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30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奥密克戎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
多采用对症治疗,必要时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定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
与其他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会发生不断的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切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有5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现在主要的流行株为奥密克戎,现有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株传播力强于之前流行的阿尔法株和德尔塔株,致病力有所减弱,感染后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加热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可以通过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等方式减少感染。

分型
根据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
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也没有其他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1]
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
直至病原学检测阴性,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
疾病处于潜伏期,也就是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发病之间的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又可进一步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2]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没有肺炎表现。
普通型
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炎表现。
重型
临床症状较重,有气促、呼吸增快等表现,肺部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进展等。
危重型
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者。

发病情况
2020年1月,一种完全未知的冠状病毒成功完成分离和核酸测序工作,并初步被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1月11日,WHO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
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出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毒株,即奥密克戎变异株,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该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12月9日首次在内地被检出[3]。目前该变异株已成为主要流行株。
根据WHO发布的通告,截至2022年12月4日,全球已报告超过6.41亿新冠确诊病例和660万死亡病例[4]

病因
致病原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具有传染性,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新冠病毒侵入人体但还没出现症状,即处于疾病潜伏期时,就已经存在传染性。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可人传人,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方面[2]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此外,目前观点认为,动物也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传播给人的风险很低。而人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动物,尤其是在密切接触期间[5]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在感染后或者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比起没有以下因素的人群,如果具有其中的一条或者几条,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2]
60岁以上老年人。
患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免疫功能缺陷者。
肥胖者,即体重指数(BMI)≥30千克/米2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重度吸烟者等。

发病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借助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感染细胞[6]
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内复制,并释放入血,所有存在ACE2受体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感染。
由于ACE2在肺部的肺泡细胞表面最丰富,所以肺是受新冠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器官,其他可能被感染的组织器官还有心脏、肝脏、胆囊、肾脏、睾丸、鼻咽、胃、肠、唾液腺等。
病毒感染可引起免疫系统反应,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清除病毒,但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过度免疫反应,分泌大量炎症相关因子,又称“细胞因子风暴”,可造成多器官损伤,这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

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多种多样,与毒株、个人体质、是否有基础疾病等都有关,有些仅表现为轻微症状,但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7-8]
常见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发烧等呼吸系统症状最为常见。
其中,发烧和咳嗽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成年人最普遍的症状[8]
肌肉骨骼症状群
包括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和疲劳。
消化系统症状
可有腹痛、呕吐和腹泻。
无症状
有多项研究表明,高达40%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可没有症状[9-11]

其他
感染者可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有时也可作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即最早出现的症状[12-13]

特别关注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奥密克戎毒株为主要的流行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咳嗽、流鼻涕/鼻塞、疲劳/嗜睡、喉咙酸痛、头痛、发烧等症状[14]
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与感染其他毒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导致的味觉和嗅觉的丧失症状明显减少[15-17]
还有相关研究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后可导致盗汗症状,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18]
特殊人群的表现
孕产妇
症状与同龄成年人相近,但更容易发展成重型或危重型。
儿童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
极少数表现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出现发热伴皮疹、休克等症状,多发生于恢复期,一旦出现,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恶化。
老年人
老年人易存在基础疾病,在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型或危重型。
有研究显示,呼吸急促在老年患者中可能更常见,而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19-20]

并发症
多发生在病情较重的患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常见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呼吸费力,严重者可有嘴唇和指甲发紫(发绀)、胸闷、头晕、黑矇、大汗、晕厥等症状。
休克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如焦虑不安、反应迟钝或神志不清)、脉搏快或不能触及、四肢湿冷、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等。
代谢性酸中毒
虚弱无力、食欲缺乏、呕吐、呼吸深长,严重者可血压下降、心力衰竭或昏迷。
凝血功能障碍
出现不同部位出血的表现。
多器官功能衰竭
出现不同器官衰竭的表现,如急性心衰可出现气促、皮肤黏膜发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绀;脑功能障碍可出现昏迷、一过性抽搐、肢体瘫痪以及瞳孔、呼吸的改变等。

