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22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颌骨囊肿是一种发生在颌骨内的囊性病变
初期无自觉症状,后期可出现颌骨膨胀、牙齿移位等
牙齿发育/萌出过程异常、颌骨内炎症及胚胎发育上皮残留、损伤后出血等所致
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如伴有感染需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

定义
颌骨囊肿是一种发生于上下颌骨内,逐渐增大的囊性病变,囊肿内含囊液。

分类
根据其组织来源,可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及假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发育性和炎症性两大类,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根端囊肿:又称根尖周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和液化,组织液渗出形成囊肿。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后,在缩余釉上皮和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形成的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曾被称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囊肿内含黄、白色角蛋白样(皮脂样)物质。
牙源性钙化囊肿:曾被称为牙源性钙化囊性瘤,是一型单纯囊肿,其内衬上皮含类似成釉细胞瘤的上皮成分和影细胞,后者可发生钙化。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之间,牙常被排挤移位。
鼻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
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缝的任意位置,也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鼻唇囊肿:位于上唇底和鼻前庭内,囊肿在骨质表面,在口腔前庭外侧可触及。
假性颌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下颌多见,多单发,患者可有损伤史,包括咬合创伤。囊肿无明显上皮衬里,仅为一层纤维组织,牙数目正常,牙齿无移位。
静止性骨囊肿:是发育过程中,唾液腺和其他软组织的增殖或迷入引起的下颌骨局限性缺损,常位于下牙槽神经下方,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情况下可随时间增大。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膨胀性溶骨性病损,下颌骨多见,主要表现为颌骨膨隆,病变发展较快,可引起面部不对称,病损不伴有搏动感,穿刺可抽出深色静脉血。

发病情况
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根端囊肿多发于前牙,含牙囊肿多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和上颌尖牙区,角化囊肿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亦多发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面部不同部位。
单纯性囊肿多发生于10~20岁人群,下颌多见。
静止性囊肿多位于下颌磨牙及下颌角区、下牙槽神经管的下方,文献报道多为40岁以上男性。
动脉瘤性骨囊肿一般发生于30岁以下人群,10~19岁多见,主要发生于长骨(50%),发生于颌骨的病例仅占1.9%,多见于颌骨后部[1]

病因
致病原因
不同类型的颌骨囊肿可有不同的发病原因。
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根尖周肉芽肿等慢性炎症的刺激所引起。
牙齿发育、萌出异常所致。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
假性颌骨囊肿
创伤。
唾液腺或其他软组织增殖。
颌骨内病变,引起血管畸形和局部血液动力学变化。

症状
主要症状
颌骨膨隆
囊肿早期可无症状,随囊肿增长,骨质向周围膨胀,出现进行性无痛性颌骨膨隆。
颌骨膨隆的过程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颌骨乒乓球感或波动感
由于囊肿不断胀大,颌骨骨质变落,膨隆处触之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如果薄层骨板吸收,可出现触之波动感。
面部畸形
囊肿不断增大,周围组织隆起,使面部变得不对称而发生畸形。
牙齿松动、移位
如囊肿导致邻近牙齿受压,根周骨质吸收,可发生牙齿移位、松动与倾斜,或者导致缺牙。

不同类型颌骨囊肿的表现
牙源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囊肿常单发,也可多发。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继续生长形成面部畸形,后期表面骨质变薄,触之可有乒乓球样感,并发出羊皮纸样脆裂声。若薄层骨板被吸收时,可出现波动感。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与牙源性囊肿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的骨质膨隆。
假性颌骨囊肿
通常无明显症状,少数静止性骨囊肿可随时间增大。
动脉瘤性骨囊肿出现颌骨膨隆,发展较快,引起面部不对称。囊肿穿刺可抽出深色静脉血。

其他症状
牙源性囊肿因拔牙、损伤等导致破裂时,可见草黄色或草绿色液体,或皮脂样物质流出。
少数角化囊肿可向舌侧(牙齿里侧)膨胀,并穿破骨壁向软组织扩张。
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大脑镰钙化等症状时,称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并发症
牙齿松动、移位
囊肿使邻近牙受压时,可出现牙移位、松动及倾斜,并造成咬合紊乱。
视力异常
上颌骨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压迫眼球影响视力,甚至产生复视。
病理性骨折
囊肿过大时,颌骨破坏较多时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可能出现外形变化和疼痛。
继发感染
可出现局部胀痛、溢脓、发热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上下颌骨出现明显膨隆,局部软组织出现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或者没有疼痛感但按压时有乒乓球感或波动感。
出现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情况。
X线检查时发现颌骨内有囊性病变。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一天应保持口腔清洁。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颌骨膨隆、肿胀的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随时间增大?
病变的进展速度如何,有无突然加快的情况?
是否伴随局部疼痛、发热、口腔内溢脓等?
是否有牙齿移位、松动、脱落?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曾患颌骨囊肿?
是否有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
是否有颌面部创伤或咬合创伤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曲面体层片)、CBCT/CT、MRI
病理检查:组织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单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龋齿、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病史。
颌面部创伤或咬合创伤史。
临床表现
颌骨膨隆,触之可有乒乓球样感,可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溢脓等。
口内牙齿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继发感染。
影像学检查
X线(曲面体层片)
主要用于下颌骨囊肿的显示和诊断。
囊肿为低密度X线透射表现,边界清晰,周围有骨密质线围绕。
CBCT/CT
可完整显示上颌骨囊肿,显示囊肿各方向的膨胀。
MRI
采用平扫CT仍不能判断颌骨内占位性病变是否为囊肿者,可采用MRI检查。
病理检查
若囊肿较大,可考虑经颌骨囊肿开窗术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类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其他检查
对部分囊肿可进行穿刺取囊肿内液体进行检查。
含牙囊肿穿刺可见草绿色囊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胆固醇结晶。
角化囊肿穿刺可见黄、白色皮脂样物质混杂在囊液中。

