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5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瘢痕疙瘩为创面愈合后皮肤内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皮肤良性肿瘤
一般伴有明显的瘙痒、刺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某些人的特殊体质有关,或有家族倾向
轻度瘢痕疙瘩可采取保守治疗,严重的瘢痕疙瘩需要手术治疗配合其他疗法

定义
瘢痕疙瘩为创面愈合后皮肤内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形成的皮肤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为肿块形态不一,呈粉红色或红褐色,质地硬韧,弹性差,表面可光滑也可凹凸不平存在皱褶,肿块明显突出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并向周围进行生长。伴有明显的瘙痒、刺痛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
瘢痕疙瘩存在持续性生长的特性。

分类
根据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数量分类
单部位单发(1个部位发生1处瘢痕疙瘩病变)。
多部位单发(2个或2个以上部位,每个部位发生1处瘢痕疙瘩病变)。
单部位多发(1个部位发生2处或2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
多部位多发(2个或2个以上部位,每个部位发生2处或2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
根据瘢痕大小分类
小型瘢痕疙瘩:最大径<2.0 厘米。
中、大型瘢痕疙瘩:瘢痕长度为2.0~10.0 厘米,宽度<5.0 厘米,手术切除后可以直接拉拢缝合。
超大型瘢痕疙瘩:长度>10.0 厘米,宽度≥5.0厘米,切除后无法直接覆盖,需要植皮或皮瓣转移闭合创面。
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肿瘤型瘢痕疙瘩:表现为充血不显著、色暗和明显隆起的块状物。
炎症型瘢痕疙瘩:表现为充血明显,伴有痛痒等症状。

发病情况
青壮年多发,婴幼儿和老年人罕见。
无明显性别差异。
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多见。

病因
致病原因
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某些人的特殊体质有关,或有家族倾向。
目前有各种假说支持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皮肤张力、内分泌、皮脂腺、免疫等。

诱发因素
皮肤急慢性炎症:毛囊炎、粉刺等。
创伤及某些机械性刺激(如搔抓、抠挠等)如蚊咬、抓破、擦伤、肌内注射、打耳洞或挫伤之类微小而易忽略的外伤。
继发于烧伤和烫伤,可形成大片瘢痕疙瘩。

症状
患者症状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患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易发生于皮肤高张力或反复受伤部位,如背部、肩部、下颌部、耳部、胸部、腹部、会阴部等区域。
皮损特点
皮肤损伤愈合后的瘢痕逐渐增大,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瘢痕,高起皮面,往往超过原损伤部位,可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不光滑,也可呈肿瘤样外观,表面光滑发亮。
增生期皮肤表面潮红,可有触痛,呈橡皮样硬度,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静止期皮损颜色变淡,质地坚硬,可无明显症状,不易自然消退。
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其他症状
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瘙痒、刺痛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溃疡,可伴有较为严重的疼痛。

并发症
继发感染
瘢痕疙瘩存在慢性炎症,局部可形成窦道及积脓。
肢体功能障碍
位于关节部位的瘢痕疙瘩会出现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问题
长期存在的瘢痕影响患者外观,可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就医
就医科室
整形美容科
损伤或手术切开愈合后,局部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瘢痕,明显高于皮面,超过原损伤部位等,出现瘙痒或想改善外观,建议及时就医。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变(如痤疮、毛囊炎、水痘和疫苗接种处等)出现局部不规则的瘢痕等,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存既往皮肤病变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瘢痕发生多长时间了?
瘢痕发生的具体部位在哪里?
瘢痕能否自行消退或者萎缩,瘢痕的面积是否在逐渐扩大?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类似症状?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是否局部曾有炎症(如毛囊炎)或者外伤史?
平时手术或者外伤后是否会遗留瘢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皮肤镜
皮肤组织病理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局部注射药物: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干扰素、A型肉毒毒素等
外用涂抹药物:维A酸软膏等
口服药物:曲尼司特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瘢痕家族史,既往有烧烫伤,炎症性皮肤病(如痤疮等),自身免疫病,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临床表现
症状:瘙痒、灼痛,出现坚硬的粉红色局部隆起或皮肤增厚等。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皮肤检查确定瘢痕的部位、数目、形状、大小、硬度、移动度及挛缩情况、有无继发畸形。
病理学检查
判定瘢痕的性质,以及是否出现恶变迹象。
病理学检查可见大量的胶原沉积,错综复杂排列。
检查后取标本处避免碰水,尽量减少出汗,避免感染。检查后如有出血,应给予持续压迫止血,或到医院就诊。

