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5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由无火焰的高温固体、液体或蒸气所致的组织损伤
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脱皮或发白、疼痛等,严重者可发生溃疡
病因为高温固体、液体或蒸气损伤皮肤或黏膜组织
可选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烫伤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烫伤属于烧伤范畴。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分类
Ⅰ度烫伤:仅伤及表皮浅层。
浅Ⅱ度烫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
深Ⅱ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
Ⅲ度烫伤:全层皮肤烫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三度四分法”中,Ⅰ度和浅Ⅱ度称为浅烫伤,深Ⅱ度和Ⅲ度称为深烫伤。目前也有“四度五分法”,将三度四分法Ⅲ度烫伤中损伤达深筋膜以下的烫伤,称为Ⅳ度烫伤。
损伤严重程度分度
轻度烫伤:Ⅱ度烫伤面积10%以下。
中度烫伤:Ⅱ度烫伤面积11%~30%,或有Ⅲ度烫伤但面积不足10%。
重度烫伤:烫伤总面积31%~50%;或Ⅲ度烫伤面积11%~20%;或Ⅱ度、Ⅲ度已发生休克、合并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和复合伤等。
特重烫伤:烫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烫伤20%以上。

发病情况
烫伤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但缺乏流行病学数据。

病因
致病原因
烫伤主要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引起。
高温蒸气:主要是沸水产生的蒸气,会损伤皮肤。
高温液体:如沸水、热油等,工作中接触的钢水等物质。
高温固体:如烧热的金属,生活中主要是厨房中的厨具,电熨斗,工作中主要是冶炼金属的器具。

发病机制
局部变化
由于局部热损伤产生炎性反应,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高,血浆样液体渗出,形成水肿、水疱或创面渗液。
深度烫伤可致皮肤脱水、凝固,甚至炭化形成焦痂。
全身变化
较大面积烫伤,可引起全身性的烫伤反应,释放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烫伤后微循环变化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减少、免疫功能降低等,诱发休克。

高危因素
厨房用火不当。
从事焊接工作。
消防员执行任务。
用火炉取暖。
存在认知障碍。

症状
烫伤的症状与烫伤的方式、部位、程度等有关。
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脱皮或发白、疼痛等,严重者可发生溃疡。
主要症状

Ⅰ度烫伤
仅伤及表皮浅层。
再生能力强,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
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
局部红、肿、热、痛。
无水泡。
轻微脱皮。
不留瘢痕。
浅Ⅱ度烫伤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
如无感染,创面可于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烫伤部位红、肿、剧痛。
出现水疱。
创面鲜红、渗出多。
不留瘢痕。
深Ⅱ度烫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
如无感染,需时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真皮网状层受累。
创面白中透红。
渗出多、明显水肿。
痛觉迟钝。
拔毛试验微痛。
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
Ⅲ度烫伤
全层皮肤烫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3~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创面修复有赖于植皮。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创面可呈黄褐或黑褐色焦痂,针刺和拔毛无痛觉。
烫伤累及全层皮肤组织。
烫伤表面焦痂。
焦黄或焦黑色。
创面不感觉疼痛。
会遗留瘢痕,挛缩畸形。
全身症状
小面积、浅度烫伤无全身症状。
大面积、重度烫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口渴、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等。感染发生后可出现体温骤升或骤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创面肿胀、积脓等。

并发症
休克
严重烫伤早期可出现休克,是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而导致,其可以表现为口渴、尿少、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脏器功能受损
严重烫伤后可发生心功能衰竭、严重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应激性溃疡、胃肠黏膜损害、脑水肿等。
心衰可表现为心慌、心跳加快。
应激性溃疡可有柏油样便、腹痛。
急性肾衰竭可表现为尿少。
严重肺部感染,可以有呼吸次数加快,感觉呼吸困难等表现。
创面感染
创面渗出物增多,呈脓性,散发异味,可伴有体温增高,甚至高热。

就医
就医科室
烧伤外科
烫伤后皮肤表面出现大水疱、脱皮,或伤口疼痛、溃烂,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若出现身体大面积烫伤,烫伤处疼痛难忍,伴发热、呼吸困难、昏迷等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不要自行使用药膏或药物,以免加重局部症状。
若疼痛较重或烫伤面积过大,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或冰水冷却创面,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处,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烫伤多久了?
皮肤有没有感觉?
自己进行过处理吗,怎么处理的,处理效果怎样?
伤处是否有化脓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遭受过烫伤,怎么烫伤的?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头孢拉定、红霉素、阿奇霉素

