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4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小脑位于头部的颅后窝内

小脑具有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的功能

小脑损伤、缺血坏死、受压或功能异常可导致运动障碍、肌张力减低等

位置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上方隔小脑幕与端脑枕叶下面相邻,前方邻接脑干背面并以三对小脑脚与之相连,下面邻枕骨,两侧与乙状窦和乳突小房相毗邻,中线处与小脑镰相对应。小脑与脑干背面之间形成的腔隙是第四脑室。

小脑的中央为小脑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根据小脑表面的沟和裂,小脑分为三个主叶,即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

小脑表面覆以灰质(小脑皮质),由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三层组成。皮质下为白质(小脑髓质),由小脑皮质与小脑核之间的往返纤维、小脑叶片间或小脑各叶之间的联络纤维、小脑的传人和传出纤维构成。在两侧小脑半球白质内各有四个小脑核,由内向外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顶核在发生学上最为古老,齿状核是四个核团中最大的一个。

小脑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小脑有大量的传入和传出通路,与大脑皮层、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红核和脊髓等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根据小脑各部功能上的差异,可将小脑分为三个主要的功能部分,即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

前庭小脑

前庭小脑即绒球小结叶,与机体平衡有关,可调节躯干肌运动、协调眼球运动以及维持身体平衡。若没有绒球小结叶,可出现平衡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只能依墙站立等现象,但随意运动仍能协调进行。绒球小结叶的平衡功能与前庭器官和前庭核的活动有关,其反射途径为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骨骼肌。

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包括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这一部分主要的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经脊髓小脑束抵达小脑。

调节肌紧张

前叶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通过发出传出纤维到顶核换元,然后抵达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和前庭核,再经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调节肌紧张。小脑前叶对肌紧张调节具有抑制和易化双重作用。

调节随意运动

刺激后叶中间带能使双侧肌紧张加强。由于后叶中间带还接受脑桥纤维的投射,并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因此后叶中间带在执行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方面有重要作用。

皮层小脑

皮层小脑是指后叶的外侧部,它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信息。大脑皮层的下传纤维均经脑桥换元,转而投射到对侧小脑的后叶外侧部,后叶外侧部的传出纤维经小脑齿状核换元,发出纤维再经丘脑外侧腹核换元,又返回到大脑皮层,形成大脑皮层-小脑-大脑环路。人能够完成精巧运动就是由于小脑通过这一环路联系,发挥对大脑皮层发出的运动信息进行纠正的功能。

小脑的饮食养护重点在于均衡、清淡饮食,应少吃油腻、辛辣、生冷、腌制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苦瓜、香蕉、西红柿、山楂等,补充维生素。

小脑健康可通过适当运动进行养护,如球类运动是有趣的健身运动,既锻炼了肌肉关节力量,又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以及小脑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尤其适合老年人锻炼,球类运动的项目比较多,包括乒乓球、网球、台球、门球、健身球等。此外,在安全平面练习倒走属于非自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人体的协调功能。

小脑健康与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日常应避免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不酗酒、不抽烟,避免过度精神紧张,适当放松,注意劳逸结合。

小脑的健康对机体极为重要,当小脑出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小脑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小脑和不健康小脑有哪些区别。

小脑形态

1、正常小脑

小脑两侧的膨大部为小脑半球,中间的狭窄部为小脑蚓。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下面膨隆,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小脑蚓的上面略高出小脑半球之上,下面凹陷于两半球之间,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蚓垂、蚓锥体和蚓结节。

2、异常小脑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扁桃体呈舌状向下延长,与延髓下段一并越出枕骨大孔而进入椎管内,与其延续的桥脑和小脑蚓部亦随之向下移位,亦可能造成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变形,枕大孔与椎管始部的蛛网膜下腔狭窄等一系列变化。

亚急性小脑变性

又称为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可有轻微的锥体束征和锥体外系改变,MRI和CT早期正常,晚期可有小脑萎缩,可出现寡克隆带。

小脑萎缩

表现为脑基底池扩大,第Ⅳ脑室横径、前后径及其与横径的比值增大。小脑半球及蚓部的脑沟增宽、增多,枕大池和小脑半球蛛网膜下腔扩大。

小脑出血

小脑半球出血一般均位于齿状核处,外观见出血侧半球肿胀,切面见蚓部向对侧移位。血肿可穿破第四脑室顶流入第四脑室,血量较多时可经导水管流入第三脑室及侧脑室,致导水管及脑室扩张积血,严重时可使导水管的直径扩张至0.8cm,全部脑室扩张。血液亦可穿破皮质进入蛛网膜下隙。有的血肿虽未穿破脑室,但出血肿胀的小脑可挤压第四脑室使其变窄,影响脑脊液循环,也可挤压脑干、特别是脑桥的被盖部,有时小脑中脚亦可被出血破坏。小脑半球出血时,有的可出现小脑上疝,致中脑顶盖部受压变形。小脑出血使颅后窝压力明显增高,易出现枕大孔疝引起死亡。

