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15日 1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疾病
早期感染可无症状,后期主要表现为机会性感染,且不易控制,并易发生肿瘤
病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同时避免传染

定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简称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是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

发病情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 截至2020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770万,当年新发HIV感染者150万,有275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 。
截至2020年底,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LWH)105.3万人,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目前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总体呈低流行趋势,但与局部高流行并存。
男、女性均可患病。

病因
致病原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感染引起,导致其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本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或无症状HIV携带者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血液传播:包括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接受器官移植、介入性操作、文身等;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或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等。
母婴传播:也称围生期传播,即感染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产道、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传染新生儿。

目前尚未发现HIV可以通过呼吸道、食物、汗液、泪液、昆虫叮咬、握手、共用游泳池等途径传播的证据。
高危人群
男男同性恋者。
静脉药物依赖者。
多性伴人群。
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
女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所生的婴儿。

发病机制
HIV会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缺失,人体就容易发生感染或者肿瘤,最终常因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死亡。

症状
从感染HIV到发病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发病后的表现也有一定的阶段性。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也称为潜伏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后的2~4周。
此时症状较轻微,大部分感染者会有发热,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持续1~2周后缓解。

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也称潜伏期,可以是从急性期进入无症状期,也可以是在感染病毒后不出现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短至数个月,长至20年,平均8~10年。
此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感染者可能出现疲劳、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感染后的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以及肿瘤。
艾滋病病毒相关症状
发热:持续1个月不规则发热,体温在38℃以上。
体重下降:在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腹泻:大便次数多于每天3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皮疹等皮肤损害。
各种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易致病。
肺孢子菌肺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发热、干咳、胸闷等症状。
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贫血等症状或表现。
巨细胞病毒感染:有视力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腹泻、腹痛、昏睡等症状。
疱疹病毒感染:皮肤、口唇、生殖器等部位出现疱疹。
肿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造成的免疫功能缺陷,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以卡波西肉瘤最常见。
卡波西肉瘤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蓝色、紫红色或深棕色的斑疹、丘疹或结节,也可形成溃疡。

就医
就医科室
感染科
发生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交、共用针具吸毒等)后,如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胸部CT等,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出现皮肤破溃者,先用干净纱布覆盖、包扎破溃处,再行就医。
高热患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腹泻?一天大概几次?
颈部、腹股沟等处是否摸到肿物?肿物是否伴有疼痛?
是否有咳嗽、咳痰?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曾经输入过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是否曾静脉注射毒品?
性伴侣是否患有艾滋病?
是否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HIV核酸检测、HIV抗体检测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浅表淋巴结彩超、胸部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洛匹那韦、拉替拉韦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不安全性生活史。
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临床表现
无明显症状,或有发热、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皮疹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检测
包括初筛和确诊试验,用于确诊或排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初筛阳性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试验。
确诊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有可能是没有感染,也有可能是处于窗口期(感染病毒但是尚未产生抗体)。
HIV核酸检测
可以筛查是否有HIV感染。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浆病毒载量检测,这种方法具有准确、敏感的优点。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可作为确诊病毒感染的辅助检查,也可用于评价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情况,还可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时机,评价治疗效果。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CD4⁺T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CD4/CD8比值,CD8⁺T细胞表面激活标志物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
肺孢子菌肺炎(PCP)被用于辅助诊断感染患者的并发症。
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胸片等检查以便更全面了解全身状况。

鉴别诊断
原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
相似点:免疫功能下降、机会性感染增多、CD4⁺T淋巴细胞减少。
不同点:非HIV感染引起,可通过病毒性检测区分。
其他感染性疾病
相似点: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
不同点:其他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但病原体不同,人体免疫功能可不受影响。可通过病原学检查等区分。

