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1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小腿肌是人体下肢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腿肌能起到伸踝关节、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重要作用

小腿肌受损后可导致小腿肌损伤、小腿肌炎等疾病

位置

小腿肌位于人体的小腿部位,膝关节与踝关节之间,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在骨间膜的前面,后群在骨间膜的后面,外侧群在腓骨的外侧面。

前群

有3块肌,胫骨前肌起自胫骨上端外侧面,肌腱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趾长伸肌起自腓骨前面胫骨上端和小腿骨间膜,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至足背,止于趾长伸肌和长伸肌;踇长伸肌起自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肌束行向远端移行为肌腱,止于趾远节趾骨底的背面。

外侧群

有2块肌,即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皆起自腓骨外侧面,长肌起点较高,并掩盖短肌,两肌的腱经外踩后方转向前,在跟骨外侧面分开,腓骨短肌腱向前止于第5跖骨粗隆,腓骨长肌腱绕至足底,斜行向足内侧,止于内侧骨和第1跖骨底。

后群

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

由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组成。腓肠肌有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后面,两头会合,约在小腿中点移行为腱性结构。比目鱼肌位置较深,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和胫骨比目鱼肌线,肌束向下移行为肌腱,两肌腱合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

深层

有4块肌,腘肌斜位于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止于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趾长屈肌位于胫侧,起自骨后面中1/3,肌束向下移行为长腱,经内踝后方、屈肌支持带深面至足底,然后分为4条肌腱,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踇长屈肌起自腓骨后面下2/3,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止于趾远节趾骨底;胫骨后肌位于趾长屈肌和长屈肌之间,起自小腿骨间膜后面上2/3及邻近的胫、腓骨,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及楔骨。

小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群,每个群有筋膜鞘和胫骨、腓骨相互分隔。前群有3块肌,分别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长伸肌,外侧群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后群分浅、深两层,浅层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深层有4块肌,分别为腘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小腿肌是人体下肢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生理作用是伸踝关节、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有利于人体维持直立的姿势和行走。

伸踝关节

小腿肌前群有3块肌,分别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长伸肌,具有伸踝关节的作用,同时胫骨前肌可以使足内翻,趾长伸肌有助于伸第2~5趾,踇长伸肌可以帮助伸踇指。

屈踝关节

小腿肌外侧群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可以帮助屈踝关节和使足外翻,浅层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深层的趾长屈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也具有屈踝关节功能,同时还可以帮助屈第2~5趾、屈踇指和使足外翻。

屈膝关节

小腿肌在伸、屈踝关节的同时还可以屈膝关节,浅层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深层的腘肌发挥着作用,同时腘肌还可以帮助小腿旋内。

小腿肌的饮食养护至关重要,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可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可促进肌肉增长,并对肌肉组织进行修复,还可以防止小腿肌产生分解和代谢,同时应避免暴饮暴食,不饮酒,防止酒精破坏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小腿肌,不利于小腿肌养护。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小腿肌养护,如跑步、游泳等,可增强小腿肌力量,但是在运动时应避免运动过度,注意运动安全,以免增加小腿肌负担,造成小腿肌损伤,不利于小腿肌的养护。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小腿部,尤其是外出时,避免小腿部位遭受撞击,同时也应注意小腿部位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可有效预防小腿肌损伤等疾病,从而促进小腿肌养护。

小腿肌具有伸踝关节、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功能,当出现小腿肌疾病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小腿肌和不健康小腿肌的区别。

小腿肌形态

1、正常小腿肌

小腿肌的结构复杂,具体形态与肌的类型有关。其中胫骨前肌较长,形似梭形;趾长伸肌、趾长屈肌是一条不规则的长条形肌肉;踇长伸肌、踇长屈肌是一条粗细不均的长条形肌肉;腓肠肌为长柱状肌肉;比目鱼肌形态似“比目鱼”,为一扁平肌肉;胫骨后肌较为粗壮发达,呈长条形。

