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12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指持续或反复的淋巴结慢性炎症
常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压痛等症状
常由病原体感染引起
主要治疗原发病,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主

定义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器官,能够预防和抵抗身体感染。
当引起淋巴结病原体感染时,淋巴细胞等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长期淋巴结炎症或感染,超过6周,会导致淋巴结的慢性炎症,即慢性淋巴结炎。
慢性淋巴结炎是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理特征分类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又称为反应性淋巴结炎,一般是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引起感染。
特异性淋巴结炎
一般是由EB病毒、结核、艾滋病、梅毒等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在病变组织、分泌物或体液中可能找到相关的病原体。

病因
致病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刺激引起。
感染病灶侵入淋巴结
常见病原体
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特异性淋巴结炎的常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真菌、EB病毒等。
发病途径
上述致病菌从皮肤、黏膜或附近的感染性病灶处侵入淋巴结引起局部慢性感染而致慢性淋巴结炎症。
急性淋巴结炎反复不愈超过6周,可转化为慢性淋巴结炎。
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刺激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以及恶性肿瘤可刺激淋巴结内免疫细胞持续活化而引起慢性淋巴结炎。

诱发因素
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口腔感染等)可诱发慢性淋巴结炎。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慢性淋巴结炎的发病风险,属于本病的高危因素。
机体免疫力低下。
反复感染。

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部、颌下区,腋窝或腹股沟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可伴有压痛。
主要症状
淋巴结肿大
发生部位:颈部、颌下、腋窝、腹股沟。
性质:肿大的淋巴结通常约是绿豆大小,硬度中等,表面光滑,可推动。
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控制感染后肿大的淋巴结可缩小。
疼痛
发生部位:肿大的淋巴结。
性质:轻度压痛。
加重或减轻因素:炎症控制后,疼痛消失。

其他症状
不同部位的慢性淋巴结炎,严重时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
颈部僵硬、斜颈
慢性淋巴结炎,若发病部位在颈部,严重时可伴有颈部僵硬、斜颈等症状。
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咽喉部慢性淋巴结炎,严重时可伴有吞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是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还可以有咽痛等症状。
腹痛
慢性淋巴结炎患病部位在腹股沟,严重时可出现腹痛症状。
其他症状
梅毒、艾滋病、结核、黑热病等疾病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还可出现原发疾病的症状。
如结核可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

并发症
慢性淋巴结炎若未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蜂窝织炎
慢性淋巴结炎未及时行有效治疗,感染加重可引发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尤其在免疫系统异常的情况下。
典型症状为高热,呼吸急迫、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口底肿胀。
颌面部感染常向颌下或颈深部蔓延,可累及颌下或颈阔肌后的结缔组织,甚至纵隔,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脓毒血症
慢性淋巴结炎所产生的毒素和代谢物进入血液后,可引起脓毒血症。
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心率加快,神志改变等,并可伴有皮肤、关节等多器官组织的损害。

就医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当患者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感染内科就医。
外科
当患者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甚至伴有斜颈,腹痛等症状时,如果需要淋巴结活检帮助诊断,可以到普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触摸时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
是否有斜颈、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免疫力低下,反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口腔感染)等?
是否有急性淋巴结炎?
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头孢氨苄、青霉素钠、罗红霉素等。
抗病毒药: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机体免疫力低下,反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
长期从事家畜养殖职业或家里养宠物。
有急性淋巴结炎。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
喜食欢生肉或饮未杀菌的乳制品。
临床表现
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有轻度压痛或不适感。
颈部淋巴结炎严重时可伴有颈部僵硬、斜颈等症状。
咽喉淋巴结炎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
腹腔淋巴结炎严重时可导致腹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用于评估有无感染。
常可发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如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机体可能有细菌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提示机体发生EB病毒感染。
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如有细菌感染,可通过对血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可以明确有无病原体感染和感染的具体病原体类型。
药敏试验可测定微生物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初步判断有无原发病灶及肿大的淋巴结,对诊断慢性淋巴结炎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表现为淋巴结节边界完整,清晰,呈均匀性低回声区,淋巴皮质相对增厚,髓质成树枝状。
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持体位,不可随意活动,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CT检查
可以更为直观了解肿大的淋巴结位置,大小等,辅助诊断慢性淋巴结炎。
注意事项:孕妇禁做,儿童慎做。
磁共振成像(MRI)
了解肿大的淋巴结位置,大小等,辅助诊断慢性淋巴结炎。
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肿大淋巴结,T1W1呈低信号。
检查前需要摘除全身金属物品,如项链、皮带硬扣等。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明确淋巴结的性质,明确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大量的炎症细胞。
该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一般在淋巴结直径>1.5厘米或初始治疗4周后病情仍未好时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查。

