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黏液病毒性皮肤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4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副黏液病毒性皮肤病是由副黏液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临床常见的副黏液病毒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大和疼痛,有时可引起脑炎;麻疹病毒感染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科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该类疾病学龄期儿童易患,全年均可发病。
病因
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是腮腺炎病毒惟一的宿主,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腮腺肿大时,可从患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学龄期儿童易感,全年可见,冬春季为主,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2.麻疹病毒是引起麻疹的主要原因。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1~2天至出疹后5天内,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内都带有大量病毒,恢复期不带病毒。儿童易感,6个月以内婴儿很少患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两季为流行高峰。
症状
1.流行性腮腺炎
(1)潜伏期:8~30天。
(2)前驱期:3~5天,患者多无前驱期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疲乏、低热、食欲不振、头痛等症,少数可有咽痛、呕吐等。
(3)腮肿期:6~10天。早期有唾液腺肿胀、疼痛,继而腮腺肿胀、疼痛,多可累及双侧腮腺。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界不清楚。肿胀特点为质地坚硬、有弹性。腮腺肿大明显时可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或咀嚼时疼痛。肿胀2~3天时疼痛到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体温可达37~40℃,持续3~7天体温下降。部分患者可见躯干出现斑疹、斑丘疹或水疱。
2.麻疹
潜伏期6~21天,一般为10~12天。
(1)前驱期:一般3~4天。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卡他现象,如咳嗽、喷嚏、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咽部充血等。病程2~3天可见麻疹黏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出疹前偶有位于前额、胸腹部有类似风疹或猩红热样皮疹,经数小时消失,称麻疹前驱疹。
(2)出疹期:于发热第3~4天出疹,一般3~5天。耳后出疹,再向面、躯干、四肢散布至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高热可达40℃,神志萎靡,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等。
(3)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1~2天内降至正常,皮疹随之消退。疹退后可有细微脱屑,皮肤留浅褐色色素斑,约1~2周完全消失。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有并发症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检测:90%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增高。
(3)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有腮腺炎病毒核蛋白的IgM抗体,表示近期曾感染过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后3天IgM抗体多呈阳性,2周时IgM抗体达高峰。
(4)脑脊液检查:多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5)瑞氏染色:取麻疹初期患者鼻咽部分泌物、痰液和尿沉渣涂片,采用瑞氏染色法可见多核巨细胞。
2.病毒分离
取早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血、尿、脑脊液、唾液及前驱期或出疹初期麻疹患者眼、鼻、咽分泌物接种于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出病毒,但操作复杂,一般不作常规。
诊断
1.有典型的腮腺肿胀、疼痛,有腮腺炎患者接触史者,一般不难诊断出流行性腮腺炎。必要时,还可检查血或尿中淀粉酶含量,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大程度成正比,有助于诊断。
2.根据当地有麻疹流行,2~3周内有麻疹患者接触史,急起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早期口腔内有科氏斑,再结合典型皮疹和退疹后表现即可确诊麻疹。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无接触史,白细胞计数增高,肿胀处可有压痛和波动。
2.风疹
前驱期症状短,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轻,无麻疹黏膜斑。发热1~2天即出疹,以面部和躯干为多,1~2天即消退,无色素斑或脱屑。常伴有耳后、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眼、鼻、口腔卫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或麻疹消退,保持室内安静、通风。
2.抗病毒治疗
可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3.对症治疗
高热患者可用小剂量退热剂,体弱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提供免疫力。
4.其他
对重症或并发脑炎、心肌炎的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治疗。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多数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或重型麻疹。
预防
注意隔离,并按计划接种疫苗。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