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刺伤及海胆肉芽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7日 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海胆属棘皮动物门,常呈圆或椭圆形,包藏在贴身的贝壳内。海胆表面上有许多可活动的棘刺,刺进皮肤时注入的红色毒液引起剧痛及炎性损害。棘刺的尖部常残留皮内,历时数月后,于局部可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临床症状
刺伤后迅即引起局部剧痛,灼热感,常伴出血。继而刺伤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偶有水疱,1~2周后始消退。可于刺伤2~12月后于局部出现肉芽肿性结节性损害。

危害
有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面瘫,偶有因全身瘫痪致死。

并发症
面瘫、畸形等。

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根据职业、海胆接触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治疗原则
一旦被刺,应立即仔细去除残留在皮内的棘刺,必要时用手术取出,局部消毒以防继发感染。出现中毒症状时及时进行抢救,迅速给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肉芽肿损害可在受损局部注射醋酸去炎松或泼尼松龙、曲安奈德,每周1~2次,可逐渐消退,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治愈性
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弥漫性暗红色浸润块、局灶性骨破坏及邻近关节滑膜受累,这两种迟发性损害常常经久不愈。

饮食建议
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因
流行病学
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和寒带海域多见。我国沿海地区渔民经常遭受海胆的伤害。

病因
海胆刺伤,棘刺的尖部残留皮内,于局部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刺伤后迅即引起局部剧痛,灼热感,常伴出血。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继而刺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性红斑,偶有水疱,历时1~2周始消退;除局部症状外,有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面瘫、偶尔因全身瘫痪致死。
除上述即刻反应外,可于刺伤2~12月后于局部出现迟发性反应,表现为肉芽肿性结节性损害,结节单发或多发,决定于刺伤部位的多少,一般以手部多见,结节表面呈疣状,圆形,直径2~8毫米,质坚,初为淡红或青色,继而可变黄褐色,有时顶端呈火山口状,表面可有一定角化,一般不痛或有轻度压痛。除结节性损害外,有时可表现为弥漫性暗红色浸润块,多见于手指,可出现梭状畸形。可有局灶性骨破坏及邻近关节滑膜受累,使手指活动受限。这两种迟发性损害偶可自发吸收,但常常经久不愈。

诊断依据
根据职业、海胆接触史、临床表现诊断不难。结节性损害的病理表现主要以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为主,有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见少数巨细胞。其中有新生血管形成,有时于病变区可找到双折光性碎片。

治疗
治疗方针
一旦被刺,应立即仔细去除残留在皮内的棘刺,必要时用手术方法取出,局部消毒以防继发感染。出现中毒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抢救,迅速给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肉芽肿损害可试用局部注射醋酸去炎松或泼尼松龙、曲安奈德,每周1~2次可逐渐消退,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
局部消毒以防继发感染。肉芽肿可在损害局部注射醋酸去炎松或泼尼松龙、曲安奈德。

其他治疗
一旦被刺,应立即仔细去除残留在皮内的棘刺。

预后情况
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弥漫性暗红色浸润块及局灶性骨破坏及邻近关节滑膜受累,这两种迟发性损害常常经久不愈。

护理
日常护理
手部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日常在海上作业或游泳时需做好防护,警惕被海胆刺伤。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