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1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胰是人体第二大腺体

属于消化系统附属腺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

具有分泌胰岛素和胰液等功能

位置

胰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在第1、2腰椎水平高度,横卧于腹后壁,前面被覆腹膜,为腹膜外位器官。胰全长为14-20cm,呈狭长的三棱形,位于胃的后方。

胰可分为头、体、尾三部,之间无明显界限。胰头为右侧膨大部,被十二指肠所环抱;胰体是胰的中间大部分;胰尾是左端狭细部,抵达脾门后下方,末端与脾门相接。胰管位于胰实质内偏后方,与胰的长轴平行,从胰尾经胰体走向胰头,沿途汇集各小叶间导管,最后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有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功能。胰的内分泌部即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血糖的代谢。

外分泌功能

胰可以分泌胰液,胰液内含有能够分解糖分、蛋白质、脂质的酶,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所以胰液的分泌属于外分泌功能。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麦芽糖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胰淀粉酶可以将糖类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酶可以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胰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肽,脂肪酶可以将脂质分解成脂肪酸。所以胰液中的消化酶可以分解三大营养素。

内分泌功能

胰可以分泌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可直接进入血液,属于内分泌功能。胰脏中的内分泌部零星存在于外分泌部中,就像是大海里的小岛一样,所以被称为“胰岛”。胰脏中的内分泌部仅占5%左右,但胰岛的数量却达100万个以上,胰的作用非常重要。

胰内分泌腺功能

A细胞

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够将肝脏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将人体内的氨基酸与脂肪制造成葡萄糖,提升血液中的糖分含量。

B细胞

分泌胰岛素,可以将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或肝脏中,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D细胞

分泌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可以通过胰岛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往全身各部位。

PP细胞

可分泌胰多肽,能够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胰的健康与饮食有关,饮食不当容易引起胰腺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积极做好胰的饮食养护。

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使胰脏得到充分休息。

应当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

减少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应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西兰花。

胰可以通过规律运动的方法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有效锻炼胰腺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健美操等,如果患者身体条件允许,还可以广泛选择运动方式。但运动的具体方式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保证适度运动,以不感疲劳为宜。

胰的日常养护较为重要,生活中应注意戒烟戒酒、合理用药、放松心情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胰的健康有益。

首先应当注意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中的乙醇和焦油,可以直接刺激胰液分泌,当胰管流出道不能充分引流大量胰液时,胰管内压升高,可引发腺泡细胞损伤,影响胰腺健康。

避免应用磺胺类、呋塞米、甲硝唑、红霉素等药物,必须用药时应严格遵医嘱,且做好定期复查。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避免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刺激,以免影响胰腺健康。

胰是人体第二大腺体,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功能,当胰出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我们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胰的形态对比一下健康胰和不健康胰有哪些区别。

胰的形态

1、正常胰脏

胰在胃底部,呈窄长而弯曲的带状,边缘整齐、形态规则,其质柔软,且呈灰红色。

2、异常胰脏

当胰受损时,会引起纤维化、水肿等结构变化,其质地也会出现变化。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坏死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间质充血,水肿。坏死型急性胰腺炎可出现大量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坏死,伴周围大量血性渗出液。

慢性胰腺炎:胰腺边缘轮廓线多呈高低不平,不光滑,胰腺内部可出现胰管扩张。

胰腺癌

弥漫性胰腺癌:胰腺形态失常,胰腺边缘轮廓线高低不平,不规则呈浸润状。胰腺内可探及血管迂曲扩张,色彩丰富。

胰头癌:胰头局限性增大,失去常态。常有胆道系统扩张、胰管扩张,胰头部主胰管截断或被挤压推移,其后方门静脉、下腔静脉受压被推移。

胰脏受损后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具体如下:

黄疸

胰病变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变黄,小便深黄,大便呈陶土色,并伴皮肤瘙痒,呈进行性加重。且进行性无痛性黄疸是胰腺癌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

腹痛

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痛为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可蔓延到后背,饱食、食入高脂肪食物或饮酒后疼痛加剧。疼痛位置与病变部位有关,胰头部以右上腹为主,向右肩部放射;胰体部以上腹部正中为主;胰体尾部以左上腹为主,向左肩部放射;累及全胰呈腰带状疼痛,向腰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

症状较轻者可呕吐出食物残渣或胆汁。若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进入肠麻痹,呕吐物为褐色液体或呈粪样,可伴有上腹饱胀、嗳气。

脱水

脱水主要因肠麻痹、呕吐所致,如重型胰腺炎,在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休克

患者常感到烦燥不安,皮肤呈大理石样斑状青紫、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率增速。腹痛伴休克而无明显可见的脱水或出血,亦是严重急性胰腺炎的特点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

发热

若胰脏发生感染,可出现发热,严重者表现为寒颤、高热,体温在39-40℃持续不退。

血糖升高

胰脏疾病可导致胰脏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血糖稳定。

胰脏受损后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而影响胰脏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胆道系统疾病

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可引起胰脏病变。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可引起脂肪栓塞胰腺血管,导致胰液排泄困难,进而引发胰脏疾病。

不良习惯

如酗酒、暴饮暴食可导致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可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导致胰腺泡破裂,最终可引起胰脏疾病。

遗传因素

胰脏病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如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部分胰腺癌病人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患的病人,可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胰脏是否健康,看通过观察自己平时有无腹胀、腹痛症状判断。若考虑是由于胰腺炎导致,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胰脏疾病易和胃部疾病相混淆,但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高热、黄疸,则怀疑为胰腺疾病所致。

另外,也要注意自身有无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或腹部扪及无痛性不明原因的包块或肿物,应警惕肿瘤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明确病因。

胰脏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体格检查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比较深而柔软,一般不会触及。胰脏疾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采用叩诊、触诊、听诊等方法,来确定有无腹肌紧张、反跳痛、压痛,以及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是否有移动性浊音,或扪及有明显的腹部肿物。另外,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黄疸。

实验室检查

胰腺穿刺细胞学检查

如胰腺肿大或胰腺肿瘤,经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可经B超引导下或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胰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胰淀粉酶测定

胰发生病理性改变后,部分胰淀粉酶会出胰腺组织溢出,并快速进入人体血液、泌尿等其他系统组织,造成患者血清、尿液等体液中胰淀粉酶含量异常升高的症状,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对胰腺组织进行观察,若其发生炎症或肿瘤病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胰腺轮廓肿大、组织渗液等病理现象。

CT检查

通过对胰腺部位进行CT平扫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病变组织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可以对胰腺肿瘤组织部位、大小、形状等病症信息进行初步确诊。

核磁共振检查

准确率较高,能够观察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也可用于实质性肿瘤的定位和分期诊断。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