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群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3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前群是是四肢和髋部的屈肌

前群能起到控制部分关节活动的作用

前群受损后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

位置

前群分布在人体四肢和髋部,包括臂肌前群、前臂肌前群、髋肌前群、大腿肌前群、小腿肌前群,具体位置如下:

臂肌前群

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以及深层的喙肱肌、肱肌。

肱二头肌

呈梭形,近侧端有长、短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骨结节间沟下降,周围包以结节间腱鞘;短头位于长头内侧,与喙肱肌共同以扁腱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桡骨粗隆。

喙肱肌

位于臂上1/2的前内侧,肱二头肌短头后内方。与肱二头肌短头共同以扁腱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

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深面。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前臂肌前群

共9块肌,分四层排列。

第一层(浅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后四肌共同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以及前臂深筋膜,具体位置如下:

肱桡肌

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下1/3为扁腱,止于桡骨茎突。

旋前圆肌

止于桡骨外侧面中部。

桡侧腕屈肌

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掌面。

掌长肌

肌腹小而腱细长,向下连于掌腱膜。

尺侧腕屈肌

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豌豆骨。

第二层

只有1块肌,即指浅屈肌,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走自肱骨内上髁和尺、桡骨前面,肌束向下移行为4条腱,经腕管入手掌,每条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分别止于第2-5指中节指骨体两侧。

第三层

有2块肌,分别为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位于外侧半,起自桡骨上端前面及附近的骨间膜,肌下行移行为腱,经腕管入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掌面。

指深屈肌

位于内侧半,起自尺骨上端前面及附近的骨间膜,肌向下移行为4条腱,经腕管入手掌,穿经指浅屈肌各相应腱两脚之间,分别止于第2-5指远节指骨底掌面。

第四层

只有1块肌,即旋前方肌,为扁的四方形小肌。起自尺骨下1/4的前面,肌束横行,止于桡骨下端的前面。

髋肌前群

又叫盆带肌,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有2块肌,分别为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位于腰大肌外侧,呈扇形,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阔筋膜张肌

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大腿肌前群

有2块肌,包括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缝匠肌

位于大腿前面及内侧面浅层,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面,是全身最大的肌,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深面和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前面。四个头向下构成髌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小腿肌前群

有3块肌,包括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

胫骨前肌

起自胫骨上端外侧面,肌腱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

趾长伸肌

起自腓骨前面、胫骨上端和小腿骨间膜,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至足背,分为4条腱到第2-5趾背,形成趾背腱膜止于中节远节趾骨底。

长伸肌

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起自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肌束行向远端移行为肌腱,止于趾远节趾骨底的背面。

前群的每块肌肉均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功能,其抗张强度为肌腹的100多倍。前群的肌肉借肌腱附着于邻近的骨骼。

前群肌肉可以控制其肌肉所在位置的关节活动,具体如下:

上肢肌肉前群

可以控制或协助肘关节、肩关节、前臂、腕关节、掌指关节,以及部分指骨间关节活动。例如肱二头肌在收缩时,可以屈肘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并协助屈肩关节;指浅屈肌可以屈第2-5指近侧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并屈腕关节和肘关节。

髋肌前群

可以使控制髋关节的活动并紧张阔筋膜,例如髂腰肌收缩时,会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前屈,如进行仰卧起坐。阔筋膜张肌可以紧张阔筋膜。

下肢肌肉前群

与髋肌前群相同,可以控制髋关节活动,另外还可以控制膝关节、踝关节以及使足内翻,并且可以伸趾。例如缝匠肌可以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胫骨前肌可以伸踝关节(背屈)和使足内翻。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养护前群,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做到少食多餐或三餐定时定量,做到荤素搭配。宜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如鸡蛋、牛肉、鱼、虾、豆制品、奶制品、鸡胸肉等,可帮助肌肉增长;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花菜、菠菜、牛油果、樱桃,以及核桃、杏仁等坚果。另外,还可以补充含丰富钙质的食品,并适当口服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能增加肌肉强度的同时加强骨密度。

可以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并使用适当的运动装备、器材,有助于养护前群。建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路、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进行2-3次肌肉张力锻炼,以增加前群肌肉量和肌力。运动强度不宜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活动量应根据体力、活动习惯、身体情况、心脏功能状态等决定,以运动时心跳、呼吸轻微加快,运动后周身舒畅为宜。

前群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适当按摩、避免久坐、定期检查等,对前群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适当按摩

选择适当的按摩方式对前群予以放松,比如按揉和点按前群周围穴位,使肌肉得到彻底放松。

避免久坐

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以免引起前群损伤。久坐或久站后,建议及时改变体位,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活动四肢。

定期检查

注意自己是否有肩关节、膝关节等屈曲困难、四肢无力等情况,出现后及时就医。另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发现问题尽早干预。

前群广泛分布于人体四肢,具有控制关节和骨骼活动的作用,当出现前群疾病时,其形态、质地、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前群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前群和不健康前群的区别。

