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胆道蛔虫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22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胆道蛔虫症是人类尤其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在农村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肠蛔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消耗人体的营养,并妨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腹痛等症。
蛔虫习性喜钻孔和扭结成团,并能产生一种致肠痉挛的物质以及从肠内带来感染,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如蛔虫性肠梗阻,肝脓肿,肠穿孔等。
病因
1.机体肠功能紊乱导致此症状发生,如发热、腹泻,肠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促使蛔虫活动增强。
2.驱虫药不足,激惹蛔虫活动增强。药物或饮食改变了肠腔内酸碱度,蛔虫厌酸喜碱,低酸可促使蛔虫逆行向上,小儿肠道内常有蛔虫寄生,但一般不出现症状。
当饥饿,高热,胃肠道术后或服用驱虫药剂量不当后,改变了机体的正常环境,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在环境改变,加上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蛔虫就可以窜到十二指肠,当胆道下端Oddi括约肌松弛,功能不全,胆道扩张,嗜碱性的蛔虫容易钻入胆道,蛔虫进入胆道后的机械性刺激使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也带来了胆道感染。
症状
本病发作突然,患儿感到上腹部剑突右下方有剧烈疼痛,使之屈膝弯背,手捧腹部,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冷厥。这种疼痛通常称“绞痛”。其发作是阵发性的,在两次发作期间,症状完全缓解。在剧烈绞痛发作时,自觉有物向上“钻顶”,这是胆道蛔虫病的特有症状。此外,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胆汁,有时可吐出蛔虫。
检查时可发现绞痛与上腹部体征不成正比:即绞痛发作时,腹部柔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只剑突下有压痛。如出现发热、寒战、黄疸及腹肌紧张时,可能有继发胆道感染、肝脓肿合并症。
检查
1.B型超声波
波型反射有与胆总管平行的蛔虫阴影。
2.X线检查
静脉胆道造影。根据造影剂显示能见到与总胆管平行的蛔虫虫体。
3.实验室检查
大便能找到虫卵,血红蛋白偏低。
诊断
1.临床特点:有便虫或吐虫史,有服驱虫药史,阵发性剧烈上腹疼痛及剑突右侧压痛点。
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十二指肠引流,引流液可有蛔虫卵,根据以上可做出诊断。
治疗
1.服驱虫净或驱蛔灵、肠虫清。
2.服阿司匹林(如有溃疡病者慎用或不用)。
3.可选用杜冷丁、氯丙嗪、阿托品肌肉注射以解痉止痛。
4.控制胆道感染:常用抗生素为青霉素或链霉素。
5.手术治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切开胆总管取虫。
(1)有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胆道内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等。
(2)内科治疗无效或虽然症状消失,但在短期内仍多次复发者。
预防
1.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的水果蔬菜,避免蛔虫感染。
2.口服驱虫药时,一定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好用药量(肠虫清除外)。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