就医
就医科室
发热门诊
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感染内科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嗅觉或味觉障碍等症状时,特别是有可疑高危接触史后,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就医前尽量记录自己的行动轨迹及症状的发生情况,以便给医生提供更多信息。
可能需要拍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咳嗽?干咳还是有痰?
嗅觉、味觉有无减退?
有憋气或呼吸困难吗?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病史清单
近14天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是否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可疑患者?
是否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基础疾病?
是否吸烟?多少年了?每天多少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生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
其他: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华法林、阿司匹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14天内有在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
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临床表现
可有发热、乏力、咳嗽、嗅觉或味觉减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根据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了解感染情况。
早期可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血常规要抽静脉血,不需要空腹。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可以反映体内炎症情况,大多数都可出现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
多数可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可升高。
血生化检查
由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需要通过抽血检查了解体内重要器官的情况。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检测。
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检测。
心肌酶检测。
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阴离子间隙等检测。
肝血生化检查要求空腹,需要按照要求前一天晚8点后开始禁食、禁水。
血清学检查
检查体内2019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
如果结果为阳性,则可能发生了感染,但单独的阳性结果一般不作为确定诊断依据。
由于体内干扰物质、标本等原因,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发病1周内阳性率都比较低。
病毒核酸检查
采集鼻咽拭子、痰液、尿液、气道抽取物、血液、粪便、尿液等作为样本,检查其中是否有病毒核酸。
如果为阳性结果,则明确有感染。
检查结果也可能会受到采集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痰液、气道抽取物等下呼吸道样本的检查结果更加准确。

病毒抗原检测
作为新冠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新冠病毒抗原自测适用于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其中,居家隔离、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应当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下进行抗原自测[21]
需要注意,新冠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新冠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影像学检查
CT可用以了解肺部的炎症程度和炎症的动态变化。多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间质水肿、磨砂毛玻璃影、肺实变等。

诊断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规定的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如下[2]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2019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近期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不作为参考指标);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临床表现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可诊断为确诊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阳性。
确诊后分型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以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细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用于更进一步地指导治疗,具体分型诊断依据如下。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没有肺炎表现。
普通型
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炎表现。
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出现气促,呼吸频率(RR)≥30 次/分。
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 mmHg;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 ×[760/大气压(mmHg)]。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持续高热超过3天。
出现气促(<2 月龄,RR≥60 次/分;2~12 月龄,RR≥50 次/分;1~5 岁,RR≥40 次/分;>5 岁,RR≥30 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出现嗜睡、惊厥。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出现休克。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

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者需要与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与其他已知病原体导致的非典型性肺炎(如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血管炎、皮肌炎、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儿童患者出现皮疹等损害时,需要与川崎病鉴别。
主要的鉴别方法是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即采集样本,检测患者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核酸;必要时也可针对其他病原体进行检测。

治疗
治疗目的:治愈感染,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确诊后需要进行隔离,多采用对症药物治疗,如病情加重,还需要进行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必要时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
隔离
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
对于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22-23]
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
可以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做好每日开窗通风;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垃圾要及时扎紧封口、消毒再予以处理。
居家隔离康复人员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口罩。可以采用分餐制,使用专用餐饮具。
同住人员与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接触时,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该做好自我防护,佩戴 N95或 KN95口罩、一次性手套,倡导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手卫生。
隔离管理期间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呼吸困难或气促。
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
均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 ICU 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一般治疗
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保证充分热量。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
呼吸支持
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氧疗
重型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
当重型或危重型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
其他
应进行密切监测,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
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小潮气量和低吸气压力“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必要时采取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等。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轻症患者出现症状时可选择对症用药以缓解,但切记不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并且同种功效药物不要自行叠加使用、混用,如果症状未能好转甚至逐渐加重,需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
退热
如体温高于38.5℃、全身症状明显者,可服用退热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38.5℃以下者可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服药时要注意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6小时服用, 每天不超过4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布洛芬,需间隔6~8小时,每天不超过4次。
止咳化痰
如有持续咳嗽,可以选择复方鲜竹沥液、苏黄止咳胶囊、急支糖浆等。
如咳痰较多,可以选择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化痰。
其他
如伴有流鼻涕,可以选择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布地奈德喷鼻剂等。
如有咽痛咽干,可以选择华素片、六神丸、西瓜霜含片等。
抗病毒治疗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
适用人群: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
用法用量:两种药同时服用,每12小时一次,连续服用5天。
注意事项:不可以与哌替啶、雷诺嗪等高度依赖CYP3A进行清除且药物血浆浓度升高会导致严重和/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的药物联合使用。对本品中的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单克隆抗体
主要为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适用人群:联合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千克)患者。
用法用量:经生理盐水分别稀释后,经静脉序贯输注给药,缓慢静脉滴注(不高于4ml/min),两种药之间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
注意事项:在输注期间要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进行临床监测,并在输注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小时的观察。
静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
适用人群: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
用法:静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次日可再次输注,总次数不超过5次。
阿兹夫定片
2022年7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但该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免疫治疗
糖皮质激素
病情严重,如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时,可酌情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
托珠单抗
为白细胞介素 6(IL-6)抑制剂,对于重型、危重型且实验室检测IL-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
用药过程中需注意是否发生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抗凝治疗
用于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抗菌药物治疗
仅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遵医嘱使用,避免盲目或不恰当应用。
循环支持
危重型合并休克,需要循环支持。
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进行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救治过程中,注意液体平衡,避免过量和不足。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治疗
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循环支持、抗凝治疗,必要时还需要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主要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可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如乳酸菌素、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等。