诊断
诊断依据
烫伤一般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就可以确诊。
病史
有明确的烫伤史。
临床表现
浅烫伤表现为红、肿、热、痛或剧痛、水疱;深度烫伤创面渗出多,水肿,痛觉迟钝。
烫伤面积计算
手掌法
无论成人或儿童,将五指并拢,其一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
中国九分法
将全身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的等分。
头面部(含颈)为1个9%,即占全身总面积的9%。
双上肢为2个9%,即占全身总面积的18%。
躯干(不含双臀)为3个9%,即点全身总面积的27%。
双下肢(含双臀)为5个9%+1%,即占全身面积的46%。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首先需要脱离致伤源,继而进行创面清洗、抗感染和抗休克等治疗。
根据烫伤程度及病情发展阶段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烫伤后建议到医院就诊,不要轻信烫伤的偏方和妙招。

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
迅速脱离热源,及时冷疗,用凉水浸泡受伤部位。可以降低温度、减轻疼痛。
把烫伤部位的衣物除去。若烫伤部位和衣服粘连在一起,不可以强行撕去,可用剪刀剪除周围衣物。
如果伤处没有液体渗出,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干燥的布覆盖受伤部位。
如果伤口有液体渗出,轻轻地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并立刻到医院治疗。
就诊前不要使用药膏或药物。
出现烦躁、口渴时,可口服含盐饮料,有条件者输液。
注意事项
烫伤发生后不要揉搓、挤压烫伤的皮肤。不要立刻用毛巾擦拭。不要涂带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甲紫、油膏等物质。
水疱形成的屏障能够保护皮肤下面的组织,避免用针和指甲挑破,可能引起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用牙膏涂抹烫伤部位可以有助于伤口愈合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牙膏里面是没有任何杀菌成分的。伤口表面涂抹牙膏可能会带入细菌,增加感染的风险,不利于烫伤愈合。

一般治疗
轻度烫伤
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无禁忌,可酌情进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中、重度烫伤
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烫伤面积和深度,补充液体。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向后仰使气道呈直线有利于通气。头要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为对症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休克防治
常用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如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胶体液。
若出现较严重的酸中毒和血红蛋白尿时,可增加1.25%碳酸氢钠。
抗感染
为防止大面积烫伤引发的感染,早期可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如果感染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
破伤风疫苗
根据烫伤程度,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其他
出现烫伤应激性溃疡时,常规给予抗酸、保护胃黏膜,并给予H2受体拮抗剂等。
应警惕脑水肿发生,注意控制输液量,必要时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
营养支持:包括胃肠内营养支持、部分静脉营养支持、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
浅度创面:Ⅰ度烫伤无须特殊处理,能自行消退。小面积浅Ⅱ度烫伤清创后,多能自行愈合。
深度创面: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
切痂手术
切痂植皮切痂:主要用于Ⅲ度烫伤及手与关节等功能部位的深Ⅱ度烫伤。
削痂植皮削痂:主要适用于深Ⅱ度烫伤。
蚕食脱痂即自然脱痂、药物脱痂,目前已较少采用。
植皮术
多数深度烫伤创面均需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才能愈合。某些特殊原因或特殊部位的烫伤如局限性深度电烫伤或热压伤等,需采用皮瓣修复。
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
适应证:多用于手等功能部位切、削痂后的创面及清创彻底的肉芽创面、颜面部深度烫伤创面等。
预后:愈合后瘢痕少,有弹性,功能和外观均较好。
小片或邮票状自体皮移植
适应证:多用于自体皮源充足的中小面积深度烫伤
预后:愈合后瘢痕亦较少。
点状植皮
适应证:较适用于大面积烫伤。
预后:瘢痕增生多,不适用于颜面、功能和关节部位。
微粒皮移植
适应证:自身皮源不足者。
预后:自体皮粒可生长并扩展融合成片。
MEEK微型皮片移植
适应证:大面积深度烫伤自体皮源短缺者。
优点:半机械化操作,简便高效,成活率高。
网状皮移植
优点:节约植皮时间;与小片自体皮不同,网状皮仍有一定连续性,其网络可分割瘢痕,挛缩相对较轻。网状皮移植后,上面最好覆盖异体(种)皮等,以减少感染机会,提高存活率。
大张异体(种)皮开洞嵌植点状自体皮
适应证:适用于广泛深度烫伤大面积切、削痂后的创面。
优点:一般可扩大自体皮面积的8~10倍。
此外,还可采用网状皮移植;自、异体(异种)皮相间混植;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近年来还开展了培养表皮细胞与“真皮”的复合移植以及组织工程皮肤的移植。