鉴别诊断
成釉细胞瘤
相似点:均好发于青壮年,初期无明显症状,逐渐发展可使颌骨膨大,造成面部畸形,牙松动、移位或脱落。
不同点:成釉细胞瘤多为实质性,穿刺可抽出褐色液体。颌骨囊肿多为含液囊肿,可出现乒乓球感,严重时有波动感。通过X线片和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骨化纤维瘤
相似点:发病年龄相似,多单发,早期无症状,肿瘤增大后可造成颌骨膨胀,引起面部畸形及牙移位。
不同点:骨化纤维瘤为实性肿瘤, X线片显示为境界清楚的单房性密度减低区,病变中央区常见不透光的硬组织区。颌骨囊肿多为含液囊肿,囊肿较大引起面部畸形时,通常有乒乓球感和波动感。通过X线片和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中心性血管瘤
相似点:患者多表现为面部无痛性肿大,可伴有牙移位。
不同点:X线片和CBCT显示为低密度X线透射影,多囊较多见,可表现为“蜂窝状”或“皂泡状”,部分有牙根吸收。颌骨囊肿X线片显示为含液囊,边界清晰且为低密度X线透射。通过X线片和血管造影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根治疾病或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出现并发症。
治疗原则:
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均应采用手术治疗;如伴有感染应先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术前应行X线片或CT,以明确囊肿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假性囊肿如单纯性骨囊肿和静止性骨囊肿可先观察,必要时再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囊肿刮除术
传统手术方式为囊肿刮除。
角化囊肿易复发,需要行彻底的手术刮除。在刮除囊壁后可用苯酚或硝酸银等处理骨创,还可考虑在囊肿外围磨除部分骨质。
如囊腔中有牙根暴露且仍能保留者,应行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
囊肿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肿体积较大且未突破骨皮质时,可考虑在颌骨最膨隆处开窗引流,待囊肿体积缩小后再彻底刮除。
开窗术中可切取部分囊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上颌窦根治术
上颌囊肿手术时若与上颌窦穿通,或伴有上颌窦炎症,应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
颌骨部分切除术+骨缺损修复术
如角化囊肿范围过大或多次复发,应考虑将颌骨连同病变的软组织一并切除,同期植骨。
动脉瘤性骨囊肿病损广泛者亦可采用局部切除病损同期植骨。

术后并发症
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或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出现下唇麻木、口角歪斜等。
病理性骨折
发生在下颌骨的囊肿,若囊肿体积过大,剩余骨薄弱,术后可能发生颌骨骨折。
感染
术后可能发生创面感染,出现局部的肿痛、溢脓,以及发热等全身表现。

预后
治愈情况
大部分颌骨囊肿可通过手术治愈,少数类型易复发。

危害
囊肿体积较大时出现颌骨膨隆,导致面部畸形,影响外观。
囊肿可推挤牙齿导致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影响外观、言语及进食。
囊肿伴随感染时可出现局部肿痛、溢脓及全身发热等不适症状。
若囊肿体积过大导致病理学骨折可引起面部畸形、咬合紊乱。
上颌骨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压迫眼球影响视力,甚至产生复视。
部分类型如角化囊肿可癌变(国内报道癌变率为2.65%)[1]
除根端囊肿外,其他牙源性囊肿均可转变为成釉细胞瘤,增加治疗难度、费用及周期。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应多摄入新鲜蔬果、高蛋白饮食。
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用流质食物,减少食物对伤口的刺激,再逐渐向半流质到软食过渡。
若术后有神经损伤,可服用维生素B1、B12等,促进功能恢复。
生活管理
保持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减少龋齿等患病率。
发现有龋齿、牙髓炎、残根等牙齿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日常适当锻炼身体,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质。
术后应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囊肿较大的患者日常活动应格外注意,避免病变区受外力冲击及咀嚼过硬食物,防止病理性骨折。

病情监测
术后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是否有脓液流出,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复诊。
若行囊肿开窗术后需定期冲洗囊腔,冲洗时应注意开窗部位是否闭合,若过早闭合应及时复诊。

随诊复查
定期复诊,遵医嘱或于术后1个月复查伤口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查看囊腔内成骨情况。
囊肿开窗减压术后患者建议1~2个月复诊一次。
建议每半年复诊行X线片检查,查看囊肿是否复发。

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科学刷牙,饭后漱口。
避免单侧咀嚼,避免大力咬硬物,以防咬合创伤。
尽早处理口腔内的龋齿、牙髓炎、残根等。
发现颌面部异常膨隆、肿胀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张志愿,石冰,张陈平. 口腔颌面外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高岩,孙宏晨,李江. 口腔组织病理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
张祖燕,王虎.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4]
张震康,俞光岩. 口腔颌面外科学. 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