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周疣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3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甲周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指(趾)甲周皮肤所致的良性赘生物
甲缘和/(或)甲下一个或数个绿豆粒大小或更大的,肉色、灰褐色的丘疹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常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

定义
甲周疣是寻常疣的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甲板周围皮肤所致的良性赘生物。
甲周疣多表现为一至数个绿豆或更大的皮色、棕色或灰褐色扁平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粗糙,可呈乳头瘤状增生。皮疹可向甲下延伸,使甲掀起,称为甲下疣。
多发生于青少年,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多数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消退。有美观需求或者破坏甲板者需要药物、冷冻、激光、手术等治疗[1-5]

发病情况
甲周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更易患病[1-3]

病因
致病原因
甲周疣是甲周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多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1、2、4、7及27、28、29 、48、63型感染所致[1-3]
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为寻常疣患者和人乳头瘤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比如接触了患者使用的衣物、鞋子等也可能感染[1-3,6]
易感人群
有以下情况者容易发生甲周疣。
甲周皮肤破损
当患者甲周皮肤损伤后,局部皮肤保护屏障遭到破坏,若此时破损的皮肤与受到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环境、物品及寻常疣体时,将会引起甲周疣。因此甲周疣与咬甲关系密切。
自身免疫异常或功能较弱
免疫缺陷状态者,如艾滋病、肾移植患者等较其他人甲周疣的发病率更高。
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斑狼疮、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发生甲周疣。
再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较成人更易患甲周疣。

发病机制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甲周破损的皮肤接触人乳头瘤病毒后容易发病。
人乳头瘤病毒通过甲周皮肤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即甲周疣[1-3]

症状
主要症状
甲周疣主要表现为表面粗糙的丘疹、斑丘疹等皮肤损害,一般无自觉症状。
发病部位
甲缘,可蔓延至甲下。
疣体形态
皮损起初为针尖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至绿豆粒大或更大,呈扁平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较硬,可呈肉色、棕色及灰褐色,继续发育呈乳头瘤样或菜花样。
疣体数量
数目不等,可单发或多发,部分可融合成斑块状。

其他症状
疣体摩擦或触碰易出血;皲裂可有触痛感;蔓延至甲下者,指(趾)甲可被掀起。

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少数累及甲下的患者可出现永久性甲损害。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若甲周皮肤出现肉色或灰棕色的小疙瘩,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适度清洁皮肤。
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出血或者继发细菌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甲周皮损的?
皮损的形态有哪些,比如丘疹、斑丘疹、疣状赘生物等?
是否有自觉症状,如瘙痒、疼痛等?
皮损持续多长时间了?有没有什么变化?
能不能自行缓解?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接触过寻常疣的患者?
是否有糖尿病、结核病、肿瘤等慢性病?
近期是否做过手术,如肾移植手术等?
是否患有艾滋病等?
是否有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皮肤组织病理
皮肤镜检查
HPV检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外用药物:维A酸、水杨酸、咪喹莫特、鬼臼毒素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甲周疣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症状不典型者可行皮肤镜检查辅助诊断,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少数患者需要检测组织中HPV DNA方可确诊[1-3,6-7]
病史
近期可能有咬甲的情况。
可能患有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
可能患有艾滋病或近期做过肾移植。
临床表现
甲周皮肤出现肉色、灰褐色或棕色的突起或粗糙的丘疹;
外观可呈乳头瘤状和菜花状,触感比周围正常皮肤硬;
皮疹数目不等,可单发或多发,也可相互融合成斑块状。
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可以比肉眼更细致观察到病变状态,有助于诊断的准确性。
皮肤镜下可见致密的堆积状乳头;每个乳头中央可见红色或黑褐色点或袢,周围绕以白晕;较为扁平的皮损皮肤镜下表现蛙卵状模式,典型的白色乳头内袢状或点状的血管[7]
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并非常规检查,如果皮损不典型或怀疑恶性的情况下用于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可见光镜下角质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细胞层肥厚而成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及棘层上部可见空泡性细胞;电镜下可见核内病毒颗粒[1-3,6]
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查
针对甲周疣,HPV检测不是必须,大多用于临床研究。如果上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可以进行HPV病毒DNA检测[1-4]

鉴别诊断
鸡眼
鸡眼主要表现为表面光滑,皮纹消失。去除表面角质后,中央可见楔状坚硬角质结构,周围有透明淡黄色环,形如鸡眼。压痛明显[1-3]
胼胝
胼胝主要表现为表面光滑,皮纹清楚。大体呈蜡黄色角质斑片,中央略增厚,边缘不清。无或轻微压痛[1-3]

