查。

治疗原则
促进颌下腺石排出或手术取石。同时治疗下颌下腺炎。

治愈性
排出或取出结石,控制炎症,可取得较好疗效。

饮食建议
勿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宜清淡富含营养饮食。

重要提醒
有一定复发机率,建议坚持饭后按摩腺体,沿颌骨下缘从后向前挤压腺体促进唾液排出。

病因
流行病学
在三大唾液腺中,下颌下腺结石最常见,约占85%,颌下腺结石好发于中青年,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左右可同时发生,以单侧最为多见。

病因
病因及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异物、炎症、各种原因造成的唾液滞留有关,也可能与机体的无机盐新陈代谢紊乱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若合并下颌下腺炎,日久出现退行性病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变硬,易误诊为肿瘤。

其他症状
如合并下颌下腺炎,可见腺体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可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颌下区红肿、疼痛,挤压下颌下腺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用双手做口内外联合触诊时,有时可触及前端较大的结石,影像学检查发现腺体或导管内钙化物,或下颌下腺造影发现阴性结石,可以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小的下颌下腺结石可保守治疗;较大结石常需手术取石。前部结石适宜微创内窥镜治疗,后部结石需要手术切除结石和无功能的腺体。合并下颌下腺炎应同时治疗。

药物治疗
很小的结石可保守治疗。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C片,也可食酸性水果等,促使唾液分泌,促进结石排出。合并下颌下腺炎的患者需加用抗生素治疗。伴有腺体肿胀的可服用中成药,消肿散结。

手术治疗
1.结石导管取石术
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前段触诊清晰的结石。颌下腺导管前段结石,导管中段结石,在口内沿导管方向做切口取出。
2.颌下腺摘除术
适用于结石位于腺体内,且经常引起下颌下腺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导管后部和腺体内结石或涎石已并发慢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常需同时摘除颌下腺。
3.唾液腺内镜取石术
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前中段,直径小于4mm的结石,部分轴柄角区小结石也可尝试,但腺体内结石不适用。

其他治疗
近年来,国外有人采用碎石机碎石、激光碎石结合唾液腺镜导管取石等治疗方法。

预后情况
去除涎石或扩大导管后,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术后一定要坚持饭后从颌下区下颌下腺处按压腺体并从后向前推压,促进分泌物引流,减少复发几率。术后当日勿剧烈活动,勿吸吮伤口,不刷牙、漱口,以免刺激伤口。遵医嘱可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行口腔冲洗。避免用手、舌接触或压迫患处。

饮食调理
术后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食物不宜过硬或过热,戒烟酒。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