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荨麻疹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2日 1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皮肤受热数分钟内或1~2小时诱发的荨麻疹,是荨麻疹中较为少见的类型之一
主要表现为数分钟内出现风团和红斑,有刺痛感
主要与温水等热接触刺激因素有关
以对症治疗、去除诱因为主

定义
热荨麻疹指皮肤受热(一般指43℃及以上的温度)而诱发的局部荨麻疹,是荨麻疹中较为少见的类型之一,不同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以出现局限性水肿性红色斑块(风团)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虚弱、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困难或晕厥等[1-5]

分类
根据是否有遗传因素分为两类。
获得性热荨麻疹:又称局限性热性荨麻疹。一般在热刺激数分钟后出现风团。
先天性热荨麻疹:又称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幼儿时期可发病。一般在热刺激1小时后出现风团[2-3]

病因
致病原因
局限性热荨麻疹可能是由于热和某种组织因子发生作用后,导致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膜破裂,释放组胺而引起。
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和家族遗传有密切关系,属染色体显性遗传,对热产生延缓型局部反应[2.3]
外界诱发的热刺激包括接触热水、热辐射、温暖的阳光等[4]

症状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主要累及局部受热皮肤,少数患者可泛发全身。
皮损特点
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红斑和局限性水肿(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风团之间互不融合,可在数小时左右自行消退。
局限性热性荨麻疹
表现为在有43℃温水等热接触刺激后,数分钟后即可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伴刺痛感,持续1小时左右而自行消退。
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
表现为43℃温水等热接触刺激后1~2小时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4~6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12~14小时[1-3]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虚弱、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困难或晕厥等[1,4-8]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当接触热环境皮肤出现红斑、局限性水肿时,需要及时就诊于皮肤科。
急诊科
如果出现虚弱、恶心甚至呼吸困难或晕厥等严重症状时,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避免使用遮盖剂,以免掩盖皮肤症状。
由于皮损消退时间很短,发作时及时拍照记录皮疹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症状严重者建议有家人陪同。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在接触热环境下是否出现红斑、局限性水肿?多久能消退?
主要发生在哪些位置?
是否有瘙痒、刺痛感?
以上症状发作频率如何?
是否伴有晕厥、头痛、恶心和腹痛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接触热水、热辐射和温暖的阳光?
是否用过药?效果如何?
家族成员是否有类似病史?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口服药物:依巴斯汀、氯雷他定、雷尼替丁等。
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等。

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一般可诊断,诊断试验可辅助诊断。
病史
发病前可能接触过43℃及以上热水、热辐射及温暖的阳光。
可能有热荨麻疹家族史。
临床表现
局限性热荨麻疹:局部皮肤受热后可在数分钟内出现红斑、局限性水肿(风团),伴刺痛感,并反复发生。
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风团在受热后1~2小时内发生,于4~6小时最明显,可持续12~14小时,常常在幼年开始发病[1-3,5]
诊断性检查
该项检查主要是辅助诊断热荨麻疹,检查者在检查前几天应避免使用抗组胺药。
检查的过程是将装着44℃水的试管贴于手臂,维持4~5分钟,也可使用加热至50~55℃的柱状物,移开热源后几分钟内局部就会出现风团。[4,6]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荨麻疹性血管炎和胆碱能性荨麻疹等相鉴别。
荨麻疹性血管炎
患者的皮损通常持续24小时以上,可有疼痛感、关节痛、发热等,皮损恢复后留有色素沉着。一般与受热无关[5]
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数分钟出现风团。
皮损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肢体近心端,互不融合。可自觉剧烈瘙痒、烧灼感等,也可以只有瘙痒而没有皮损。偶伴有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流口水)、腹痛、腹泻、头痛,甚至晕厥。
以1∶5000乙酰胆碱作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风团。
日光性荨麻疹
日光照射后数分钟后,在暴露部位出现红斑,1~2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严重患者在身体非暴露部位亦可出现风团,有瘙痒和刺痛感。接触热水不会诱发。
紫外线、可见光及人造光都可以引起。

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消除症状,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消除病因为主。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热水、热辐射及温暖的阳光等。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通常情况下单独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能无效,部分患者联用H1和H2抗组胺药可能有效。
常用药物:H1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依巴斯汀等;H2抗组胺药如雷尼替丁。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时剂量要规范;避免饮酒和服用某些药物;前列腺肥大、胃肠梗阻、尿潴留、青光眼患者慎用;驾驶员高空作业者,以及机械操作人员要谨慎使用此药。[1,2,6]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对难治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有证据显示也可用于热荨麻疹的治疗[5]
外用药物
常用药物:炉甘石洗剂等。
药物作用:有清凉、散热、止痒的作用。
用药注意事项:不宜用于破皮、糜烂及渗出的部位[2]

其他治疗
热脱敏治疗
热水、热辐射及温暖的阳光可诱发荨麻疹的产生,可从诱发荨麻疹的最低水温和热量开始,逐渐增加水温和热量,以使机体逐渐适应,从而不产生荨麻疹。但可能会引起全身反应,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病情谨慎决策[6]

预后
治愈情况
该病在脱离热源后1小时至数小时内可自然消退,但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头痛、恶心和腹痛等症。
通过规范治疗,可使热荨麻疹的症状缓解、消退,但遇到热源刺激仍可能再发作。

危害性
热荨麻疹的症状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增加精神心理方面的痛苦。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饮食上没有明显禁忌,但建议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管理:避免接触43℃及以上热水、热辐射及温暖的阳光。
心理支持:日常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9,10]

预防
尽量减少接触43℃及以上热源。
热环境下保持室内温度凉爽,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擦拭皮肤促进散热,或及时开风扇,以避免过热。
高温环境下尽量避免久待,并做好防护。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
博洛格尼,谢弗,塞隆. 皮肤病学.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译.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2019.

[5]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1-5.

[6]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hysical-inducible-forms-of-urticaria

[7]
Pezzolo E, Peroni A, Gisondi P,etc. Heat urticaria: a revision of published cases with an update 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Br J Dermatol. 2016 ,175(3):473-8.

[8]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9]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0]
吴欣娟.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