治疗
治疗目的:及时治疗去除疣体,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以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为主,疣体较多或经久不愈时者可辅以系统药物治疗[1-5]
物理治疗
适用于皮损数目较少者。
冷冻治疗
该方法是用液氮作用于疣体,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治疗方可去除疣体。
电灼治疗
该方法容易控制、灵活、便捷,根据疣体的具体情况可进行烧灼、切割和汽化等方法。
激光治疗
该方法是使用激光烧灼疣体,使其脱落。但可能导致疼痛和留有瘢痕。
温热治疗
该方法是连续或间断的数次局部44℃加热疣体,每次加热30分钟。效果稳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光动力疗法
该方法是局部涂抹光敏剂(如氨基酮戊酸)后进行光照,杀死皮损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但价格较贵[8-9]

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适用于皮损较大或不宜用物理治疗者。
水杨酸
外用5%~20%的水杨酸可迅速松解角质,然后剥脱,每天1~2次。
此药为非处方药,价格经济,不良反应小,但起效缓慢。
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微的皮肤刺激感,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应遵医嘱及时停药或换药。
5%咪喹莫特乳膏
可在患处涂抹适量乳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治疗。也可以联合水杨酸治疗。
常规用量为每日1次或每周3次。
维A酸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等。每天1~2次外用。
此类药物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但起效缓慢。
氟尿嘧啶软膏
每天1~2次外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局部疼痛、破溃、水肿、红斑、色素沉着等。
0.5%鬼臼毒素
每天2次,连续3天,如能耐受可连用4~5天。如疣体未脱落,可隔周再用一个疗程。
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灼痛感、水肿、破溃等。
皮损内注射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博来霉素和干扰素等。皮损内注射有一定疗效,但必须请专科医生操作。
全身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对于疣体数目多或者经久不愈者,除局部用药外,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左旋咪唑等),具体请谨遵医嘱。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刮除。
手术治疗直接、快速,但术后容易导致瘢痕形成或疣复发。

中医治疗
中药以清热解毒、散风平肝、散结为治疗原则,有时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的选择应由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论治后选择使用。

预后
治愈情况
多数疣体可自行消退:约65%疣体在3年内自行消退。90%的疣体5年内可自行消退。但免疫缺陷患者疣体发展迅速,无自发消退的趋势[1-3]
积极、规范治疗者预后良好,但容易复发。

危害性
甲周疣可传染
传染他人: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毛巾等生活用品间接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自身感染:抓挠、摩擦或咬甲引起患处皮肤破损还可能会导致自身感染。
永久性甲损伤
甲周疣蔓延至甲下者,若甲床破坏可导致永久性的甲损伤。
癌变潜在风险
引起甲周疣的人乳头瘤病毒多为低危型,一般不会癌变,仅有极少数会有发生癌变的潜在风险[10]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无特殊饮食禁忌。建议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辣椒、蒜等辛辣刺激食用,避免过度饮酒,避免出汗多对皮肤损害部位产生刺激。
运动管理
治疗期间可适度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熬夜、劳累。
生活管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搔抓患处,引起自身感染;避免摩擦、磨削患处,引起出血或继发感染。
心理调节
正确认识并对待疾病,避免病急乱投医,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病情监测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检测疣体的变化情况,包括疣体的大小、颜色、分布范围等,如短时间内疣体增长迅速、数量增多、或蔓延至甲下等,需尽早就医进行诊治。
使用局部治疗方法时(外用药物或物理治疗),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若不良反应严重,需及时就医处理。
观察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出现,若有继发感染、明显疼痛等,建议及时就诊[1-2]

预防
合理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体力劳动者或容易受伤的工作人群注意劳动保护,防止皮肤外伤。
有糖尿病、结核病、肿瘤、艾滋病等疾病者需要及时治疗。
避免用指甲抠质硬或尖锐的物体,避免咬甲等不良习惯。
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他人疣体;已长疣体者,避免搔抓而引起扩散[1-2,9-10]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王宇明,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6]
高天文,王雷,廖文俊. 实用皮肤病理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7]
孟如松,崔勇. 多模态皮肤病医学影像诊断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8]
杨易, 许敏鸿, 苏惜香,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J]. 华夏医学, 2017, 30(3):3.

[9]
Warts.[2022-10-21]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5045-warts)

[10]
Warts and verrucas.[2022-10-21]( https://www.nhs.uk/conditions/warts-and-verrucas/)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