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囊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2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皮肤囊肿为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性皮肤损害
皮损多为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
可能与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
一般无须治疗。影响美观或体积过大时,可以手术治疗

定义
皮肤囊肿为具有囊腔结构、内含液体或细胞成分的皮肤损害,一般多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

分型
皮肤囊肿的分型方法较多,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型。
位于真皮内
位于真皮的皮肤囊肿,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表皮样囊肿:以往常称为皮脂囊肿或粉瘤。表皮囊肿多数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少数为外伤将表皮植入真皮内所致。
毛鞘囊肿:又称毛发囊肿,临床表现和表皮样囊肿十分相似。
粟丘疹:是小型表皮样囊肿,位于真皮的浅部。
毳毛囊肿:一种良性皮肤病,常见于胸部,有些病例见于四肢、躯干背部和面部等。
多发性脂囊瘤:又称皮脂囊肿病。皮损为多个半球形囊肿,和上方的表皮粘连。
黏液样囊肿:又称假性囊肿,为真皮及皮下组织一个充满黏液的囊肿。
位于皮下组织
皮样囊肿:硬度及大小不定的皮下囊肿。

发病情况
各型皮肤囊肿的流行病学特点如下。
表皮样囊肿:任何人群均可发生,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毛鞘囊肿:少见,好发于60岁以上的女性。
粟丘疹:任何人群均可发生。
毳毛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多发性脂囊瘤:多半在20岁左右开始发生,也可出现于婴幼儿时期。
黏液样囊肿:多见于40~65岁女性。
皮样囊肿:少见,在出生或婴幼儿时期开始发生。

病因
致病原因
表皮样囊肿
多数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
少数为外伤将表皮植入真皮所致。外伤所致的表皮囊肿又称创伤性表皮囊肿,常发生于手掌和脚掌。
毛鞘囊肿
病因不明,多认为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皮样囊肿
胚胎闭合线上由分离的表皮细胞形成的囊肿。
粟丘疹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种。
原发型粟丘疹:由未发育的皮脂腺、脂肪代谢紊乱形成,或由皮肤调节能力偏低造成。皮损可自然消失。
继发型粟丘疹:可由以下情况引发。
皮肤磨削术后。
皮肤擦伤、搔抓、二度烧伤或X线照射后。
继发于某些皮肤病之后,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迟发性皮肤卟啉症、大疱性扁平苔藓、疱疹样皮炎、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毳毛囊肿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多发性脂囊瘤
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黏液样囊肿
病因不明。

症状
主要表现
表皮样囊肿
发病部位:好发于面、颈、躯干上部和外阴等部位。
皮损特点:常单发,表现为半球形隆起皮面的囊性肿物,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呈肤色或褐青色,部分中心有黑孔,可有豆腐渣样的内容物排出。
毛鞘囊肿
发病部位:90%以上发生于头皮,偶见面颈部、躯干和小腿。
皮损特点:一个或多个光滑而坚实的结节肿块,直径一般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可推动。
伴随症状:一般无明显疼痛、瘙痒等不适。
粟丘疹
发病部位:通常发生在面部尤其眼皮及眼部下方,也可出现在两侧面颊、额头及颞部(太阳穴附近),有时也可见于阴囊、阴茎、龟头及小阴唇等外生殖器部位。
皮损特点:白色或黄白色的坚实小丘疹,表面光滑,直径1~2毫米,不会红肿破溃,不扩大也不消失,没有自觉症状,挑破丘疹后可有皮样物质排出。
毳毛囊肿
发病部位:好发于胸部、四肢和躯干等部位。
皮损特点:淡黄色或红褐色小丘疹,直径1~2毫米,表面平滑,丘疹可群集或播散分布,有的丘疹表面结痂或呈脐凹状。
多发性脂囊瘤
发病部位:多半发生于前胸、背部、面部、四肢及阴囊等处,很少发生于头皮处。
皮损特点
多呈半球形囊肿,和上方的表皮黏连,由豆粒到指头或杏子大,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呈正常皮色、淡青或淡黄色。
发生于阴囊的皮损常为多个黄白色结节。
较大囊肿的质地较柔软。
黏液样囊肿
发病部位:通常发生于一个手指的背侧,甲根部位和末端关节面之间,偶然发生于足趾的背侧。
皮损特点
皮损为柔软的半球形结节,直径约1厘米,通常仅是1个,偶尔为2~3个。用手指触摸时有波动感,用注射器针头刺入后,能抽出甘油状透明液体。
表面皮肤完全正常,或是因长期压迫而变薄。
皮损可长期存在,一般不会自然消失。
皮样囊肿
发病部位:体表各处均可发生,但常见于头、面、颈、腹和背部的中线,尤以眼眶、眉部外侧、鼻梁及其周围和口腔底部常见。
皮损特点:常表现为出生时单个、质硬的皮下结节,呈半球状隆起,直径1~4厘米,不透明,呈皮色或蓝色。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如果继发感染,囊肿破溃流脓,甚至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伴有臭味。
头部皮样囊肿还可能附着于骨膜或侵蚀其下的颅骨。
鼻部皮样囊肿增大,可导致鼻骨损害。
皮样囊肿虽然非常罕见,但可发生恶变。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皮肤出现囊性肿物,建议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尽量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或肿物的?
皮疹或肿物发生的部位有哪些?单侧还是双侧?单发还是多发?
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
皮疹或肿物持续多长时间?能不能自行缓解?
皮疹或肿物有没有发展变化,比如凹陷、破溃或迅速增大等?
病史清单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近期是否有皮肤创伤?
检查清单
皮肤组织病理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部分有皮肤囊肿家族史或皮肤外伤史。
临床表现
皮损为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7厘米不等,囊肿组织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
组织病理学检查
需要进行疾病鉴别时,还要进行皮肤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病理结果
表皮囊肿:囊壁有颗粒层细胞,囊内角化物为网篮状。
毛根鞘囊肿:囊壁最外层为栅状排列的基底样细胞;近囊腔的细胞体积较大,有丰富淡染的胞质,无颗粒层,角化。
粟丘疹:组织病理与表皮囊肿结构相同,但体积很小,位于真皮浅中层。
毳毛囊肿:真皮层中部存在囊性结构,衬有鳞状上皮,囊内含有层状角质物质和许多毳毛。
多发性脂囊瘤:囊肿壁内或其附近常有扁平的皮脂腺小叶。囊肿腔内主要是嗜酸性染色均匀的无定形皮脂,可有少许角质细胞及成团细毛。
黏液样囊肿:在皮损早期,真皮内有大量黏蛋白所致的空隙,黏蛋白汇聚成囊腔,成为真皮及皮下组织一个充满黏液的囊肿,囊肿壁由结缔组织构成。
皮样囊肿: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肿内容物为稀疏排列的角质层,内含毛发。