鉴别诊断
肥大性瘢痕
皮损生长一般不超出原皮损范围,生长数个月后停止发展,并可消退。病变组织中少或无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纤维母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而基质内黏多糖成分相对较少。病理学诊断可鉴别。
胶原瘤
无皮肤外伤史,病变多位于躯干和四肢的远端,表现为多灶性散在的小结节。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
是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的纤维肉瘤,外观与瘢痕疙瘩类似,一般无症状,是临床需要与瘢痕疙瘩鉴别的主要疾病,往往需要借助病理学诊断加以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改善瘢痕疙瘩的外观,降低治疗后的复发概率。
肿瘤型瘢痕疙瘩
小型瘢痕疙瘩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但耳部小型瘢痕疙瘩和含有感染灶的小型瘢痕疙瘩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法。
中、大型瘢痕疙瘩应尽早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超大型瘢痕疙瘩可采用以手术切除辅以皮片和皮瓣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全身广泛性/弥散性的瘢痕疙瘩,建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若局部出现感染灶,可考虑局部感染灶手术切除为主。
炎症型瘢痕疙瘩
小型瘢痕疙瘩仍然采用非手术治疗。
中、大型或超大型瘢痕疙瘩,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以充血明显和质地平软为主要特点时,也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注射、激光、硅胶制剂和外用药膏等治疗,无效时可再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注射
糖皮质激素
目前常采用混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氟尿嘧啶。
可以促使瘢痕的血管收缩,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药物须注入瘢痕内,每3~4周可重复1次,以3次为一疗程。
可能会引起疼痛、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月经失调等不适。
孕妇禁用。用药期间不得备孕,建议用药6个月后备孕。
博来霉素
局部注射可以抑制细胞增殖。
用药后避免日晒。
孕妇(特别是妊娠初期的3个月)和儿童禁忌使用,哺乳期女性慎用。
干扰素
局部注射可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可以抑制细胞增殖。
A型肉毒毒素
局部注射,可抑制微量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成纤维细胞毒性。
维拉帕米
局部注射,可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从而抑制头骨痕疙瘩的生长。
外用维A酸药膏治疗
外用维A酸软膏,可缓解症状。
用药部位避免日光照射。
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口服曲尼司特药物治疗
用于抑制瘢痕生长,减轻不适症状。
孕妇禁止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压迫治疗、冷冻疗法、硅胶膜贴敷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等。
压迫治疗
通常通过压力服或绷带来进行治疗,是所有瘢痕预防与治疗的基础措施。
冷冻疗法
冷冻治疗是用冷冻剂来破坏瘢痕组织细胞和血液微循环,使其坏死脱落。有操作简单、减少出血和降低复发率等优点。主要不良反应是会形成水疱、伤口愈合延迟、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等。
硅胶膜贴敷
硅胶膜贴敷治疗可减轻瘢痕局部的瘙痒与疼痛,促使瘢痕软化,甚至缩小瘢痕。多用于瘢痕的预防和术后的辅助治疗,适用于任何年龄及各个时期的瘢痕疙瘩的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可能会出现皮肤浸软、腐蚀、皮疹和瘙痒等不良反应。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有抑制瘢痕增生,促使瘢痕萎缩的作用。
单纯激光治疗复发率高,常采用激光与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通过释放射线发挥作用,使瘢痕得以变平、变软。
主要适用于不愿手术或不宜手术的瘢痕疙瘩治疗,不会产生疼痛,疗效肯定,较为安全。
但可能会引起皮肤肿瘤、白血病、畸形等并发症,故一般不用于儿童、青少年及孕妇。

手术治疗
适用人群:对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者,可以选用手术切除治疗。
常采用以手术治疗结合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
缺点:手术创伤较大,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局部注射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
注意不要用手抠挠瘢痕疙瘩。
物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物理治疗可能会有创面,应该保持创面干燥,尽量避免出汗,如剧烈运动、蒸桑拿等。
如果创面出现水疱,不要自行挤破,若需处理可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如果创面出现灼热疼痛、红肿等不适,可冷敷15~20分钟。
创面结痂恢复时,应等待结痂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抠挠以免产生新的创面。
手术切除治疗的注意事项
术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可打遮阳伞或戴宽边帽等。
保持手术部位敷料的干燥清洁。
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一般都可耐受,尽量避免搔抓。

预后
治愈情况
瘢痕疙瘩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有复发可能。

危害性
影响美观
瘢痕疙瘩发生于下颌部及耳垂等显露部位时影响美观。
瘙痒疼痛
部分患者瘙痒、刺痛症状明显,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活动
发生于关节部位时可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功能。
癌变
如果长期没有治疗或治疗不恰当,瘢痕疙瘩会逐渐扩大,可伴有感染、溃疡等,溃疡经久不愈可能会诱发癌变。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可选择宽松柔软的衣服,减少摩擦。
注意清洁,瘢痕疙瘩部位凹凸不平,容易藏污垢。
规律作息,戒烟限酒。
减少蚊虫叮咬及外伤。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随访复查
一般情况需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你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确定后续的治疗。
如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或康复后再次出现瘢痕增生表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防
预防外伤和炎症
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皮肤外伤,如果发生外伤,应积极进行整形外科专业的清创缝合,并加强愈合后的瘢痕护理工作。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或避免痤疮发生。
外出做好防护,减少虫咬性皮炎等皮肤损伤的发生。
保护皮肤
有瘢痕疙瘩家族史人群,应该尽量避免穿耳洞等主动性的皮肤损伤行为。
避免搔抓
瘢痕疙瘩多伴有瘙痒症状,应尽量避免通过搔抓的方式来缓解症状,以减少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李娜,柳越冬,李桂君. 瘢痕疙瘩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20(19):3796-3800.

[2]
王炜. 整形外科学[M]. 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戚可名, 薛富善. 整形外科特色治疗技术[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4]
汪良能. 整形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5]
张涤生. 整形外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6]
杨松林, 等. 胶原代谢的控制与病理性瘢痕的防治.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J]. 1997,13(1):66.

[7]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5):245-256.

[8]
Andrews Jonathan P, Marttala Jaana, et al. Keloids: The paradigm of skin fibrosis — Patho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Matrix Biology, 2016, 51(): 37–46.

[9]
Arno Anna I, Gauglitz Gerd G, et al. Up-to-date approach to manage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A useful guide. Burns, 2014, 40(7): 1255–66.

[10]
Arredondo Montero Javier, Bronte Anaut Mónica, et al. Extensive Keloid and Hypertrophic Mixed Scarring Pattern in Ear Lobes of a 14-Year-Old African Female: A Case Report. Fetal and Pediatric Pathology, 2022.

[11]
Gauglitz Gerd, Korting Hans. Hypertrophic scarring and keloids: Pathomechanisms and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Molecular Medicine, 2011, 17(1–2): 113–25.

[12]
Leszczynski Rafael, da Silva Carolina AP, et al. Laser therapy for treating hypertrophic and keloid scar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22(9.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