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应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等疾病相鉴别。
急性淋巴结炎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压痛症状。
不同点
急性淋巴结炎病程不同于慢性淋巴结炎,一般不超过两周。
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压痛剧烈,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的急性感染症状。
经短时间积极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绝大部分可消失。
淋巴瘤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不同点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常伴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盗汗,甚至出现恶病质。
磁共振检查常表现为坏死少见,强化均匀。
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淋巴结转移瘤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不同点
淋巴结转移瘤常有恶性肿瘤病史,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但质地坚硬,不可推动,边界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病理学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

治疗
治疗目的:治疗原发疾病,接触淋巴结肿痛等不适症状。
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尽早抗感染、抗炎、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
有急性淋巴结炎、结缔组织病、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的患者需积极治疗,避免淋巴结反复感染或慢性淋巴结炎加重。
休息
注意休息,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慢性淋巴炎有着很好治疗作用。
常用药物:头孢拉定、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氨苄、青霉素钠、罗红霉素等。
用药前需要告知医生用药史、过敏史,必要时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哮喘等。过敏者禁用。
抗病毒类药物
抑制病毒复制,可治疗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
常有药物: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感染、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需定期检测肾功能。
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结缔组织病患者,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骨髓移植、中毒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孕妇禁用。
基础疾病的治疗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梅毒、艾滋病、结核、黑热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适用于慢性淋巴结炎严重,形成蜂窝织炎的患者。
目的
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减轻炎症,促进恢复。
禁忌证
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者禁行切开引流术。
淋巴结切除术
适应证
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慢性淋巴结炎患者。
目的
及时切除肿大的淋巴结,避免压迫局部组织,引起并发症。
或切除后活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禁忌证
患者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头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术后可取半坐卧位,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减轻疼痛。
注意引流管是否固定,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折,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注意保护切口,不要受压,预防出血。
如有渗液,及时告知医生更换切口处纱布,保持切口干燥。
术后切口疼痛时,可冰敷或口服镇痛药。

预后
治愈情况
EB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大多是可以自愈的。
其他慢性淋巴结炎未治疗一般无法自愈。
大部分慢性淋巴结炎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治愈,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若患者未行及时、规范的治疗,病情可能恶化而出现蜂窝织炎、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促进恢复。
饮食宜清淡,如小米粥等。
少吃辣椒等辛辣、刺激类食物。
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日常应注意口腔护理,勤刷牙,饭后及时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免疫力低下。

病情监测
慢性淋巴炎患者治疗后局部淋巴结肿胀、压痛无好转,应及时就医。
服用抗病毒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免引起肝、肾损伤。

随诊复查
康复期间应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等。
随诊时间: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一般行药物治疗的患者一个月后复诊,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一周复诊。
一般复查时医生会做体格检查以明确有无淋巴结肿大,必要时行血常规、超声等检查。

预防
本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但积极治疗原发感染可以很好的防止本疾病发生。
按医嘱方案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以免损伤机体免疫力。
结缔组织病、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口腔感染等)者等原发病应及时治疗。
皮肤破损者应清洁伤口,做好创面保护,以免造成致病菌的感染。
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满足机体所需营养。
不吃生肉,不饮用未杀菌的乳制品,以免感染。
定期体检筛查。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赵玉沛,陈懿,张之生.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
王劲.普通外科MRI解剖与诊断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13-15.

[4]
梁华,王博娟,土继政,等.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32(06):398-401.

[5]
王庆华,张世周,等. 腮腺慢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5):759-760.

[6]
曹布道. 应用针吸细胞学诊断颈部淋巴结疾病的检验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178.

[7]
周秋阳. 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36.

[8]
李忠万,李劲松,廖修富,等. 颈部淋巴结核治疗的外科术式选择[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13):1190-1193+1212.

[9]
Gosche JR, Vick L. Acute, subacute, and chronic cervical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Semin Pediatr Surg. 2006 May;15(2):99-106.

[10]
Spinelli G, Mannelli G, Arcuri F, Venturini E, Chiappini E, Galli 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cervical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Experience from a tertiary care paediatric centre on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8 May;108:137-142.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