鉴别诊断
粉刺
相似点:白色或黄白色的坚实小丘疹。
不同点:主要是与粟丘疹相鉴别。区别在于粉刺是用手可以很轻松地挤压出来的,但是粟丘疹被角质覆盖,比较顽固,很难被挤压出来。
汗管瘤
相似点:好发于眼部,在眼周出现小丘疹。
不同点
主要是与粟丘疹相鉴别,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粟丘疹是形状规则的圆粒形,体积较小,呈米白色或浅黄色。
汗管瘤形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颜色与肤色相近或呈淡褐色。

治疗
皮肤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囊肿可自愈,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皮肤囊肿影响美观或囊肿迅速增大,可采取手术治疗。
采用外科手术彻底切除仍是目前主要的根治方法,目前还没有口服和外用药物能彻底治疗皮肤囊肿。
手术治疗
囊肿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或切开囊肿挤出囊内容物和去除囊壁。
继发感染的表皮样囊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如果未能去除完整的囊壁,囊肿可能复发。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外用维A酸对于治疗粟丘疹也可能有效。
如果继发感染,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使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夫西地酸软膏。
口服药物
如果感染较重时可能需要加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经常出现感染者,可以在感染控制后择期手术治疗。
注射药物
黏液样囊肿的皮损和附近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界限,常难彻底切除且极易复发。
可使用注射器抽出黏液,然后注入透明质酸酶注射液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含氢化可的松或醋酸曲安西龙的混悬剂),随即用绷带包扎两周。

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适用于无合并感染的囊肿。包括CO₂激光治疗、电灼治疗,其操作简单,几乎不留瘢痕,复发率低。
针挑法:粟丘疹发生于面部而影响美观时可用针尖挑破表皮,挑出坚硬的角质粒状物。

预后
治愈情况
经过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痊愈,部分可能会复发。
表皮样囊肿:通过手术切除可治愈。
粟丘疹:原发型粟丘疹可自然消失。继发型粟丘疹可持续数年,可能自愈或反复发生。
毳毛囊肿:可能在数年内缓慢消退。
黏液样囊肿:囊肿可长期存在,但也可能自然痊愈。

危害性
皮损囊肿如果发生于暴露处皮肤如面部,可影响外貌美观。
囊肿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正常饮食即可,但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低盐低油。
多补充优质蛋白,如豆浆、豆腐、奶类、鸡蛋、瘦肉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麻椒、咖啡、可乐、茶等。
少食用煎炸、烧烤、油腻、生冷食物,如油条、炸鸡、雪糕等。
戒酒。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卫生,不要经常用手去摩擦或者挤捏囊肿。
洗脸时避免用力摩擦,不宜过度清洗,可以使用温和的洗护用品,注意润肤,减少对患处皮肤的刺激,防止新损害发生。
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换药,不能沾水。伤口一般在1~2周即可恢复。
生活管理
部分囊肿病程较长,但总体预后较好,多可治愈,患者要保持平和心态。
囊肿较小或数量少的患者,日常要留心观察囊肿情况,如果出现囊肿不断增大或增多,甚至伴有疼痛、红肿、破溃等表现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治疗。

预防
皮肤囊肿病因复杂,部分病因不明或与遗传有关,暂无有效预防方法。以下方法对于预防部分皮肤囊肿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帮助。
保持皮肤清洁,正确合理使用护肤产品。选择对皮肤刺激较弱、适合自己年龄的护肤品。
饮食习惯方面,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
注意日常防护,避免皮肤擦伤、划伤、烫伤或晒伤等。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