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儿科)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2023年7月5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药物介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一种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活疫苗。

制剂规格
药物的制剂和规格不同,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儿科常用制剂和规格如下。
注射剂(粉):每个剂量含10微克荚膜多糖、25微克破伤风类毒素、12.6微克乳糖、≤0.5微克残留甲醛。

功效作用
用途
本品可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如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会厌炎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儿童处在身体发育阶段,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此用药不同于成人,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臂肌或三角肌处肌内注射。<6月龄,2月龄起初种3针,间隔1~2月,每次0.5毫升,18个月后再加强1针;6~12月龄,初种2针,间隔1~2月,18个月后再加强1针;1~5岁,只需接种1针。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已知对疫苗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史者及既往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或破伤风类毒素后有过敏症状者禁用。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谨慎用药
如果以往使用疫苗(包括破伤风类毒素)后6周内出现过格林-巴利综合征,若使用本品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注射液瓶塞含有天然乳胶成分,乳胶过敏者使用本品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局部红、肿、痛。
发热、烦躁、躁动、食欲缺乏、嗜睡、腹泻、呕吐。
接种肢体广泛肿胀、注射部位硬结。
过敏反应(过敏和过敏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抽搐(伴或不伴发热)、低张力低应答发作、嗜睡、晕厥、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呼吸暂停。
出现皮疹、荨麻疹。
极少数在加强接种后出现双侧肺炎或乏力。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使用前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疫苗过敏史,接种本品后若出现过敏反应,应迅速给予肾上腺素和其他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品在免疫抑制儿童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确定,免疫抑制儿童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接种本品后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免疫反应。
在接种包括本品在内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后1~2周内,尿抗原检测对是否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没有诊断价值。
本品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疫苗的免疫接种。
在接种前,应仔细观察稀释液及溶解后的疫苗是否有外来颗粒物和变色,如有则不能使用。
本品溶解后在2~8℃冰箱冷藏不得超过24小时。如溶解后不能马上使用,注射前应充分振摇。
本品仅供肌内注射,请勿静脉、皮下或皮内给药。
本品仅用于已接种过初次免疫儿童的加强免疫。
本品与其他疫苗同用时,应注意切勿混合,应使用不同注射器且在不同部位注射。
本品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尚未评估。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一旦发生下列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荨麻疹,呼吸困难,脸部、嘴唇、舌头或者咽喉肿胀,甚至休克等,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如何保存?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药品制剂宜遮光,2~8℃冷藏保存,不得冷冻。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DTaP(白百破三联疫苗)、DTaP-IPV(白百破、脊髓灰质炎疫苗)、DTaP-HBV-IPV(白百破、乙肝、脊髓灰质炎疫苗)或DTaP-HBV(白百破、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对所测试的各单一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没有影响,但还缺乏足够的数据证实本品不影响同用的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
放疗、抗代谢药、烷化剂、细胞毒类药物和大于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治疗,会降低本品的免疫应答。
接种疫苗后1~2周尿抗原检测对是否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没有诊断价值。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的相应滥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儿科药物治疗学.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https://www.drugs.com.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