中医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上属于“疫”病范畴,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并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医学观察期可使用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
确诊病例可能会使用清肺排毒汤、寒湿疫方、宣肺败毒方、化湿败毒方等。
具体用法、用量等都需要专业中医师根据情况选择。

其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危重型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可能需要肾替代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利尿剂无效的肺水肿或水负荷过多,是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指征。
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
能清除炎症因子,阻断“细胞因子风暴”,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可用于重型、危重型患者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的治疗。
心理支持
有些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恐惧心理,或因不适而感到焦虑,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态。

康复治疗
如果有通气障碍等并发症,可以在康复治疗师或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气道功能。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运动训练、中国传统康复方法、自然物理因子疗法等。
呼吸训练是在医生指导下掌握腹式呼吸的方法。
排痰训练可以促进痰液排出,具体方法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咳嗽训练等。
运动训练主要是有氧训练和医疗体操,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步提高运动量。
中国传统康复方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穴位按摩、针灸、拔罐等。
自然物理因子疗法有日光浴、冷水浴等。

预后
治愈情况
目前来看,经过有效合理的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可恢复健康;极少数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有多个数据来源报道了不同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相关死亡率,但是这些数据可能包括了直接的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和间接的非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需要谨慎判断。

危害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过治疗痊愈后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的味觉丧失、嗅觉丧失、记忆力减退、咳嗽等,目前有些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其不等同于后遗症[24]
后遗症的严格意义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目前来看,长新冠的症状会慢慢消失,具体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5-26]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注意饮食卫生,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再食用,分餐或使用公筷。
每日食物种类均衡,主食可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足够的蔬菜,约300~500克,其中深绿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每日200~350克,约1~2个拳头大小的量。
保证300克液态奶的摄入,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每日约一掌心的量。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日约1个扑克盒大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运动管理
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身体素质。
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运动增加身体各部肌力,改善平衡力和柔韧性。
也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合适运动,如瑜伽、广播体操等。
生活管理
由于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因此应当严格遵守当地规定进行隔离。
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要继续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注意手卫生。
外出需要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
心理支持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疾病,隔离期间可以通过手机等与家人、朋友等交流,减轻精神压力。
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

病情监测
目前感染者以无症状和轻型病例为主,可自行选择居家隔离治疗,在居家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以下内容。
每日进行2次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测量,记录有无咽干、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嗅觉和味觉改变、食欲有无明显下降等。
伴有原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需要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情况。
有高血压者需监测血压、心率或脉搏。
有糖尿病者要根据既往血糖情况监测血糖。
有慢阻肺者,要注意胸闷是否加重、活动后耐力是否下降,及有无嘴唇、指甲发紫发黑等缺氧症状。
如出现疾病症状加重,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
进行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可以降低重症感染风险。其次,日常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减少感染发生风险。
不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
室内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消毒并非必须用消毒剂,居家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等物理消毒方法。
注意手卫生,外出回家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及时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皂液洗手。洗手时应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如外出需要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至少1米),避免不必要的密切接触。打喷嚏、咳嗽时,用手肘、纸巾等捂住口鼻。

参考文献

[1]
高文静, 郑可, 柯骥,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 (07): 990-993.

