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肝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2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引起肝脏多发囊性病变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因肝脏增大出现腹胀、右上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
主要与PRKCSH、SEC63等常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定义
多囊肝是一种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在胚胎发育时期因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障碍导致肝脏多发囊性病变。
多囊肝既可以作为孤立性多囊肝独立存在,也可合并多囊肾存在。

分型和分类
根据肝囊肿的大小、数量和肝实质体积分类,一般有Gigot分型和Schnelldorfer分型[2]
Gigot分型
Gigot Ⅰ型:是指肝囊肿数量<10个,最大囊肿直径>10cm。
Gigot Ⅱ型:指肝实质内弥漫大量中等大小的囊肿,剩余肝实质体积大于囊肿总体积。
Gigot Ⅲ型:指肝实质内弥漫大量中等大小的囊肿,剩余肝实质体积小于囊肿总体积。
Schnelldorfer分型
A型:患者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囊肿数量少,正常肝实质>3个肝叶,预留的肝叶无门静脉或肝静脉堵塞。
B型:指患者出现中度或严重症状,囊肿数量少且体积大,正常肝实质≥2个肝叶,预保留的肝叶无门静脉或肝静脉堵塞。
C型:指患者出现重度症状,囊肿数量多且体积小,正常肝实质>1个肝叶,预保留的肝叶无门静脉或肝静脉堵塞。
D型:指患者出现重度症状,囊肿数量不计其数,正常肝实质<1个肝叶,预保留的肝叶出现门静脉或肝静脉堵塞。

发病情况
好发于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病因
多囊肝一般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突变有关。
致病原因
多囊肝具体致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多与常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如PRKCSH、SEC63、PKD1、PKD2、GANAB等。基因突变可引起胚胎发育时期肝内胆小管发育障碍,导致囊液积聚和囊肿形成,进而引起多囊肝。

高危因素
有多囊肝家族史,高龄女性及多次妊娠者为多囊肝的高危人群。

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多囊肝患者因肝脏增大可出现腹胀、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营养不良等肝功能不全症状。
主要症状
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胀、腹痛、早饱、反酸、恶心、呕吐。
有时患者可出现厌食症状。
肝功能不全
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消瘦、食欲降低、厌油腻、营养不良、呼吸困难。
当囊肿遍布整个肝脏,肝实质缩小时,症状会越严重。

其他症状
肾脏损害
多囊肝患者常合并有多囊肾,一般有高血压、腹痛、血尿、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等临床表现。

并发症
多囊肝可引起失血性休克、黄疸、感染等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当多囊肝患者囊肿过大破裂或内出血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等。
黄疸
多囊肝患者囊肿较多或较大压迫胆管可以引起梗阻性黄疸。
主要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黄染,皮肤瘙痒等。
感染
多囊肝可能会出现囊内感染。
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就医
就医科室
肝胆外科
当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或体检提示有多囊肝时,建议及时到肝胆外科或普外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穿方便穿脱的衣物,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是否有食欲降低、乏力、厌油、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不适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
病史清单
直系亲人是否患有多囊肝?
女性患者是否有过生育情况?妊娠次数是多少?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CA19-9。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皮肤泛黄等症状。
体征
部分多囊肝患者触诊时肝区可触及无明显触痛、散在的囊性结节,囊肿较大时,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块,一般无明显压痛。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在大多数PLD患者中,由于肝实质未完全被破坏,肝功能检查通常是正常的。
但在一些严重患者中,有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总胆红素(TBIL)升高。
肾功能检查
多囊肝合并多囊肾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
糖类抗原199(CA19-9)
部分患者表现出CA19-9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多囊肝体积呈正相关。
CA19-9显著升高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囊肿合并感染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检查
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多囊肝可靠而简易的方法,可以了解位置、大小、邻近组织情况。
多囊肝患者B超检查可见肝大,边界清楚的多发性无回声的病灶,相互连成片,纤细光滑的囊壁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多房囊腔。
腹部CT检查
可以直观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解剖位置,辅助诊断多囊肝。
多囊肝患者CT检查显示肝内弥漫着大小不一、水样低密度阴影,边缘光滑清楚。

