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3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由多种因素导致面部出现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斑,属于皮肤黑变病的一个亚型
颊部或双颧部出现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斑,日光照射后加重,并持续存在
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遗传、紫外线、化妆品、妊娠等
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并避免日光照射

定义
黄褐斑是由多种因素导致面部出现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斑,属于皮肤黑变病的一个亚型。
皮疹多对称分布,与日晒有很大关系,该病治疗困难,易复发。
通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发展缓慢,可持续多年。
根据发病人群和分布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俗称,肝病引起的称为“肝斑”,发生于孕妇的称为“妊娠斑”。
对称分布在双颧部,形似蝴蝶者,可称为“蝴蝶斑”。

分型
根据分布部位
面中部型。
颊型。
下颌型。

根据皮损表现
色素型。
血管型。
色素优势型。
血管优势型。
根据伍德灯检查结果
表皮型。
真皮型。
混合型。
未定型。

发病情况
性别差异
女性高于男性。
高发于中青年女性。
种族差异化
亚裔人种发病率较高。
非洲人种发病率较其他种族略高。
发病部位
脸颊上(39.5%)。
鼻子(25.4%)。
额头(14.1%)。
下颌(12%)。
上唇(8.8%)。

病因
致病原因
遗传易感性
黄褐斑有家族遗传倾向。
遗传易感性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紫外线照射
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黑色素细胞功能活化,长期紫外线损伤会使表皮屏障受损。
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增多,刺激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活性增加。
性激素水平变化
雌激素可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颗粒。
孕激素能促使黑素颗粒转运和扩散。
其他因素
某些慢性疾病、某些药物、睡眠质量差、长期生气、抑郁等与黄褐斑存在联系。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血流淤积。
黑素代谢障碍。
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受损。

症状
主要症状
颧部、颊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沉着斑。
常以对称性分布。
在日光照射下加重,持续存在。
好发部位
色素斑好发生于面部。
颧部、前额、眼眶附近、颊部、鼻背及下颌唇部以及口周没有炎症。
乳晕及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色素可加深。
皮损特点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双面颊。
为黄褐色、深咖啡色或淡黑色斑片。
深浅不一、大小不定。
形状也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无自觉症状。
皮损范围
皮损范围可随日晒程度改变。
大小也可随日晒程度而改变。
发病特点
色素沉着程度随季节改变。
偶随患者精神状态如疲劳、抑郁等改变而变化。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额头、鼻子、面颊、颧骨、下巴等部位出现不规则的浅棕色到灰棕色的斑点,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避免使用遮盖性化妆品,以免影响医生观察皮肤病变情况。
可通过手机拍照记录面部皮肤病变情况,就医时携带可为医生提供更多信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的褐色斑点?持续多长时间了?
褐色斑点的部位有哪些?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
病史清单
家里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是否有类似情况?
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
生活中受到紫外线照射情况如何?平时防晒措施情况怎么样?
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处于特殊时期,比如妊娠时期、围绝经期?
检查清单
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皮肤外用制剂:氢醌霜、壬二酸、果酸、水杨酸、维A酸等
抗纤溶止血剂:氨甲环酸
调节内分泌药物:避孕药等

诊断
诊断依据
通常情况下,根据黄褐色皮疹等症状并观察皮损即可诊断。
伍德灯检查有助于帮助辨别黄褐斑的类型。
雀斑、黑变病、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艾迪生病等也可能出现跟黄褐斑相似的皮疹,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请专业医生确诊。
病史
有一定季节性。
无明显内分泌疾病。
发生于青壮年期,女性多于男性,加以体征,即可诊断。
临床表现
表现为黄褐色或深咖啡色片状斑,颜色深浅不一,边缘不清楚。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双颧部,亦可以生于前额、眼周、鼻背及下颌等部位。
皮损范围及大小可随日晒、精神状态等改变。
无明显自觉症状。
伍德灯检查
利用紫外线灯进行检查,配合组织学检查黄褐斑,判断属于何种类型,有助于诊断。
根据检查时色素斑的变化进行病理学分型
表皮型:皮肤颜色反差较为强烈。
真皮型:皮损和正常皮肤颜色反差不明显,真皮噬黑素细胞数量增加。
混合型:某些部位颜色反差明显而其他部位则不明显。
未定型:深色皮肤(深褐色或黑色)的患病人群在伍德灯下不能分类
影像学检查
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检查,可以观察黑素颗粒和黑素细胞的分布情况。
也可以观察到黑素细胞是否呈树枝状增殖及血管改变等情况,以辅助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病理检查
可观察皮肤黑素细胞的分布及数量。
排除其他色素性疾病,明确黄褐斑的类型。