2、异常小腿肌

小腿肌损伤

可表现为小腿肌出现磨损或退变,甚至出现小腿肌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

小腿肌炎

X线检查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略增高,小腿肌间的脂肪层模糊,皮下脂肪出现网状影。CT检查可见小腿肌明显肿胀,并呈片状低密度,肌间隙和脂肪层模糊。

小腿肌脂肪瘤

CT检查可见小腿肌处软组织内的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的脂肪样低密度区,随肌肉收缩其形态可发生变化,瘤内偶有不规则钙化。

小腿肌神经源性肿瘤

CT检查可见梭形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位于小腿肌间隙内,沿神经方向走行,病灶内常伴有坏死囊变和钙化密度区。

小腿肌滑膜肉瘤

可见小腿肌处有软组织肿块、瘤内钙化和邻近骨关节受压侵蚀破坏,X线检查可见侵犯邻近骨骼或关节出现局限性骨质破坏。

小腿肌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肿胀,或伴有活动受限,具体如下:

疼痛

小腿肌是人体下肢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腿肌出现病变后常出现小腿部位疼痛等症状,疼痛可向膝关节或踝关节放射,常在站立或行走后加剧,在小腿肌损伤时以钝痛或刺痛为主,小腿肌炎时以酸痛为主。

肿胀

小腿肌受损后,可能会引起小腿部位肿胀,甚至会导致小腿部位皮肤紧绷,肿胀有时可在充分休息后缓解。

活动受限

小腿肌具有伸踝关节、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作用,在小腿肌病变时,常会累及踝关节或膝关节,出现踝关节或膝关节不能伸、屈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不能站立或行走困难。

小腿肌受损后可引起小腿肌损伤、小腿肌脂肪瘤等疾病,而影响小腿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外伤因素

外伤是导致小腿肌损伤的常见原因,如子弹穿透伤或刀刺伤等,可直接导致小腿肌断裂,甚至损伤小腿肌周围器官。非穿透性的钝挫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撞击等,也可诱发小腿肌损伤。

慢性劳损

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由于小腿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小腿局部代谢产物堆积会引起小腿部位酸痛,在长期累积下,容易造成小腿肌损伤。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小腿肌也会出现劳损或退化,从而容易诱发小腿肌损伤。

致病菌感染

主要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或邻近组织感染,可经血液循环播散,也可直接蔓延至小腿部位,出现小腿肌病变。

其他因素

恶性肿瘤直接侵犯、寒冷刺激、外科手术等因素也可导致小腿肌损伤,出现小腿肌病变。

小腿肌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观察全身症状自测。如果出现小腿部位疼痛、肿胀,以酸痛为主,可能是小腿肌炎引起;如果出现小腿疼痛,同时伴随膝关节或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行走困难,则可能提示小腿肌肌腱撕裂或有肿瘤出现,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并积极治疗。

小腿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

体格检查

视诊可直接观察小腿肌损伤后是否造成行走困难或步态改变,提踵试验也可帮助判断小腿肌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即观察单足提踵能不能达到30°站立。也可通过触诊直接触摸到小腿肌,了解小腿肌的肌肉力量,对诊断小腿肌是否出现损伤提供帮助。

实验室检查

观察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小腿肌的位置、形态,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小腿肌损伤及周围组织是否存在损伤。

CT、核磁共振

可检查小腿肌的完整性、与周围组织的的关系,以及小腿肌部位是否存在异常肿块,可帮助确诊小腿肌血管瘤、小腿肌脂肪瘤等疾病。

超声检查

能够明确小腿肌的形态是否正常、小腿肌内血流走向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周围组织渗出等情况,帮助诊断小腿肌疾病。

电生理检查

通过观察小腿肌和周围相邻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电生理信息等数据,可对小腿肌的功能状态作出相应的评定,还可判断小腿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