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遗尿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16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之前已经有长达6个月或更长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
症状是无论是在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尿床
由某些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采取病因治疗、基础治疗等

定义
继发性遗尿症是遗尿症的一种类型,是指之前已经有长达6个月或更长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
本病一般继发于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脊柱裂、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尿道畸形、神经性膀胱、便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也可由某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流行病学
继发性遗尿症占儿童遗尿症的比例不到10%,由多种病因引起,目前尚缺乏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

病因
致病原因
精神心理因素:如应激性事件,多为家庭变故,如目前较多见的二胎的出生等。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时会诱发遗尿。
尿路梗阻:有尿路梗阻的常常会伴有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遗尿。
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膀胱外翻、异位输尿管开口、尿道下裂、尿道口狭窄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骶尾骨发育不良或脊髓脊膜膨出。
其他:如潜在躯体性疾病(如镰状细胞病、癫痫发作、尿崩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糖尿病、大便失禁或便秘、慢性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蛲虫病、焦虑症等都会有遗尿现象。

症状
继发性遗尿症的症状与原发病有关,除有遗尿外,还可能有其他症状。
主要症状
不自主排尿,白天夜晚均可出现,以夜间居多。
睡眠过沉,很难被叫醒。

其他症状
尿路感染常常伴有尿道刺激症状,如尿痛、尿急、尿频等。
包茎、尿道下裂、异位尿道开口等可有尿失禁(无法控制排尿)。
尿路梗阻可见尿流变细,出现滴尿。

并发症
继发性遗尿症的并发症与其原发疾病有关,其中与遗尿症有关的并发症有皮疹。尿液浸湿衣物、床单或被褥,如果没有及时更换,长期穿着潮湿衣服或使用潮湿的被褥可能引起皮疹。

就医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儿童5岁以后还在尿床,或既往出现尿床症状改善后再次出现,甚至伴有尿急、尿频、尿失禁等表现,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综合医院的儿科,儿童专科医院的肾内科、泌尿外科或遗尿专科。
经检查,明确病因后,也可到相关科室就诊。
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可以到泌尿外科就诊。
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可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由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的,可以到内分泌科就诊。
由心理因素,或精神疾病引起的,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诊准备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医前需要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异地就医的患者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遗尿的症状?
多久会出现一次尿床?
遗尿频繁吗?什么时候会加重?
白天有没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症状?
晚上睡眠如何?
父母得过遗尿症吗?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有没有进行过排尿训练?
吃过什么药?有没有药物过敏?
最近家里有什么特殊事情发生吗?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遗尿?
可以治好吗?
需要做什么检查?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会遗传吗?
如何治疗?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日常饮食饮水习惯、排尿排便习惯、尿床的特点等。如果有记录下患儿的排尿日记,包括饮水量、每次尿量、夜间总尿量、作息时间等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病史。
家族中是否有成员得过遗尿症。
家里近期有特殊事情发生。
临床表现
症状:不自主排尿、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血压、体重及身高等。
外生殖器检查:有无尿道下裂、包茎等。
腰骶椎检查:有无皮肤凹陷、多毛、骶骨发育不良等。
腹部检查:是否有大便残留在体内,或膀胱是否充盈。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四肢的协调能力是否正常。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生化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糖尿病、肾脏疾病、尿崩症、泌尿系感染等。
影像学检查
腹部和盆腔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膀胱壁厚度、残余尿量、最大储尿量和直肠粪块。
脊髓磁共振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脊髓及神经病变。
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对诊断有显著白天排尿症状和反复泌尿系感染有帮助。
尿动力学检查
常规测量残余尿量和尿流量。
如果残余尿>20毫升,表示膀胱排空不全,可能提示非单症状性夜间遗尿。
其他检查
对可能引起遗尿的潜在诱因进行检查,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通过睡眠呼吸监测诊断。

诊断依据
无论是自愈或者经过治疗,只要曾经有过连续6个月的不尿床期,后又出现遗尿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继发性遗尿症。

鉴别诊断
原发性遗尿症
相同点:都有夜间遗尿症状。
不同点:继发性遗尿症可由某些器质性疾病或应激性事件引起,并且曾经有过连续6个月的不尿床期,后又出现遗尿症状;而原发性遗尿症是自幼遗尿,没有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也没有器质性疾病。