治疗
治疗目的与原则
治疗目的: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HIV传播。
治疗原则: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治疗是目前首要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隔离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进行适当的隔离治疗。
保持正常生活
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密切观察病情
目前提倡发现即治疗,对于病情控制者,可根据具体病情及患者个人意愿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
支持治疗
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
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抑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的复制,重建或者维持免疫功能。
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替诺福韦、阿巴卡韦等。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依非韦伦、奈韦拉平等。
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
整合酶抑制剂,如拉替拉韦、多替拉韦等。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针对不同的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应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
病原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轻-中度患者口服,重症患者静脉用药。也可采用克林霉素联合伯氨喹口服、氨苯砜,或者联合应用甲氧苄胺嘧啶治疗。
激素治疗:中重度患者可应用泼尼松治疗。
辅助通气:如出现明显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可使用辅助通气。
伴有结核病的治疗:治疗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根据情况也可选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链霉素等。
伴有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主要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MAC)感染。
MAC感染治疗首选方案为克拉霉素或阿奇毒素和乙胺丁醇,同时联合应用利福布汀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需根据具体鉴定的菌种以及药敏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伴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常用药物为更昔洛韦,也可使用膦甲酸钠。
病情危重或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二者联用。
CMV视网膜脉络膜炎可球后注射更昔洛韦。
伴有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和膦甲酸钠,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感染,治疗疗程不同。
弓形虫脑病
首选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用药。
对症治疗包括降颅压、抗惊厥、抗癫痫等。
真菌感染
包括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感染。
上述类型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给予的具体治疗方案,与抗病毒疗法同时治疗。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以及是否产生耐药性等,必要时更换药物以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成功。
用药注意事项
以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请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不要擅自更换用药。
其他治疗
患者体内长期存在异常免疫激活,容易引起各脏器、系统的并发症。除了需要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根据病情到相应科室进行相关治疗,如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不适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根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药物。
及早发现,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定期复查,可以有效控制病毒,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进行规范治疗且依从性高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其生存寿命可与正常人相当。

危害性
影响生活
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患者其他疾病的风险,如肺孢子菌肺炎、刚地弓形虫脑炎、脑脓肿、卡波西肉瘤等。
传染给他人
如果不慎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可能会使他人感染HIV或患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母亲体内的病毒可在子宫内传染给胎儿,也可在哺乳时传染给婴儿。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应以高蛋白质及较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并遵循“多样、少量、均衡”的饮食原则。
宜吃高蛋白质食物:含高蛋白的食物有鱼虾类、禽类、豆制品、乳制品等。但高蛋白质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如果身体不适,请与医生和营养师取得联系,以便对饮食作适当调整。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如番薯、南瓜、胡萝卜)、维生素C(如橘子、西蓝花)、维生素E(如松子、开心果)及含锌(如牡蛎、贝类、谷类)的食物。
忌生、冷、油腻、营养不均衡:生、冷、油腻的食物容易造成腹泻,影响食物的吸收率;避免不吃早餐、偏食、暴饮暴食,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免疫功能。
生活管理
注意个人卫生
不共用手动刮胡刀、指甲刀、牙刷等容易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
个人物品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煮沸(100℃)20分钟或是70%的酒精(医用酒精)浸泡,使病毒失活。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固定性伴,并让其知晓病情,可以从心理和行为上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性行为时要全程使用避孕套,不能存侥幸心理。
配偶要定期到医院筛查,如果感染HIV,要及时进行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就医时明确告知医务人员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情况,尤其是在进行抽血、胃镜、肠镜、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洗牙、拔牙等检查或治疗前,避免传染给他人。
严禁进行献血、捐精、器官捐献等可以传染给他人的行为。

预防
勿输注来源不明的血液和血制品,要在正规医院接受输血。
勿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勿多人共用注射器等卫生用品。
避免不洁性行为。
远离毒品。
若发生高危性行为,请在72小时内服用HIV阻断药,可以有效预防HIV感染。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867-884.

[2]
李兰娟,王宇明,等.感染病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5-191.

[3]
陈洪铎,廖万清,等.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2-85.

[4]
Whiteside A,Wilson D.Health and AIDS in 2019 and beyond[J].African Journal of AIDS Research,2018,17:4,iii-v.

[5]
Prokofjeva MMMM,Kochetkov SN,Prassolov VS.Therapy of HIV Infection:Current Approaches and Prospects[J].Acta Naturae,2016,8(4):23-32.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