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水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5月31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血管性水肿是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边界不清,按压柔软、无凹陷,伴有荨麻疹时可出现瘙痒
血管性水肿主要由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引起
血管性水肿的治疗需要去除病因,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

定义
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
与以风团为典型表现的荨麻疹相比,血管性水肿受累的面积比风团大,边界比风团模糊,通常持续2~3天。

分类
血管性水肿包括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和获得性血管性水肿。

病因
致病原因
血管性水肿主要由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引起。
内源性因素
遗传因素:85%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存在C1酯酶抑制物(C1INH)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自身疾病因素: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浆细胞病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可发生获得性C1酯酶抑制物缺陷。
外源性因素
药物: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甲酸等。
食物:坚果、鱼虾、蛋奶,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等。
物理因素:日光、冷热、颤动等物理因素常可诱发血管性水肿。
其他因素:吸入物,如粉尘、灰尘等;各种动物毒素,如昆虫叮咬的毒液等。
其他因素
部分血管性水肿患者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

诱因
外伤或感染:C1酯酶抑制物缺陷的患者,发生外伤或感染等,可诱发血管性水肿的发作。
雌激素:使用雌激素可增加C1酯酶抑制物缺陷患者的发病次数。

发病机制
多种因素引起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活化,释放具有炎症活性的化学介质,如组胺等。
C1酯酶抑制物缺陷可激活激肽释放酶,内源性缓激肽生成增加;药物引起的内源性激肽酶抑制,可导致缓激肽的降解代谢受到抑制,缓激肽水平增加。
组胺、缓激肽等化学介质,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导致表浅的真皮肿胀(风团)和/或深部的皮肤、黏膜肿胀(血管性水肿)。

症状
主要症状
血管性水肿是急性局限性水肿,常为突然起病,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发病部位
常见于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头皮、眼睑、口唇、生殖器(包皮、外阴)等。也可发生于非松弛部位的皮肤,如手足、上肢、下肢。
皮损特点
皮损为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表面呈肤色或淡红色,皮肤紧张发亮。常发生在一处,偶见多发。
触之柔软有弹性感,按压不出现凹陷。
瘙痒不明显,偶有麻木、肿胀不适。
发作特点
多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身,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减小,严重程度会减轻。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常同时合并荨麻疹,表现为粉红或苍白色风团,直径为几毫米或如手掌大小,数个或多个,伴有瘙痒。

其他症状
血管性水肿累及呼吸道,如伴发喉头水肿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消化道受累时可有腹痛、腹泻等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黏膜出现局限性肿胀,建议及时就医。
小儿内科
儿童出现皮肤局限性水肿,也可以就诊于小儿内科或儿科。
急诊科
突然出现腹痛、呕吐,或出现喉部肿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持既往皮肤病变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病变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哪些部位?
皮肤局部是否伴有瘙痒、烧灼感?
有没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呼吸困难等?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
皮肤近期出现过外伤或感染吗?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过类似情况?
本人或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是否对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IgE抗体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苯那敏等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族史。
可有食物、药物、粉尘等物质过敏史。
可有皮肤外伤或感染史。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边界不清,按压柔软、无凹陷,无瘙痒,偶有麻木、肿胀不适。
好发于皮肤疏松部位,如头皮、眼睑、口唇、生殖器等。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可进行血常规、基础生化检查、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过敏原等检查。
血清补体和C1酯酶抑制物水平检查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期间补体C2和C4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1酯酶抑制物水平降低。
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腹部CT可显示肠壁水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导的肠道血管性水肿,可通过多排螺旋CT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接触性皮炎
发病前常有刺激性化学物质接触史,如染发剂、酸碱类化学物质等。
皮损常发生在接触部位,可出现丘疹、红肿等,常伴有明显的疼痛、瘙痒和皮肤烧灼感。消退后可有色素沉着、脱皮表现。
丹毒
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
起病多急剧,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有痛感,可能伴有发热。消退后可有色素沉着、脱皮表现。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面部发生持久性水肿,可进行性加重。眼睑可出现红斑,伴有颈静脉充盈、胸壁静脉曲张。
可有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头痛、眩晕、意识障碍等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

治疗
血管性水肿的治疗需要去除病因,避免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
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调整剂量和停药等。
急性期治疗
急救治疗
若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有心血管疾病时慎用。同时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等,并给予吸氧治疗。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严重急性发作者,可使用C1酯酶抑制物浓缩制剂、激肽释放酶抑制剂,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
若常规处理无效而有窒息危险时,应立即做气管切开术。
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抗组胺药物治疗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治疗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减量。
常用制剂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等。
抗组胺药对C1酯酶抑制物缺陷者无效。
糖皮质激素治疗
去除病因及口服抗组胺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口服泼尼松,或静脉/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不能长期使用,疗程通常不超过2周。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根据体重酌情减量。
糖皮质激素对C1酯酶抑制物缺陷者无效。
桂利嗪治疗
部分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对桂利嗪治疗有效。

预防性治疗
新鲜冷冻血浆,主要用于C1酯酶抑制物缺陷者择期外科手术(尤其头颈部手术、拔牙)前的术前准备,以预防急性血管性水肿的发生。
C1酯酶抑制物缺陷者小手术操作前48小时和术后可使用氨甲环酸、达那唑,预防血管性水肿的发生。有血栓史的患者禁用氨甲环酸。
长期使用氨基己酸等抗纤溶酶药物,以及雄激素类药物,可使症状缓解和预防C1酯酶抑制物缺陷者发病。

预后
治愈情况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如能去除病因,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能需要长期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反复发作。

危害性
血管性水肿可发生喉头水肿等急症,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明确为食物过敏引起的血管性水肿,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此类食物、食品添加剂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性水肿,饮食无特别注意,建议饮食清淡,均衡营养。
生活管理
正确认识疾病带来的影响,保持生活规律,心情愉悦。
衣着应当宽松、舒适,尽量穿全棉衣物,避免皮肤过度摩擦。
若对日光紫外线过敏,外出可尽量做好防晒,对皮肤进行遮挡避免加重病情。

预防
通过避免明确的诱因,如过敏性物质、外伤、感染等,避免血管性水肿反复发作。
由于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诱发或加重C1酯酶抑制物缺陷,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应避免使用。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还可以通过术前的预防治疗,防止手术诱发的血管性水肿发作。
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行用药或调整剂量,如卡托普利、苯甲酸等。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等。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博洛格尼,谢弗,塞隆. 皮肤病学[M]. 4版.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2019.

[5]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7]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8]
Bruce Z. An overview of angioedema: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EB/OL]. [2021-7-13].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an-overview-of-angioedema-clinical-features-diagnosis-and-management.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