中医治疗
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单用外治法;大面积重度烫伤必须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
外治法
烫伤外治的中药,如紫草油膏、京万红油膏、湿润烧伤膏等,适用于轻度表浅烫伤的处理,可根据临床实际选用。
辨证论治
经中医辨证,按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药方,如黄连解毒汤或银花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减、清营汤或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烫伤的预后与皮肤烫伤面积、深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小面积浅烫伤者及时清创,预后好。
大面积深度烫伤者及时补液,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根据需要行手术切除深度烫伤组织,然后进行皮肤移植。预后差。

危害性
烫伤的危害包括皮肤损伤、休克、全身感染、内脏并发症。
皮肤损伤
烫伤在Ⅱ度以上时会造成皮肤局部有水疱、渗出或者焦痂形成,可能会导致瘢痕遗留或皮肤畸形,严重者可影响正常功能。
休克
休克是严重烫伤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烫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休克就会越重。
全身感染
感染是烫伤的另一严重危害,如果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会导致内脏并发症继发出现,最终可以引起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可以导致死亡。
内脏并发症
烫伤可以损伤内脏,包括烫伤应激性溃疡引起腹部隐痛和黑便、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脑水肿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禽蛋、瘦肉等。可以配合饮用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饮品,如绿豆汤、西瓜汁、银花甘草汤等。
忌食辛辣、肥腻、鱼腥类食物。
生活管理
增加对老人和儿童等人群的监管和护理。
烫伤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伤部位护理和心理干预。
保持创面及其周围干燥清洁。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精心护理,勤翻身,防止创面长期受压。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
烫伤创面愈合后,暴露部位1个月内避免阳光直晒,以免加重色素沉着。
深度烫伤创面愈合后期,注意加强功能锻炼及防瘢痕治疗。
可使用弹力衣物压迫烫伤后遗留的瘢痕,可减轻瘢痕增生。

随诊复查
烫伤患者需要来医院观察烫伤部位的愈合情况,所以需要按时复诊,可能会做血液检查。
复查时间:2周至1个月复诊1次。
如果出现创面感染、化脓或者患者突发高热要及时就诊。
复诊时可能需要血常规等检查。

预防
在家庭或幼儿园,应将开水、热粥、热汤等放置于妥当处,避免儿童触及烫伤。
家庭使用电暖炉、电暖气等,可以安装防护罩,避免老人和儿童烧烫伤。
洗浴时先放凉水后放热水,避免淋浴烫伤。
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暖时,一定要拧紧。
不要让儿童轻易进入厨房。
将可能造成烫伤的危险品移开或加上防护措施。
家庭成员要了解烧伤(烫伤)急救知识。

参考文献

[1]
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何清湖.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上册[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
Burns Fact sheet N°365. WHO. 2014.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5/en/

[7]
Avni T, Levcovich A, Ad-El DD, Leibovici L, Paul M.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burns pati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0, 340(): c241.

[8]
Burn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0. https://medlineplus.gov/burns.html

[9]
Cianci P, Slade JB, Sato RM, Faulkner J. Adjunctiv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rmal burns. Undersea & Hyperbaric Medicine, 2013, 40(1): 89–108.

[10]
Curinga G, Jain A, Feldman M, Prosciak M, Phillips B, Milner S.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following burn. Burns, 2011, 37(5): 742–52.

[11]
Endorf FW, Ahrenholz D. Burn 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11, 17(6): 601–5.

[12]
Hardwicke J, Hunter T, Staruch R, Moiemen N. Chemical burns–an historical comparis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urns, 2012, 38(3): 383–7.

[13]
Total burn care. Saunders, 2012.

[14]
Burn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0. https://medlineplus.gov/burns.html

[15]
Mitchell M, Kistamgari S, Chounthirath T, McKenzie LB, Smith GA. Children Younger Than 18 Years Treated for Nonfatal Burn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Clinical Pediatrics, 2020, 59(1): 34–44.

[16]
Rousseau AF, Losser MR, Ichai C, Berger MM. ESPEN endorsed recommendations: nutritional therapy in major burns.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32(4): 497–502.

[17]
Snell JA, Loh NH, Mahambrey T, Shokrollahi K. Clinical review: the critical care management of the burn patient. Critical Care, 2013, 17(5): 241.

[18]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Emergency Medicine (Tintinalli)). McGraw-Hill Companies, 2010.

[19]
Wasiak J, Mahar PD, McGuinness SK, Spinks A, Danilla S, Cleland H, Tan HB. Intravenous lidoca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kground or procedural burn pain.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10(10): CD005622.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