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1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泌尿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附睾是由许多曲折、细小管道构成的男性生殖器官之一,位于阴囊内

附睾是贮存精子和给精子提高营养的场所

附睾受损可造成不育

位置

附睾与睾丸一同被阴囊包裹,位于阴囊内,并紧贴睾丸上端和后缘。

附睾由睾丸输出小管和迁曲的附睾管组成,分为上端膨大的附睾头、中部的附睾体和下端的附睾尾。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盘曲形成附睾头,而后汇合成一条附睾管,迁曲盘回形成附睾体和尾,附睾尾向后上弯曲移行为输精管。附睾管腔面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皮外侧有薄层平滑肌围绕。

附睾是贮存精子的场所,还可分泌附睾液营养精子。

贮存精子

睾丸产生精子,先贮存在附睾内,当射精时肌层产生蠕动性收缩,将精子向尾部推动,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出体外。

分泌附睾液

附睾除暂时储存精子外,还可分泌附睾液,起到营养精子的作用,可以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

附睾的饮食养护需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高盐、高糖食物,少喝碳酸饮料、含酒精饮品等,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附睾无特殊运动养护需求,可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如慢跑、体操、游泳、跳舞等,并注意避免久坐久站,学习工作中适当休息,饭后避免剧烈运动。

附睾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定期检查等,对附睾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附睾疾病的发生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澡、勤换洗内衣裤,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裤,并注意性生活时做好保护措施,建议使用避孕套,避免发生高危性行为。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养,以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睡眠时间要至少保证6小时,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检查:注意自己是否有附睾异常的症状,男性可经常做阴囊部位的自我检查,并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

健康表现

附睾为男性体内重要的贮存精子的器官,还具有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的功能,当出现附睾疾病时,其形态、质地、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附睾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附睾和不健康附睾的区别。

附睾形态

1、正常附睾

附睾呈新月形,上端附睾头较为膨大,中部附睾体和下端附睾尾收尖,为长约6m的附睾管屈曲盘绕而成,左右各有一只,一共两只附睾。

2、异常附睾

附睾发育畸形

可见附睾呈长袢状,与睾丸大小比较明显变长,或者表现为附睾缺如,有节段性闭锁等情况。

急性附睾炎

可见附睾弥漫均匀性增大,也可局限性增大,彩超表现:其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

慢性睾丸炎

多由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形成,可见附睾较硬,呈结节状,显微镜检查可见附睾组织纤维增生,有大量瘢痕组织,附睾小管阻塞,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附睾结核

表现为附睾质地稍硬,输精管增粗并可触及串珠状结节,尿液镜检有白细胞、红细胞,附睾超声检查会出现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灶。

附睾肿瘤

附睾可发生NKT细胞淋巴瘤,附睾会出现凝固性坏死和混合炎细胞浸润,肿瘤性淋巴细胞散布或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胞核形态不规则,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或有1-2个小核仁。瘤细胞可浸润血管壁内而致血管腔狭窄、栓塞或坏死,还可见大量的反应性炎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附睾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或附睾肿大,也可出现尿频、不育以及其他压迫表现。

疼痛

附睾病变一般会引起阴囊疼痛,如附睾附属物扭转以及感染,会引起阴囊局部水肿和剧烈疼痛、压痛,可发生在双侧,也可发生在单侧,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

尿频

如果附睾因为炎症刺激发生炎性水肿,可造成膀胱刺激引起尿频,患者感到有尿意的次数明显增加,严重时几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尿量仅几毫升。

附睾肿大

如果附睾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出现急性附睾炎,可出现附睾肿大、红肿表现,同时有突然出现明显的高热,阴囊皮肤部位也可以出现发红、发热表现。

不育

附睾是贮存精子的场所,当附睾出现炎症、畸形或占位性病变,会对精子的排出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男子出现不育情况。

其他压迫症状

当附睾出现肿瘤时,随着肿物发展,可压迫周围血管和神经及其他组织,会出现局部肿大、轻微疼痛的症状。

附睾可能会出现附睾发育畸形、附睾炎、附睾结核、附睾肿瘤等疾病,而影响附睾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不洁性行为

不洁的性行为可能会导致附睾疾病,尤其是附睾炎常由性传播疾病导致,性行为时未戴安全套等保护措施,与多人发生性关系,性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都会增加罹患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从而可能影响到附睾的健康。

感染因素

如果进行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感染控制不及时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可以引起附睾炎症。

创伤

若局部受到创伤,或机体出现较大创伤,易受病原菌感染,若出现血行播散,可能导致附睾炎症。

遗传因素

附睾疾病中尤其附睾发育畸形疾病存在明显的遗传因素,如真两性畸形多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可能受遗传的影响,在真两性畸形患者中,多可发现有家族聚集的现象。附睾肿瘤病因不明,但也有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可能。

药物因素

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从而使泌尿系统炎症更容易播散引发附睾炎、附睾结核等疾病,从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附睾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局部症状观察来进行自测,具体如下:

阴囊部位视诊

可对阴囊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肿大、皮肤发红等异常改变,若有肿大可能是阴囊内附睾或睾丸出现异常引起,需及时就诊明确原因。

附睾触诊

可对附睾进行触诊,判断是否有质地变硬、是否有肿块、是否有积液等,若有异常需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炎症、结核病变、肿瘤生长等,及时干预。

附睾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体格检查

附睾疾病主要需对阴囊进行视诊及触诊。通过视诊观察阴囊皮肤有无红肿、增厚。通过触诊检查附睾及索状结构,注意其大小、质地、形状及有无异常肿块。若有肿块应进行透照试验,即将手电筒光源放置在肿物后方,可在暗室内进行。如透照出红光提示肿块为囊性、充满液体,而不能透照出红光提示为实性肿块。

实验室检查

尿检

主要是尿常规检查及尿培养,多用于附睾炎、附睾结核等疾病的检查,可在尿液中查找白细胞数目、抗酸杆菌或做结核杆菌培养等进行病因诊断。

血液检查

主要是血常规检查,当患有附睾炎时,若出现血行播散,可在血常规中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有炎症感染。

病理活检

主要用于附睾有异常肿物,怀疑为附睾肿瘤时,需将局部肿物切取或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判断肿物性质和分化程度。

影像学检查

CT、核磁共振

可检查附睾的质地及是否有异常肿物及其侵犯范围等,可帮助判断肿物附睾炎、附睾结核、附睾肿瘤等,还可观察附睾正常形态是否有异常,以查看是否出现畸形。

阴囊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显示出液体及实体组织和固体物质,对阴囊行超声检查能够明确附睾的大小、功能状态、形态是否正常,了解附睾及睾丸的位置关系是否症状,内部组织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异常肿物,可辅助附睾肿瘤的诊断。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