鉴别诊断
多囊肝应与肝包虫病、原发性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相鉴别:
肝包虫病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腹胀、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的症状。
不同点:
多囊肝患者可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一般早期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一般无异常,腹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即可鉴别。
肝包虫病多见于牧区,患者一般有牛、羊接触史,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包虫皮内试验和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B超检查出现弧形钙化、双层壁囊肿结构的典型特征,一般可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原发性肝癌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腹部疼痛,乏力、食欲降低的症状。
不同点:
多囊肝患者可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CT检查显示肝内弥漫大小不一、水样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楚,CT增强下无变化。
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肝功能检查可发现甲胎蛋白明显升高,CT增强下可出现肝脏占位明显强化。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患者症状、治疗并发症、保护肝功能、尽量延缓疾病进展。
治疗原则:无临床症状的多囊肝一般无需治疗,部分患者因肝体积增大引起器官衰竭或出现囊肿破裂、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囊肿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
适用于Gigot I型患者或单个囊肿直径>5 cm的多囊肝患者。
囊腔内注入乙醇等硬化剂,破坏囊壁上皮细胞,抑制囊液产生从而使囊腔闭合。
囊肿开窗术
适用于Gigot I、Ⅱ型患者或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失败的多囊肝患者。
通过在囊肿间建立通道使囊液排入腹腔。
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胸腔积液、出血、胆漏等术后并发症。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多囊肝患者。
使用栓塞剂选择性的栓塞给予囊肿供血的动脉分支,从而达到破坏囊壁细胞,切断囊液来源,控制疾病进展。
肝切除术
适用于肝功能好、至少有部分肝脏没有明显病变的GigotⅡ型、Ⅲ型的多囊肝患者。
常与开窗去顶术合用来处理无法切除的囊肿。
肝移植
适用于Schnelldorfer D型或出现严重症状及门静脉高压、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多囊肝患者。
肝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多囊肝的方法。

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类似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能抑制囊液分泌及胆管细胞的增生,进而抑制肝囊肿生长。
常用药物有奥曲肽、兰瑞肽、帕瑞肽。
注意事项: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儿童禁忌使用该类药物。
靶蛋白(mTOR)抑制剂
mTOR抑制剂作为免疫抑制剂,能抑制肝囊肿生长,延缓病情进展。
常用药物: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
目前推荐使用mTOR抑制剂治疗的证据尚不全面,还需更多研究证据支持。

前沿治疗
基因编辑是通过使目的DNA双链断裂后刺激内源性细胞修复机制,从而转运DNA达到扩增内源性基因表达的目的。随着致病基因GANAB被发现,为PLD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基因治疗进入临床仍有待时日[1]
熊去氧胆酸在PLD 动物模型实验中证实其具有延缓肝囊肿生长的作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绝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不需要手术干预,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症状而需要治疗。
对于这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 即Schnelldorfer A型患者,仅予以观察或生长抑素类似物制剂治疗即可。
对于囊肿体积大, 但囊肿数量尚少的Schnelldorfer B型患者予以开窗去顶术,减小囊肿体积,减轻症状。
Schnelldorfer D型的多囊肝患者预后较差,易出现门静脉或肝静脉堵塞。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肉等。
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促进恢复。
需戒除烟酒,禁忌油腻辛辣的食物。
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应低蛋白饮食,多吃玉米、菠菜、豆角、西红柿等食物。
生活管理
避免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免疫力低下。
注意保护自身,尤其右上腹避免外力冲击。

预防
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怀孕生产,应预先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有多囊肝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如需治疗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泽宇,黄云,王志明. 多囊肝的临床诊疗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01):104-114.

[2]
Wong MY, McCaughan GW1,Strasser SI. An update on the

[3]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J].

[4]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7,11(6):569–581.

[5]
殷晓煜. 肝脏良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规范化治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09):808-811.

[6]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