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4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人淹没于水中而引起窒息性缺氧的过程
游泳意外、不会游泳者落水
呛咳、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心跳停止
现场救援、心肺复苏、对症治疗

定义
淹溺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后,呼吸道及肺泡被液体堵塞,或因受到强烈刺激,引起喉、气管反射性痉挛,从而发生窒息性缺氧的过程,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呼吸、心脏骤停而死亡[1]

发病情况
据WHO报道,全球每年有372 000人死于溺水,平均每天每小时死亡42人,其中91%溺水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半数以上死者不足25岁,5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淹溺致死约有57000人[3]
在我国,1~14岁儿童的溺水死亡率高达10.28/10万,一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三大死因之一。
男性淹溺约为女性的3倍,5岁以下人群多见[2-3]

病因
致病原因游泳意外
各种游泳意外
初学游泳者,游泳中换气过度,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足抽搐而发生淹溺[4-5]
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导致腿抽筋而发生淹溺。
游泳前喝酒、过度劳累或服用损害脑功能药物,均有可能发生淹溺。
对水域不熟悉,遭暗流或漩涡冲走。
不会游泳者落水
河流、池塘等没有安装安全防护或警示牌,儿童玩耍时误入危险水域。
不会游泳的人,未穿戴救生衣,不慎落入深水处。
不会游泳的人,在浅水处滑倒失去平衡,也可能发生淹溺。
其他情况
潜在性身体疾病(如心肌梗死、低血糖等)在水中发作,未被他人发现或无力及时出水。
不慎跌入粪池、古井、污水池、化学物质储存池,造成淹溺及全身损伤、中毒等。
也可见于跳水损伤、潜水意外、交通事故、投水自杀等情况。

发病机制
人体淹没于水中,机体本能地出现反射性屏气和挣扎,避免水进入呼吸道。
不久,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堵塞呼吸道,阻滞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症状
主要症状
轻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视觉障碍、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表现为全身发绀、意识丧失、心脏骤停。

并发症
肺部感染
因吸入引起的肺炎,污染的水源可能存在大量微生物,因此肺损伤可能是物理性、生物性的共同作用。
表现为发热、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脑水肿
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和意识改变。表现为头痛、头晕、躁动不安、嗜睡、昏迷等。
急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少尿、水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溶血
难以纠正的溶血性贫血,表现为皮肤苍白、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嗜睡、血尿、黄疸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皮肤黏膜出血点、穿刺部位止血困难等。实验室检查所见血小板下降、难以纠正的凝血异常为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发现淹溺者,有条件应立即通知附近救生员,或拨打119进行救援,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淹溺者获救后,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淹溺者的陪同人员建议详细介绍淹溺发生的时间、水源、现场施救情况以及淹溺者的症状,以利于医生后续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淹溺者被救后是否神志不清?
淹溺者被救后是否发生过呼吸、心跳停止?
病史清单
淹溺发生了多长时间?
淹溺地点在哪里?
水源情况如何?
淹溺者是否已实施过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持续时间?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溺水发生史。
临床表现
症状
淹溺时间短者,意识清楚;时间长者,意识昏迷或模糊。
体征
皮肤发绀,颜面青紫、肿胀。
球结膜充血[6]
口鼻充满泡沫状液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血液稀释、溶血者可能出现贫血表现。
肾功能及电解质:血钾升高、肾功能损伤。
血气分析:氧分压、电解质、酸碱度以明确严重程度。
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肺CT/X线:了解是否存在肺水肿征象。
头CT:明确是否有脑水肿。
颈部X线:是否有颈椎损伤。