[2]
国卫办医函〔2022〕71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S]. 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22.

[3]
[2022-12-10]http://www.nhc.gov.cn/xcs/s7847/202201/1c1a23e9e172481da9a6b087c3eaa8fe.shtml

[4]
[2022-12-10]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on COVID-19 – 7 December 2022.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weekly-epidemiological-update-on-covid-19—7-december-2022

[5]
[2022-12-10]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aily-life-coping/animals.html

[6]
Perrotta F, Matera MG, Cazzola M,et al. Severe respiratory SARS-CoV2 infection: Does ACE2 receptor matter? Respir Med. 2020 Jul;168:105996.

[7]
[2022-12-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SARS-CoV-2_variants

[8]
Grant MC,Geoghegan L,Arbyn M,et al.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in 24,410 adults infected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48 studies from 9 countries. PLoS One. 2020 Jun 23;15(6):e0234765.

[9]
Long B, Carius BM, Chavez S, et al. Clinical update on COVID19 for the emergency clinician: Pres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2 2022/04/01/;54:46-57. Available a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5675722000304

[10]
Sah P, Fitzpatrick MC, Zimmer CF, et al.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1 Aug 24;118(34).

[11]
Schulze H, Bayer W. Changes in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SARS-CoV-2-Infected Individuals – From the First Wave to the Omicron Variant. Frontiers in Virology. 2022 2022-July-01;2 Available at: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viro.2022.880707

[12]
Tong JY, Wong A, Zhu D,et al. The Prevalence of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Dysfunction in COVID-19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20;163(1):3-11. Available at: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194599820926473

[13]
Aziz M, Perisetti A, Lee-Smith WM,et al. Taste Changes (Dysgeusia) in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 2020 2020/09/01/;159(3):1132-3. Available a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08520305953

[14]
Brandal LT, MacDonald E, Veneti L, et al. Outbreak caused by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n Norway, November to December 2021. Euro surveillance : bulletin Europeen sur les maladies transmissibles = 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bulletin. 2021 Dec;26(50)

[15]
Schulze H, Bayer W. Changes in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SARS-CoV-2-Infected Individuals – From the First Wave to the Omicron Variant. Frontiers in Virology. 2022 2022-July-01;2 Available at: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viro.2022.880707

[16]
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UKHSA).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nd variants under investigation in England Technical briefing 34. 2022 Available at: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 ata/file/1050236/technical-briefing-34-14-january-2022.pdf

[17]
Vihta K-D, Pouwels KB, Peto TE, et al. Omicron-associated changes in SARS-CoV-2 symptoms in the United Kingdom. medRxiv. 2022:2022.01.18.22269082. Available at: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medrxiv/early/2022/05/18/2022.01.18.22269082.full.pdf

[18]
[2022-12-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RS-CoV-2_Omicron_variant#cite_note-cdc20211217-246

[19]
Lian J, Jin X, Hao S, et al.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Outside Wuhan. Clin Infect Dis. 2020;71(15):740-747.

[20]
Goldberg EM, Southerland LT, Meltzer AC, et al.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symptoms in older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COVID-19: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in a multicenter cohort. J Am Geriatr Soc. 2022;70(7):1918-1930. doi:10.1111/jgs.17816

[21]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 [S]. 北京: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2.

[22]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S]. 北京: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2.

[23]
[2022-12-10]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 (第一版).http://wjw.beijing.gov.cn/zwgk_20040/tzgg/202212/t20221208_2873844.html

[24]
Lopez-Leon S, Wegman-Ostrosky T, Perelman C,et al. 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Rep. 2021 Aug 9;11(1):16144.

[25]
[2022-12-10]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3114853/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88

[26]
Sudre, C.H., Murray, B., Varsavsky, T. et al.Attributes and predictors of long COVID. Nat Med 27, 626–631 (2021).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