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疣状癌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8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外阴疣状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鳞癌
早期可无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外阴瘙痒、疼痛、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
多数与HPV感染有关
早期推荐个体化手术治疗,晚期推荐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定义
外阴疣状癌在临床中极罕见,属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亚型;为低度恶性。外阴鳞癌是外阴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因此外阴疣状癌的临床诊疗多参考外阴癌。

发病情况
外阴疣状癌发病情况目前尚无明确流行病学统计。
外阴鳞状细胞癌占全部外阴癌的80%~90%。
外阴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年轻女性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

病因
致病原因
外阴疣状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显示,约40%~60%的外阴癌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其他如外阴硬化性苔藓、分化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等也有一定相关性。

症状
主要症状
早期患者可无症状,但多数患者可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也可出现外阴肿块或溃疡[2]
外阴瘙痒、疼痛
患者可表现为持续的外阴瘙痒、疼痛,常会有搔抓痕迹,甚至有溃破。
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
癌灶为浅表溃疡或硬结节,可伴有感染、坏死、出血,局部可有异常分泌物渗出。
典型临床表现
患者典型症状多为外阴部隆起的疣状增生物,如菜花样,后期可侵犯深部组织,成窦道或瘘管,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个别有淋巴结转移,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

就医
就医科室
妇科
如果外阴出现局部乳头状的肿块或溃疡,并伴有瘙痒、疼痛、渗液和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注意就医前一晚清洗外阴,同时避免阴道冲洗和用药。
注意就医前一晚避免性生活。
尽量避开月经期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外阴瘙痒、疼痛的情况?
是否有外阴肿块?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是否有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
病史清单
是否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
是否有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组织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他检查:外阴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既往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史等。
临床表现
症状:外阴瘙痒、疼痛、溃疡,局部有异常分泌物或出血。
体征:外阴部可见乳头状的新生物或结节,可伴有溃疡糜烂。
妇科检查
检查名称:体格检查、阴道检查
检查目的:体格检查可以查看外阴结节或小溃疡情况,是否有溃破、出血、感染等。以及邻近器官及双侧腹股沟区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等。阴道检查可以查看阴道、宫颈是否出现病变。
检查意义:检查可见外阴有乳头状突起的肿块、溃疡、渗液和出血等表现。
检查注意事项:建议就医前一晚清洗外阴,同时避免阴道冲洗和用药。
组织病理学检查
检查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外阴恶性肿瘤的金标准。
检查意义:外阴疣状癌镜下可见鳞状上皮呈宽带状延伸并形成乳头状生长,乳头的表面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纤维血管轴心无或纤细。鳞状上皮分化成熟,缺乏挖空细胞,棘层明显增厚,仅基底部可有轻微异型性。上皮脚粗大,呈球状或棍棒样挤压、推入上皮下间质[3]
检查注意事项:活检手术后,注意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感染。
其他检查
检查名称:外阴脱落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
检查目的:外阴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检测癌细胞。HPV 检测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HPV病毒。
检查意义:通过脱落细胞可以检查出来细胞的形态,有助于判断良恶性肿瘤。HPV检查阳性提示机体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
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24小时,应该避免同房、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尽量避开月经期和阴道流血的时间。

分期
外阴疣状癌临床较罕见,其分期可参考外阴癌。目前临床多采用2009年的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将外阴癌分为以下四期[2]
Ⅰ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外阴
ⅠA:病变≤2 cm,局限于外阴或会阴,且间质浸润≤1 mm,无淋巴结转移
ⅠB:病变>2 cm或间质浸润>1 mm,局限于外阴或会阴,且淋巴结阴性
Ⅱ期
Ⅱ期:任何大小的肿瘤蔓延到邻近的会阴结构(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且淋巴结阴性
Ⅲ期
Ⅲ期:任何大小的肿瘤有或没有肿瘤蔓延到邻近的会阴结构(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且腹股沟-股淋巴结转移阳性
ⅢA:(ⅰ)1个淋巴结转移(≥5 mm),或(ⅱ)1~2个淋巴结转移(<5 mm)
ⅢB:(ⅰ)≥2个淋巴结转移(≥5 mm),或(ⅱ)≥3个淋巴结转移(<5 mm)
ⅢC:淋巴结转移且扩散到淋巴结包膜外
Ⅳ期
Ⅳ期:肿瘤浸润其他区域(上2/3尿道,上2/3阴道)或远处器官
ⅣA: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个部位:(ⅰ)上段尿道和(或)阴道黏膜,膀胱黏膜,直肠黏膜,或固定于骨盆,或(ⅱ)腹股沟-股淋巴结固定或呈溃疡状
ⅣB: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
相似点:症状相似,都会出现外阴瘙痒、局部肿块或溃疡、疼痛、渗液和出血等。
不同点:尖锐湿疣常为多发性,乳头尖,有较宽的纤维血管中心,表皮及真皮网状层中下部,可见细胞排列紊乱,并有轻度异性形象。而疣状癌的乳头通常较粗大,呈棒样指状突起。伴有间质浸润。主要通过组织学检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延缓疾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外阴疣状癌临床比较罕见,治疗原则主要参考外阴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外阴手术
手术目的: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方法: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单纯部分外阴切除术。
适应证:根治性外阴切除术适用于ⅠB~Ⅲ期患者;单纯部分外阴切除术适用于外阴癌前病变、ⅠA期患者。
并发症:可能会发生伤口感染、延迟愈合,以及导致下肢淋巴水肿。
注意事项:术后需要根据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
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适应证:外阴癌除ⅠA期外,其他采用手术治疗的各期患者均需要进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手术方式:腹股沟浅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
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出现下肢回流障碍、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注意事项: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结果明确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放射治疗
外阴癌单纯放疗的效果差,局部复发率高。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预后。没有放疗禁忌证的患者,推荐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模式[2]
适应证:术前辅助治疗;转移淋巴结区域照射;术后辅助治疗。
目的:可缩小肿瘤体积,利于手术切除、保留器官功能并提高手术疗效;手术后对腹股沟区进行放疗,可减轻下肢水肿。

化学/靶向治疗
外阴癌单纯化疗效果较差,常与放疗或手术联合或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和复发性外阴癌。
常用化疗药物:铂类、紫杉醇、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吉西他滨等[1]
常用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帕姆单抗等。
药物作用:抑制、杀灭肿瘤细胞。
注意事项:患者需定期随访,检查相应的副反应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食欲差、白细胞减少,手脚末端麻木、感觉减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需给予及时处理。

预后
治愈情况
早期经规范治疗,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有复发的可能。

危害性
若未及时治疗,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加重,可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外阴疣状癌若得不到较好的控制,晚期发生转移,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忌烟酒。
卫生管理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
减少刺激外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心理支持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
必要时,可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病灶是否出现复发,转移等,如果发现外阴部位出现溃疡、局部结节或肿块的逐渐增大,需警惕外阴疣状癌复发、转移的可能,一定要及时就诊处理。

随诊复查
随诊的重要性:定期复查有助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同时监测是否有复发的情况,如有复发,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随诊的时间: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随访1次,第3~5年每6~12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具体时间可遵医嘱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明确。

预防
避免不洁性生活,预防HPV感染。
定期体检,发现妇科外阴疾病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谢幸,孔北华,等.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外阴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06):533-545.

[3]
刘彤华.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周琦,吴小华,等. 外阴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1):1230-1237.

[5]
谢玲玲,林仲秋. 《2022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11):1137-1140.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