前群形态

1、正常前群

前群覆盖于人体四肢、髋部,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共有19种肌肉。每块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腹为肌性部分,色红而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

2、异常前群

前群外伤

轻度前群挫伤肿胀不明显,重度挫伤有肌肉肿胀。肌肉有断裂时,肿胀更明显,若在肌腱部断裂,可有伴有邻近关节肿胀及关节积液。血肿多在肌肉深部,由于肌肉内部口径较大的血管损伤而致。

前群萎缩

检查可见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肌肉容积变小,肌力减弱。

前群劳损

与肌肉反复受累有关,检查可见肌组织变性,甚至产生增生粘连,病史久者还可在皮肤表面触及质硬条索。

阔筋膜张肌炎症

急性期主要可见局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继而形成脓肿,脓肿可局限亦可沿肌间隙扩散。炎症慢性期病灶内可出现钙化,边缘有时会包绕一层纤维组织。CT显示受累肌肉明显肿胀,并呈片状低密度,肌间隙和脂肪层模糊;脓肿表现为液性密度区,壁较均匀,通常内壁光整,若其内有气泡影则提示产气菌感染。

髂腰肌滑囊炎

多由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有关,超声检查可见髂腰肌滑囊增大,严重时滑囊可向盆腔扩展,甚至引起髂腰肌肌囊扩张。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检查可见肌肉和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发生慢性损伤和炎症,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增生、I型和Ⅲ型胶原增多使关节囊慢性纤维化而增厚,关节囊腔粘连、狭窄,喙肱韧带呈束带状增厚挛缩。

前群受损后,多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肿胀、硬结等症状,具体如下:

局部疼痛

由病变本身或继发性肌痉挛所致,疼痛部位较局限,多有固定的明显压痛点,常在活动、打喷嚏、咳嗽时加重,用麻醉剂行局部封闭治疗,疼痛多在短期内迅速消失。

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由前群肌肉损伤会导致相应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如髂腰肌受损会引起髋关节屈曲畸形,出现行走困难、跛行等。

肿胀

肌肉严重挫伤常出现皮下淤血、肿胀。如肌腱断裂,可有关节肿胀及关节积液。

硬结

长期慢性的前群损伤,皮肤表面多会触及质硬条索。

其他症状

出现前群炎症时,炎症介质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进而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神经损伤者会出现相应皮肤感觉异常,如腓总神经麻痹会伴有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

前群受损与前群外伤、前群萎缩有关,而影响前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直接外力

前群位置表浅,又多位于骨骼前面,极易遭受暴力地打、砸、碰撞而致伤。

间接外力

如快速奔跑、挥动手臂,肌肉猛烈收缩而引起肌肉扭伤。

慢性劳损

长期、反复、持续地重复同一个姿势,工作、学习和职业动作,超越了人体局部的代偿能力,造成组织损伤并得不到及时修复,产生慢性劳损。

废用

石膏固定、骨关节病变、长期卧床等可引起前群萎缩。

环境因素

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会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也会诱发前群疾病。

前群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局部疼痛自测。如果出现肢体的长期疼痛,无外伤史,且皮肤表面可能还会触摸到质硬条索,有长期不良姿势、工作习惯或职业史,如长期伏案工作等,提示可能患有前群劳损;若四肢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且疼痛多在活动后加重,并且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提示出现了前群外伤,应及时去骨科、普外科就诊,明确损伤程度,及时治疗。

前群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等。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主要是采用视诊、触诊等方法,视诊时需要暴露检查部位,视诊主要观察患者外在症状,如肿胀、萎缩、仪态、步姿等,触诊可以了解前群的张力、压痛、有无硬结以及与皮肤之间的关系。

伸膝抗阻试验

如果股四头肌伸膝无力或疼痛,伸膝抗阻试验即为阳性。

“4”字试验

若其为阳性,伴有大转子叩痛,提示可能存在髋部病变。

活动度检查

可以采取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检测踝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以及手部与足部的活动范围,以及各个关节的屈曲是否受限。

肌力测定

根据相应肌肉的功能,选择合适的体位,在减重、抗重力和抗阻力条件下完成一定动作,按动作的活动范围和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进行分级。但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评价肌肉收缩耐力。

实验室检查

主要以血常规、免疫功能、病理检查为主。如果是前群处出现炎症,那么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会上升,免疫功能检查会呈现异常。如果是前群存在肿瘤,则需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化验,以明确肿瘤性质,给予针对性治疗。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有助于观察前群肌的位置、结构及正常运动是否发生改变,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是否出现异常,是否有邻近组织及骨骼的损伤等。

CT、核磁共振(MRI)

可检查前群肌肉的质地、形态,检查有无肌肉纤维的断裂、肿瘤,是否出现局部血肿、坏死。尤其MRI是检查软组织损伤的最佳方法,可以很好的显示神经、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病理变化。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将肌功能状态和活动信号通过电位变化图显现出来,判断是否存在周围神经损伤,可用于区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受损,并判断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

怀疑存在神经麻痹时,可进行此检查诊断。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