小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组织学特征是排列紧密的星形细胞形成双向突起,可见嗜酸性颗粒和Rosenthal纤维,核分裂和坏死少见,肉眼和镜下均可见囊性结构。

血管网织细胞瘤:成人除胶质瘤之外在小脑第二常见肿瘤,CT扫描实质性肿瘤显示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像,密度常不均匀,囊性者显示为低密度,但一般较甚囊肿密度为高,边缘欠清晰,有时可见高密度。

髓母细胞瘤:儿童常见,CT平扫可见境界清楚、边缘光滑的略高密度灶,头颅MRI显示长T1长T2强化明显的异常信号。

室管膜瘤:CT平扫时室管膜瘤表现为四脑室内等或高密度肿块,可因钙化和坏死而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后有轻到中度强化。

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MRI表现为具有局部占位效应、累及小脑叶片的条纹或“灯芯绒”条纹状病灶,其中可见小片囊变和钙化。

小脑病变可导致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力量、速度、幅度和节律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具体如下:

姿势和步态异常

小脑蚓部病变可引起头和躯干的共济失调,导致平衡障碍,姿势和步态的异常。患者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腿分开呈共济失调步态,坐位时患者将双手和两腿呈外展位分开以保持身体平衡。上蚓部病变时患者向前倾倒,下蚓部病变时患者向后倾倒。小脑半球控制同侧肢体的协调运动并维持正常的肌张力,一侧小脑半球受损,行走时患者向患侧倾倒。

随意运动协调障碍

小脑半球病变可引起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易超过目标(辨距不良),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意向性震颤),对精细运动的协调障碍,如书写时字迹愈来愈大,各笔画不匀等。

言语障碍

小脑病变可导致发声器官如口唇、舌、咽喉等肌肉的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说话缓慢、发音不清和声音断续、顿挫或暴发式,呈暴发性或吟诗样语言。

眼球运动障碍

眼外肌共济失调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患者表现为双眼粗大眼震,少数患者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等。

肌张力减低

小脑病变时常可出现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当患者取坐位时两腿自然下垂叩击腱反射后,小腿不停摆动,像钟摆一样(钟摆样腱反射)。

小脑的健康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小脑受损后可出现共济失调,而影响小脑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酒精中毒

酒精可引起小脑前部和中线部位的萎缩,从而导致躯干和下肢不稳,出现共济失调性步态。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压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若压迫延髓内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可危及患者生命。

疾病因素

高血压患者剧烈运动后或情绪起伏过大可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造成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出血,情况较危急。另外糖尿病、心脏病等也有诱发小脑梗塞的可能。

血管狭窄

供应小脑的血管发生狭窄或硬化,易出现堵塞,可出现头晕、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等表现。此外,血液黏稠度升高后,易出现血栓,可导致小脑梗塞的发生。

其他因素

头部外伤有可能损伤小脑;吸烟、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可导致身体健康下降,诱发小脑相关疾病;母体在妊娠时接触的各种有害因素,如营养不良、电离辐射、化学物质、中毒、感染等有可能导致小脑畸形。

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的重要器官,日常可通过以下症状进行自测。若发现以下异常症状长期存在,则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眼球运动障碍

若发现自己的眼球运动异常,如不能正常固定或转动,追视、扫视不能,灵活度降低或眼球经常出现震颤等情况,应考虑可能是小脑病变;

肢体运动困难

若发现自己不能随意支配肢体,出现不能写字,不能准确判断距离,有意向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走路时脚的深浅不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若检查出现肌回跳和腱反射降低,乃至消失的现象,可提示小脑损伤;

步态异常

如果出现走路姿势不正常,呈蹒跚、醉汉状,步行时跌跌撞撞,站立时晃动的表现,可能为小脑功能损伤,一般步态不稳在白天较轻,晚上较重。

小脑损伤主要涉及一般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具体如下: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小脑有无功能性的异常,涉及的项目较多,包括步态观察、昂白氏征、直线运动试验、肌张力检查、反冲力试验、摆动反射、指指试验、协同运动试验、指鼻试验、辨距检查等,其中小脑功能障碍所致的步态,表现为行走不稳、两脚远离、摇摆不定、两上肢屈曲前伸,如将跌倒的状态,尤其是在转弯时更为明显,其他试验阳性者一般提示小脑有病变,病变部位需要具体分析。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和MRI检查,可明确小脑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出血、萎缩、变性等,其中MRI检查分辨率更高,无骨性伪影,且无电离辐射,对人体无电离损害。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