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乙醚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2023年6月22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药物介绍
麻醉乙醚为吸入性麻醉药。由于乙醚的优点少而缺点严重,又能引起燃烧爆炸以及空气污染,适用的范围逐年减少,临床上已经被更好的吸入麻醉药所取代。目前临床已基本不使用。

制剂规格
麻醉乙醚有一种制剂三种规格,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麻醉乙醚液体制剂:50毫升;100毫升;250毫升。

功效作用
用途
各种大、小手术的全麻,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进行复合麻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麻醉乙醚为麻醉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并由医生实施用药。麻醉乙醚必须在医院使用,不得擅自使用。
麻醉诱导浓度为10%~15%,维持期间以2%~4%最常用,均为容积浓度。小儿诱导浓度为4%~6%,年龄愈小浓度应愈低,维持则用3%~4%。
熟悉乙醚全麻中各期(级)的临床征象,作为药物用量的依据。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明显的黄疸、颅内压明显升高患者禁用。
水与电解质失调、糖尿病患者禁用。
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禁用。
乙醚全麻时禁用电灼止血。
谨慎用药
不建议给发热患者在湿热环境下使用,特别是儿童和使用过阿托品的患者,因为容易发生惊厥。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麻醉乙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麻醉乙醚对呼吸道黏膜刺激性较强,容易增加腺体分泌,如不及时清除黏液或痰液有引起下呼吸道阻塞的可能。
吸入全麻诱导中,屏气,呛咳,喉或支气管痉挛时常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多。
苏醒期间胃肠道功能紊乱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可能会引起子宫肌肉松弛,容易造成分娩出血量增多,并抑制胎儿呼吸。
可能引起胆汁分泌减少,导致肝损害,术后出现黄疸。
乙醚蒸气浓度如大于百分之三十(小儿百分之十五,婴儿更低),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甚至导致心搏骤停。
低血容量休克,心搏出量减少,肝、肾等脏器供血不足以及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的患者,脑内的血流量相对增高,容易乙醚过量而中毒。
麻醉乙醚可能会引起恶性高热、血糖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口服抗凝血药或锂剂)的患者,在较大的择期手术之前,应对正在长期使用的药物减量或停药。
用药期间如出现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考虑停药。
在麻醉前不要饮酒。
全身麻醉后至少24小时内不可驾车或进行其他高危险工作。
合用肌松药时,乙醚的用量应减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为了预防恶心、呕吐,吸入乙醚前必须禁食8小时以上。
麻醉乙醚气味不佳,刺激气道,诱导、苏醒慢,术后常发恶心、呕吐,明显黄疸,血糖升高。
本品如已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更易引起爆炸,切不可再供药用。如欲防止氧化,可于其中加入微量的没食子酸丙酯或对苯二酚,其量不可超过每毫升0.02毫克。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或者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经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麻醉乙醚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恶性高热、寒战。
手术后出现黄疸。
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
严重恶心、呕吐。
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
麻醉乙醚应该如何保存?
麻醉乙醚应该在阴凉、避火处保存。贮存两年后应检查,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麻醉乙醚可以溶解有机物,不能和软木、橡胶制品或火漆接触。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麻醉乙醚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中药等。这些药物与麻醉乙醚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在使用有些麻醉药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或其他拟交感神经药物可能使会使心肌对β-肾上腺素能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同时使用麻醉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抗高血压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或β受体拮抗药可能引起明显低血压。
吸入麻醉药可能加重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的不良反应。
同时使用麻醉药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如手术前用药)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应减少剂量。
麻醉乙醚和新霉素合用,可加重呼吸抑制。
麻醉乙醚可使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醛固酮、生长激素、促黄体激素、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要避免和这些药物合用。
麻醉乙醚与普萘洛尔等β受体拮抗药合用,可导致心脏抑制、心动过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增强麻醉乙醚的肌松作用。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麻醉乙醚是麻醉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
https://www.drugs.com.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
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