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心律失常是心脏的节律、频率、电信号的起源和传导等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
遗传、药物、疾病等因素易导致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无须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定义
正常情况下,心脏始终在有规律地进行收缩、舒张,以实现泵血功能。
当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电信号的起源和传导等出现异常时,即称为心律失常。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内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电信号通过心肌纤维传导,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正常的心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传导路径为“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从而形成规律的心脏搏动。

分型和分类
按起源部位分类
室上性心律失常:起源在心室以上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又可分为窦性、房性及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
按心率快慢分类
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又称心动过速)和缓慢性(又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心室发生快速、无规律或微弱规律的活动。患者脉搏、血压可迅速消失,如不及时治疗,3~5分钟内可致命。
心室扑动:简称室扑,是室颤发作前的表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房激动频率达350~600次/分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指心房肌连续不断快速、规律性地收缩和舒张。房内折返激动是心房扑动发生的主要基础。
折返性心律失常:指在心脏传导途径中,心搏信号在特定部位发生返回,未能正常向下传导的心律失常现象,常见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期前收缩:心脏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异位搏动。
预激综合征:指在正常的心脏传统系统之外出现了其他传导旁路,导致心脏搏动信号在正常传导的过程中流向旁路,导致心脏节律出现紊乱。
患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异常延长,电激动从心房向心室传播过程中传导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不能下传的现象。
根据心电图表现及严重程度可分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按发作频率分类
偶发性心律失常:每分钟发生频率小于等于5次。
频发性心律失常:每分钟发生频率大于5次。
阵发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特殊情况,表现为骤发骤停。
按发病原因分类
生理性心律失常:不良情绪、饮用浓茶咖啡或长期进行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也可导致心律失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和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心律失常:疾病、药物等因素引发的心律失常,通常有明显症状。

发病情况
目前尚无完整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统计,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
普通人群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病率为1%~4%,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在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中,发病率小于1%;而在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达69%。

病因
致病原因
遗传
部分基因突变可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使心脏频率、节律及电信号的起源和传导等改变而发生心律失常。
常见有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药物
洋地黄、锑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药物,可导致心律失常。
疾病
心脏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二尖瓣病变、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等,可引发心律失常。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水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
其他因素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过量饮酒或喝浓茶等也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长期运动、重体力劳动者可出现明显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脏手术或心脏导管检查术后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

症状
主要症状
快速性心律失常
部分心律失常较轻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原有心脏疾病患者,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频发的心律失常可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严重焦虑、失眠等不适。
特殊症状:发生心室颤动患者会先感觉严重的心悸,在数分钟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缓慢性心律失常
部分心律失常较轻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甚至黑矇(眼前发黑)、晕厥表现。

并发症
阿-斯综合征
患者可能出现晕眩及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脉搏消失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心力衰竭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大汗淋漓、气促、乏力、下肢水肿表现。
猝死
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如未经及时抢救将导致死亡。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常规体检发现心电图结果有异常,或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部分心律失常可能偶发,检查时可未发现心电图异常,可随时记录身体出现相关症状前的诱发因素,方便医生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主要症状是什么?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其他疾病?
近期在服用哪些药物?
最近是否过度劳累?
最近睡眠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食管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
超声心动图
常规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磁共振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钠通道阻滞剂: 普罗帕酮、奎尼丁、利多卡因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决萘达隆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心律失常家族史。
近期精神紧张,或饮用大量浓茶、咖啡等。
有心脏疾病。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
部分患者可出现晕厥、胸痛。
常规心电图检查
可明确心律失常的诊断,辅助诊断其他的心脏病变。
注意事项:心电图检查为无创检查,检查时注意配合医生暴露胸部。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
主要用于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及发生的时间,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原因及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
戴动态心电图机器后,患者可保持平时日常活动,不必刻意减少运动量。
活动时,上肢应避免用力或做大幅度动作,以免器械滑落。
检查过程中不得洗澡、游泳,避免液体进入仪器影响结果。
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和家属应记录症状开始、结束的时间和诱因,为医生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心电图运动试验
如果医生怀疑患者的心律失常与运动有关,会让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进一步诊断。
通常形式为平板运动试验,患者在类似跑步机的平板上走动,同时测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注意事项
试验前3小时内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穿宽松衣服,放松心态。
试验前不要进行强度较大的体力活动,以免影响结果。
如正在服用洋地黄、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应及时告知向医生。
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请及时告知医生。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用于评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无创、成本低,通常为心肌与心包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用于诊断心律失常的病因。
注意事项: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胸部;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调整体位,配合医生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了解是否存在冠心病,及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
检查前须明确告知医生既往疾病、服用的药物,并按照医生要求停用某些药物。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躺好,避免乱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按照医生要求活动,避免过度活动穿刺部位,如手腕、大腿根部等。
检查后穿刺部位如出现出血、疼痛不断加重,及时告知医生。
心脏磁共振检查
了解是否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去除含有金属材质的物品,以及耳环、钥匙、电子设备等。
如体内装有钢板、植入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应提前告知医生。
其他辅助检查
可通过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测定,颈部超声等检查等,明确是否是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心脏病变。