鉴别诊断
淹溺一般有明确现场证据或证人,无需鉴别诊断。
对于没有目击的淹溺合并意识丧失患者,要鉴别是淹溺导致的意识丧失、心脏骤停,还是谋杀、中毒、心脏骤停、低血糖昏迷等情况,诱发意识丧失之后发生的淹溺。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供氧,复温,积极治疗并发症。
现场急救
自救
水中自救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重物。
身体沉入水中时,可采取以下动作: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侧类似鸟类飞翔动作,顺势向下划水,同时双脚类似爬楼梯动作,用力交替向下蹬水[5]
身体上浮时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一经露出水面,立即呼吸。
此时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同时大声呼救。
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
下肢抽筋自救
小腿或足趾:身体呈仰卧姿势,用手紧握患肢足趾并用力向上拉,使发生抽筋的下肢伸直,并用另侧下肢踩水,另侧上肢划水,帮助身体上浮[7]
大腿:弯曲抽筋的大腿,使其与身体呈直角并同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双手抱小腿,用力使其贴服大腿上并做震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8]
第一目击者救援
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首先呼叫周围群众的援助;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9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现场救援首先确保环境安全及自身安全,比如泳池溺水者是否触电可能。
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淹溺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
不推荐非专业人员下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不推荐头扎水跳水[4]
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
淹溺者救上岸后,应置于平卧位,采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
如果口咽内有异物(泥沙、水草或呕吐物),及时清理。
用5~10秒观察胸廓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9]
人工通气
口对口呼吸操作方法:开放气道的同时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施救者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给予2次人工呼吸,耗时不超过10秒,并观察对通气是否有反应。当淹溺者意识丧失或对呼唤无反应、没有正常呼吸、触摸颈动脉没有搏动,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胸外按压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
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以手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身体稍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但手掌不离开胸壁。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与通气比为30:2[5,9]
早期除颤
若急救人员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到达现场,应尽快使用AED。
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

院内处理
患者神志清楚,无缺氧及其他不适,留院观察,做一般处理,有症状者应进行心电监护,对症治疗。
供氧
清醒患者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严重或进行性呼吸窘迫、缺乏气道反射保护、合并头胸部损伤的患者应行气管内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
复温
体温过低者,可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使中心体温至少达到30℃~35℃。
并发症处理
早期应用脱水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防治肺水肿、脑水肿。
根据血气分析pH值纠正酸中毒,一般应用碳酸氢钠。
血浓缩及血容量减少者,可输5%葡萄糖或血浆加以纠正。如溶血明显,则宜输血。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

预后
治愈情况
80%~90%淹溺者,经治疗后存活而无后遗症[5]
10%~20%淹溺者遗留不同程度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锥体外系综合征、外周神经或肌肉损伤。

预后因素
决定预后的因素包括淹溺的时间、水温、溺水者年龄及复苏抢救的速度。
其中淹溺时间为主要因素,小于5分钟预后较好,而大于25分钟致死概率高[6]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患者在恢复期时,饮食以清淡为宜,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患者完全恢复后,可正常饮食,均衡膳食营养。
生活管理
患者清醒后应静卧休息,家属护理时可做些按摩动作,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的恢复。
病情好转后,适当活动或锻炼。
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走出淹溺的恐惧阴影。
患者完全恢复后可正常学习或工作,防止受凉,预防感冒。

病情监测
患者出院回家后,主要观察有无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的征象[6],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到门诊复查。

预防
家长监管到位,不让孩子到危险水域玩耍。
孩子游泳、水上乐园玩耍时,应处于家长的视线范围之内[10]
过饱、空腹、服药后、身体不适时,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
游泳前做好热身准备,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会游泳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事水上运动或工作时,穿戴救生衣。
避免进行高风险涉水行为如酗酒、单独游泳。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郑健辉, 冯国双, 吴息凤, 等. 2008—2019年中国5~14岁儿童溺水和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分析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9): 1244-1250.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220212-00130.

[3]
WHO. Global report on drowning. Preventing a leading killer.2014. www.lifesaving.bc.ca/sites/default/files/WHO_Report_on_Drowning_-_November_17_2014.pdf.

[4]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等.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2):1230-1236.

[5]
王辰,王建安. 内科学:下册.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册[M].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7]
张重阳,李立艳,王立祥,等.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8):1032-1045.

[8]
于凤秀,孙健. 内科护理学[M].5版.沈阳: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9]
徐杰丰, 方雅, 张茂. 溺水救治进展 [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 (5): 401-405.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8.05.021.

[10]
Maconochie Ian, Deakin Charles D, 张欣欣, 等.溺水儿童的复苏结局很差,重在预防 [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15,18 (7): 361-362. DOI: 10.3760/cma.j.issn.1007-9742.2015.07.101.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