鉴别诊断
雀斑
相似点:面部黄褐色斑点或斑片。
不同点:雀斑多自5岁左右发病,发病部位还有手背、颈及肩部等暴露部位,皮疹还可表现为针头至米粒大小淡褐色皮疹,呈对称分布。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多,但黑素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黑变病
相似点:面部褐色斑片。
不同点:好发于中年女性。皮损还可发生在颈、胸背上部。皮疹颜色可表现为灰褐色或棕褐色斑片,弥漫性或网状,边界不清。还可出现有网状毛细血管扩张及细碎鳞屑。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见较多噬黑素细胞。
太田痣
相似点:多见于女性,皮肤出现异常色素沉着。
不同点:太田痣与化妆品的使用无关。多为单侧分布,结膜、巩膜可呈青蓝色,少数双侧分布。双侧太田痣重点需要与黄褐斑鉴别,皮损为淡青色、深蓝色或蓝黑色斑片,边界不规则,色素不均匀。
太田痣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约60%出现于1岁以内,40%出现于青春期或者更晚出现。
颧部褐青色痣
相似点:面部色素沉着。
不同点:颧部褐青色痣皮损也可见于眼睑及鼻翼部。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多边界清楚,单独存在。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黑灰色斑点(与黄褐斑的斑片不同),数量通常为10~20个。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
相似点:面部对称的色素沉着。
不同点:西瓦特皮肤异色病色素沉着还可出现在颈部,颜色可呈红褐色至青铜色,分布呈网状,其间有淡白色萎缩斑。有显著的毛细血管扩张。
艾迪生病
相似点:面部色素沉着。
不同点:艾迪生病色素沉着可遍布全身,暴露部位及皮肤皱褶处较明显。面部色素常不均匀,无炎症表现。
脂溢性角化
相似点:面部褐色斑。
不同点:脂溢性角化为皮肤老化性的色素斑。多发生于日光暴露部位,面部比较多。因其多见于老年人,又称为“老年斑”。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原则:应寻找病因,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日光照射,在春复季节外出时面部成外用遮光剂。
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保持健康作息时间,调整日常生活方式。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
调整心境,缓解紧张、焦虑。
避免服用激素类或光敏性药物
避免服用引起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
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脱色剂
可使用2%~5%氢醌霜、4%曲酸、15%~20%壬二酸霜等药物治疗。
复方熊果苷乳膏等、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色素产生。
调节黑素代谢
0.025%~0.1%维A酸能够影响黑素代谢。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通过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可减少黑素生成。
加速表皮更新
果酸具有加速表皮更新的作用。
利用果酸进行化学剥脱并加用脱色剂可取得良好效果。
系统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维生素E可以抗脂质过氧化,口服维生素C可抑制黑色素合成。
维生素C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谷胱甘肽与维生素C
谷胱甘肽与维生素C联合用药可减少黑色素生成。
维生素C静脉注射
被用于病情严重时期。
应用时剂量较大。
口服或静脉注射氨甲环酸
推荐口服为宜。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
服药前及治疗过程中最好监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黏度等。
有血栓、心绞痛、脑卒中病史或家族史者禁用。
激光治疗
皮秒、超皮秒激光对黄褐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要多次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尚无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色素沉着斑发生的6个月之内治疗疗效较好。
淡化色斑,但治疗时间较长。
通过治疗和避免诱发因素,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病情。

危害性
面部的黄褐色斑片,虽无症状,但因皮疹影响外貌。
严重时影响心情,甚至会引起自卑、抑郁心理。
肝脏疾病引起的黄褐斑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肝损伤。
若因妇科疾病女性生殖器官损伤,则造成不孕,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及充足的睡眠。
保持皮损处皮肤的清洁卫生。
饮食宜清淡,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山楂、鲜枣、猕猴桃、新鲜绿叶菜等。
忌油腻、辛辣食物,忌烟酒。
其他方面的管理
少晒太阳,尤其夏季更应注意。
加强体育锻炼,调整内分泌障碍。
多与家属和朋友与沟通,努力表达真实的感受。
积极地面对病情,配合医生治疗。

病情监测
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切勿误用、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以避免复发或加重。

预防
注意防晒,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或撑遮阳伞。
慎用光毒性药物,减少化妆次数,注意皮肤的清洁和护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减少焦虑情绪。
严格时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

[1]
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9,40,318-320.

[2]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M].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79.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29-531.

[4]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34-1236.

[5]
丁淑贞,戴红.皮肤科临床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52.

[6]
雷翠云,辛玲芳.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常规[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7.

[7]
刘刚.常见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245.

[8]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9]
王蕾,蒋红.实用皮肤病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