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平滑肌瘤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6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起源于膀胱壁由成熟平滑肌细胞所构成的良性间叶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0.5%。是最常见的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多好发于子宫、胃肠道、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发生于尿路系统的平滑肌瘤罕见,1974年Farman等总结7784例平滑肌瘤,95%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仅5例发生在膀胱。
根据肿瘤部位与膀胱壁的关系将膀胱平滑肌瘤分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间和膀胱浆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为常见,约占63%,其次为膀胱浆膜下型,约占30%,膀胱壁间型占7%。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膀胱黏膜下型平滑肌瘤有时可形成似带蒂的膀胱肿瘤。肿瘤常在膀胱后壁,有完整的包膜,肿瘤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平均直径约为6cm左右,多为单发。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梭形,胞质丰富,边界清楚,有纵行的肌原纤维,染色呈深粉色,胞核棒状,两端钝,无间变,无核分裂,瘤细胞聚集成束,成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在平滑肌纤维间有时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
发病年龄分布广泛,高发年龄为30~40岁。好发于女性,约为男性的4倍。
病因
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因素、炎症刺激或胚原性因素等有关。
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尿路梗阻症状、膀胱刺激症状、腹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有关。黏膜下型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或位于尿道内口附近时,可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可因肿瘤阻塞尿道或从尿道脱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壁间型肿瘤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时突入膀胱腔亦可致血尿、尿频或排尿困难。浆膜下型肿瘤常无症状。
检查
B超和CT/MRI结合膀胱镜检查是术前诊断膀胱平滑肌瘤的主要手段。
B超检查显示肿瘤多表现为界清、均一的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表面膀胱黏膜为强回声。CT一般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0Hu左右,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MRI检查膀胱平滑肌瘤的特点是瘤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规则,少数呈分叶状,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侵袭表现。肿瘤T2WI呈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与盆壁肌肉信号基本一致。增强后有较为均匀一致不同程度度强化。
膀胱镜检查可见被覆正常膀胱黏膜的膀胱壁内肿块,但当肿瘤表面黏膜形成溃疡或糜烂时,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可以帮助明确诊断。确诊需术后病理检查。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B超和CT/MRI结合膀胱镜检查、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治疗
对较小、无症状的平滑肌瘤患者可暂不手术,严密随访。由于膀胱平滑肌瘤一般有包膜,膀胱部分切除术、肿瘤剜除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常用的术式。肿瘤剜除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较大的广基肿瘤。TURBt一般适合于较小或有蒂的肿瘤。膀胱平滑肌瘤术后预后良好。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