治疗
病因治疗
应激事件:积极消除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尿路感染: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膀胱外翻、异位输尿管开口、尿道下裂等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尿路梗阻:需要根据梗阻的部位、性质及双侧肾的情况来决定治疗,单纯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做狭窄段切除吻合。情况危急或是梗阻的原因不能解除,需要尿液引流,如肾造瘘、输尿管造口和膀胱造口等。
尿崩症:及时纠正高钠血症,积极治疗高渗性脑病,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采取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和手术治疗等。

基础治疗
作息饮食调节
作息时间规律,早睡早起。
白天正常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睡前排空膀胱,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和饮水。
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晚餐要定时定点,不宜过早或过晚,且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
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
培养儿童正确规范的如厕习惯。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良好排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对伴有便秘的患儿要积极治疗便秘。
膀胱功能训练
排尿中断训练
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反复训练有助于锻炼盆底肌肉,提高控制排尿的能力。
憋尿训练
膀胱容量小的儿童适当进行有计划的憋尿训练有一定的好处。白天让儿童有尿意时尽量憋住,每天训练1~2次,可以使膀胱扩张,增加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夜间排尿次数。
觉醒训练
家长要根据以往儿童尿床的时间规律,在即将尿床前叫醒儿童,让其在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
不要随意、多次的叫醒儿童排尿。
排尿日记
如果在第一次就诊时,没有给医生提供患儿的排尿日记,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记录,在下次就诊时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具体病情。
记录内容:白天夜晚饮水时间、饮水量和排尿时间、排尿量,有无尿急、尿失禁、便秘等症状等。
记录时长:学龄期儿童需连续记录1周尿床情况(包含晨起首次排尿量)和2天(周末)白天排尿日记。
辅助工具:使用排尿日记表,需要应用电子秤、量杯、尿不湿等辅助工具。

遗尿报警器唤醒治疗
作用
遗尿报警器唤醒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夜晚睡眠中发生遗尿时感应器会报警唤醒儿童,反复训练以期最终能使其感受到尿意而醒来排尿。
适应证
每周尿床≥2次,每晚遗尿不超过2次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
禁忌证
每周尿床<2次。
儿童或家长不太愿意使用遗尿报警器。
家长期望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家长对尿床持消极态度或责备儿童。
使用方法
如果尿床开始的时候儿童不能被铃声或震动唤醒,则需要儿童的监护人将其唤醒,让儿童在清醒的状态下排尿,逐渐建立起膀胱充盈和大脑觉醒之间的联系,渐渐地儿童在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己起床排尿。
疗程
需要连续使用2~3个月,或使用到连续14天不尿床。
有效率
通常需连续使用8周或更长时间起效,治愈率为30%~87%,复发率为4%~55%。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治疗孩子的遗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由某些应激事件引起的遗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归属感。
在医师和家长帮助下使孩子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参与治疗。
夜间尿床不是儿童的错,家长不要指责儿童,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要鼓励帮助儿童,教孩子学会勇敢,不要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鼓励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预后
治愈情况
继发性遗尿症能否治愈与引起遗尿的疾病有关,原发病如果能治愈,遗尿症状也可缓解。

危害性
尿液浸湿衣物和床单被褥,会产生难闻的气味。穿着潮湿衣服或使用潮湿的被褥,可能会引起皮疹等。
儿童可能会因为尿床,产生自卑、自责和内疚的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护理
调整饮水规律:如在上午9点左右的时间进行充分、大量地饮水,下午3点左右适量饮水,从傍晚6点开始要限制儿童的饮水量,晚上睡觉之前3小时左右时不再饮水。
晚餐饮食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最好避免吃流质食物。
饭后水果尽量不要选择西瓜、橘子、梨和其他富含水分较多的水果。
避免摄入咖啡、茶、巧克力等饮料和食物。
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量高的食品。含糖量高的食品也有利尿的作用。
皮肤护理
发现尿床后,要及时清洗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衣服和被褥,尽量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布料。
心理护理
家长对待儿童,一定要耐心、温柔,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不要让孩子有心理负担。
生活护理
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保持固定睡眠时间。
晚饭后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复诊
按照医嘱定期复诊,需要携带个人病历和检查报告单等。
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白天过度劳累。
晚餐不宜过咸,晚上尽量少喝水和饮料。
家长要多关心儿童,培养其自信、乐观心态。

参考文献

[1]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下册[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廖清奎.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
王临虹.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妇幼保健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

[5]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和泌尿外科学组. 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1):1615-1620.

[6]
袁慧,丁桂霞. 儿童遗尿症诊治进展[J]. 医学综述,2019,25(9):1776-1781.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