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2023年7月10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药物介绍
牛黄是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牛黄药性凉,味甘。归心、肝经。
牛黄的化学成分包括胆红素、胆汁酸、胆甾醇类化合物、胆汁酸盐、麦角甾醇等。其中,胆红素和胆汁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不能少于35.0%。

功效作用
用途
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牛黄有抗炎、抗惊厥、镇静、强心、抗心律失常、扩血管、降血压、降血脂、解热、镇痛、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牛黄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神昏、惊痫抽搐、中风痰迷、癫痫发狂、小儿急惊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痈肿疔疮等。
目前,牛黄还被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牛黄多入丸、散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入丸、散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0.15~0.35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牛黄研末敷于患处。
牛黄可以泡酒使用。
牛黄酒:和麻黄、秦艽、人参、桂心、白术等中药配伍泡酒,有镇静、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小儿惊痫。
紫石酒:和紫石英、制附子、茯神、独活、远志等中药配伍泡酒,有清心安神、益气壮阳的功效,可用于小儿风痫发作、言语错乱。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牛黄过敏者,禁止使用。
无热邪者,不宜使用牛黄。
脾胃虚弱者,请谨慎使用牛黄。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如吗啡、苯巴比妥、乌拉坦、四环素类药物等,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需谨慎使用牛黄;如果需要使用,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牛黄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牛黄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避免和吗啡、苯巴比妥、乌拉坦、四环素类药物以及龙骨、地黄、常山、牛膝、干漆等同时使用。
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牛黄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牛黄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现代研究表明,牛黄的毒性比较小。
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并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腹泻
肌肉痉挛
血压下降
心跳不规律
昏迷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牛黄,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功效对比
牛黄是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羚羊角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两者的功效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牛黄和羚羊角都有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的作用,都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谵语、痉挛抽搐、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等。
牛黄重在治心,善于清心、开窍醒神、祛痰,且解毒的作用比较强,多用于治疗热入心包、惊风、中风等痰热闭阻引起的高热、神昏谵语,以及恶疮肿毒等;羚羊角重在治肝,善于息肝风、清肝热、平肝阳,多用于治疗肝风内动、高热痉挛抽搐、肝火目疾等。

用药误区
误区:味道越苦,牛黄的品质越好
牛黄尝起来有苦味,但味道并不是评价牛黄质量好坏的标准。一般来说,品质好的牛黄比较完整,棕黄色,质地松脆,断面层纹清晰且细腻。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牛黄主要产自内蒙古、天津、北京、东北等地。
牛黄具有如下特征:
牛黄一般为大小不一的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少数为管状或碎片。表面多为黄红色至棕黄色,部分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部分表面比较粗糙,有疣状突起,部分表面有龟裂纹。质地轻而酥脆,容易分层剥落,断面为金黄色,可以看到细密的同心层纹,部分夹有白心。牛黄气味清香,品尝时先有苦味,后有甜味,且伴有清凉感,咀嚼时容易碎,但不粘牙。
品质好的牛黄比较完整,棕黄色,质地松脆,断面层纹清晰且细腻。
密封后,存放于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压。

相关中成药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可以治疗中风昏迷、脑膜炎、脑炎、脑出血、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等。
牛黄安心丸: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惊厥抽搐、神昏谵语、心悸失眠。
八宝拨云散:具有清热散瘀、消云退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胬肉攀睛。
局方至宝散:有清热解毒、开窍镇惊的作用,可以治疗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和小儿急热惊风。
珍黄安宫片: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痰热闭阻引起的神昏谵语、高热烦躁、癫狂不安、惊风抽搐、头痛眩晕、失眠多梦。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朱建华.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7]
欧阳荣,周新蓓,李顺祥.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原色图谱.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