鉴别诊断
心律失常通常根据心电图即可明确诊断,无须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无器质性病变者无须治疗;控制心率和恢复频率、节律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一般治疗
通常情况下,临床症状较轻、无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无须治疗,避免摄入大量咖啡、浓茶等饮品,保持心情平缓,即可自愈。
对于存在严重精神紧张、焦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以缓解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水电解质紊乱等。
出现晕厥、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的患者,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药物治疗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药物
钠通道阻滞剂(I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均有良好的疗效。长期使用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不提高生存率。
β受体阻滞剂(II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钠多洛尔。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钾通道阻滞剂(III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胺碘酮、决奈达隆,胺碘酮可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决奈达隆适用于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
钙通道阻滞剂(IV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主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他药物:腺苷可快速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可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注意事项: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如用药后出现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尽快就诊。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心动过缓症状明显者的急性期治疗,药物治疗稳定后应及时植入起搏器。
常用药物
M-胆碱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β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

心脏电复律
适用人群
心室扑动或颤动。
药物治疗无效、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得到控制,药物不能复律的心房扑动或颤动。
治疗方法
利用高能直流电电击心脏,消除心脏异常状态,恢复正常心律。
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治疗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急性肺水肿、胸壁皮肤灼伤等多种并发症。
在接受心脏电复律治疗后,需持续观察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导管消融术
适宜人群
预激综合征伴心动过速发作者。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症状重不能耐受者。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或不耐受者。
反复发作、症状明显的心房扑动或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者。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后,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反复放电,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愿长期药物治疗者。
治疗方法
在X线检查的监测下,将电极导管通过血管进入心脏,确定异常起搏点,然后再对该处进行治疗。

术后护理
遵医嘱卧床静养,穿刺部位限制不动8~12小时。
患者及家属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发热、渗血、血肿情况出现,如有请及时联系医生。
术后患者如出现胸闷、胸痛情况,请立即联系医生。

植入心脏起搏器
适宜人群
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治疗方法
心脏起搏器能够替代窦房结发出电信号,刺激心脏产生正常的兴奋和收缩。
目前临床常用普通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自动心脏起搏转复除颤器(AIPCD)等。
植入方法:通过静脉穿刺,利用电极导管介入,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

注意事项
可能引发感染、囊袋内出血、气胸、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术后若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需立即联系医生。
术后护理
术后穿刺处加压包扎6小时,平躺或向左侧躺24~72小时,手术肢体减少活动。
1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适当进行抬臂、扩胸活动。
2~4周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3个月内,避免高举手臂或举重物。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磁干扰,进行磁共振、放射线、射频、电波碎石等医疗项目前需告知医生;远离微波炉、高压线、电焊机、变电所等电磁干扰较强的区域。

预后
治愈情况
无器质性病变者,通常预后较好;有器质性病变者,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治疗情况。
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部分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危害性
出现心悸、胸闷、头晕、黑矇、晕厥症状,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猝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或食用辣椒、生葱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减少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籽、鱿鱼、墨鱼、蛋黄等。
增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择鱼禽肉、豆制品、脱脂奶类、蛋清、新鲜水果(含糖量低的水果为宜)、新鲜蔬菜、坚果类。
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量,可适量选择玉米、小米、白薯、山药等替代主食。
戒酒。
生活管理
体位:患者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可以垫高枕头,半躺或选择自己舒服的体位休息。
氧疗: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可在家中吸氧治疗,以缓解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情绪管理
随时注意舒缓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关怀,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冠心病等。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避免服用洋地黄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
改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劳累、熬夜。
定期体检,发现心律异常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潘祥林,王鸿利. 实用诊断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等.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34(03):189-253.

[5]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研究会,等. 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08):1-73.

[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06):465-473.

[7]
Anier A, Kaik J, et a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ransesophageal stimulation at reduced pacing current threshold. Estoni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2008, 57(2): 154.

[8]
Antzelevitch C, Burashnikov A. Overview of Basic Mechanisms of Cardiac Arrhythmia.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Clinics, 2011, 3(1): 23–45.

[9]
Chugh SS, Reinier K, et 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clinical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8, 51(3): 213–228.

[10]
Heist EK, Ruskin JN. Drug-induced arrhythmia. Circulation, 2010, 122(14): 1426–1435.

[11]
Yasuma F, Hayano J.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why does the heartbeat synchronize with respiratory rhythm?. Chest, 2004, 125(2): 683–690.

[12]
Zipes DP, Wellens HJ. Sudden cardiac death. Circulation, 1998, 98(21): 2334–2351.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