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5月26日 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主要表现为看远处模糊,视近处清晰
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可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手术等方式矫正

近视是什么?

定义
近视的通俗名称是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眼镜度数常用屈光度表示,例如近视100度,可表示为-1.00 D。通常无法通过裸眼视力推测出屈光度,这两者之间没有固定对应关系。
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米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到视网膜上,称为屈光不正。
分类
按照屈光特性分类
轴性近视: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不可恢复。
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增大所致。
屈光指数性近视:眼内屈光介质指数过高所致。
位置性近视:因眼球内某屈光介质位置前移(如晶状体向前脱位),引起近视。
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或轻度近视,300度以下。
中度近视,300~600度。
高度近视,600度以上。
按照病程进展及有无病理变化分类
单纯性近视:发展缓慢,20岁以后基本稳定,屈光度多在600度以下,多数没有眼部病理改变,用适当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通常有遗传因素,病程多为进行性。一般在600 度以上,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眼底病变和视力损害,严重者可致盲。
按照调节作用参与的多少分类
假性近视: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患者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假性近视是视远时睫状肌调节未放松所致的近视。
真性近视:患者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时,其散瞳后的远视力变化不大,用负镜片可矫正远视力。
混合性近视:患者远视力差而近视力正常,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时,其散瞳后的远视力有所提高,但不能达到正常。散瞳后视力提高这部分为调节过强所致,即假性近视,余下部分为真性近视,须用负镜片矫正。
发病情况
近年来我国近视一直呈现出高发趋势,且平均发生年龄逐渐减低。研究表明,我国6~8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5.8%、58.9%、73.4%和81.2%,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患病率和增长趋势预测,到2050年全球有近一半人口近视,约10%是高度近视。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近视患者长期不戴眼镜会怎么样?
近视患者长期不戴眼镜容易出现视疲劳,还可出现近视度数增加。
近视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配戴眼镜可矫正近视,提高患者视力。如果近视患者长期不配戴眼镜,患者需利用眼睛调节以视物清晰,容易出现眼睛酸胀、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长期处于视疲劳,患者近视度数可不断增长。
青少年近视怎么控制度数不增加?
青少年近视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运动、配戴角膜塑形镜等方式来控制近视度数增加。
不良用眼习惯是导致青少年出现近视的重要原因,因此患者需改善用眼习惯,合理用眼。近视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加体内多巴胺,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近视患儿还可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
近视矫正手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近视患者行近视矫正手术需满足年龄满18周岁、近视度数稳定、排除眼部其他疾病等条件。
儿童近视患者因为仍处于发育中,屈光度数可发生变化,因此不适合进行近视矫正手术。为了保证手术效果,成年近视患者度数稳定后才可行手术矫正。如果同时患有角膜炎、泪囊炎等眼部疾病,需在这些疾病治愈后才可行手术矫正近视。

病因
致病原因
环境因素
不良的用眼习惯: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眼与书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
户外活动少。
工作或阅读环境照明不足或过强、工作目标过于精细。
遗传因素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且度数多在600度以上。但有高度近视者不一定有家族史。

症状
主要症状
远视力降低: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距离视物清晰,常移近所视目标,且眯眼视物。
视疲劳:出现视物模糊且难以持久、眼部酸胀、眼睛干涩、畏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眼睑痉挛、复视(重影)。
外斜视:视近时,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
眼球改变:近视度数较高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等。

其他症状
高度近视者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常伴有飞蚊症、闪光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飞蚊症:是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背景时症状更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闪光感:是指近视看东西时感觉有闪电一样的光。
视物变形、变色:通常是黄斑疾病的表现,如黄斑水肿、黄斑出血、黄斑前膜或者黄斑裂孔。

并发症
白内障:单眼视物重影,眼前固定黑影,视物发灰、发暗,畏光等,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
青光眼:在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正常人的6~8倍,可有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
视网膜脱离:近视人群中的发生率为其他人群的8~10倍,多见于中、高度近视(300 度以上)。感觉眼前有视物遮挡或固定黑影。

就医
就诊建议
近视主要于眼科诊断和治疗。
出现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常规视力检查时发现视力异常,建议及时就诊。

就诊准备
挂号
门诊就医前需要去医院现场挂号,或通过官方渠道(如医院官网、官方App、114平台等)挂号。
资料准备
准备好就诊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父母是否有近视或高度近视?
用眼方式是否正确?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样?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矫正镜片?
眼镜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角膜接触镜的利弊是什么?
建议多久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史等。
近视家族史。
临床表现
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视物疲劳。
有外隐斜或外斜视等眼位异常。
有轻度眼球改变等症状。
视力检查
在光线充足或照明良好的地方检查。
检查时遮眼板要严密遮盖非检查眼,否则双眼所测视力会高于单眼视力,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时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都会使得检查结果不客观,检查时须加以注意。
裂隙灯检查
了解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将下颌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检查结束后不可用力揉眼。
眼底检查
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
主要观察有无眼底病变如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
眼压测定
了解眼压,眼压高有助于辅助诊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等。
检查过程中有气流冲击眼球,略有不适,但无疼痛,放松并配合检查即可。
注视不准、泪液过多或瞬目等原因可能会测不出数值。
测量时,双眼向前方固视,避免眼球不断转动。
其他检查
如眼轴长度、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检查、A超、B超、眼底荧光造影、视觉电生理等,针对不同部位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
重要提示
无法根据视力推测出屈光度,这两者之间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建议去正规眼科医院进行准确验光,确定近视的准确度数。
可以根据症状如看远模糊、看近清楚,容易眼疲劳等自测是否近视,但是近视的明确诊断需要眼科检查,散瞳验光可测量准确度数。

鉴别诊断
核性白内障
疾病初、中期可出现远近视力均下降,裂隙灯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
散光
散光表现为视力降低和视觉疲劳,电脑验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近视的治疗要根据近视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配框架眼镜矫正、角膜接触镜、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目前无治疗近视的特效药物,也不要听信偏方和所谓“妙招”。
一般治疗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对于儿童近视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
何时佩戴眼镜和是否要佩戴眼镜取决于近视度数、个人用眼习惯、用眼时的症状与感受。
镜片的选择可根据成像效果、是否防眼疲劳、是否防有害的紫外线等方面,在验光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镜片。
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又称隐形眼镜,与角膜直接接触,减少框架眼镜成像改变等问题,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软性接触镜
适用人群:可用于近视的矫正。
优点:异物感小,可作医疗作用和美容效果。
缺点:容易破损,易黏附蛋白质沉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透氧率低。
禁忌证:眼部有活动期急性炎症、全身有影响戴镜的病变、个人卫生不良、依从性差而不能定期复查、对护理液过敏或生活工作环境卫生差者,应禁用或慎用。
硬性接触镜
适用人群:近视、远视、散光,尤其是圆锥角膜及角膜瘢痕等所致的不规则散光。
优点:对于不规则散光效果好,透光性好,不易变色,不黏附蛋白质形成沉淀。
禁忌证:眼表活动性疾患或影响戴接触镜的全身性疾病等应禁用。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环境中者、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等应慎用。
角膜塑形镜
又称OK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戴镜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
角膜塑形镜可以矫正近视,但效果是暂时的、可逆的。一旦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就会回到以前的形态,近视也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不能根治近视。
未成年人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对于较高屈光度数等疑难病例的验配,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验配。

药物治疗
药物局部治疗
适用于假性近视。
睫状肌松弛剂类的眼药,主要目的是解除睫状肌的紧张状态。常用阿托品类药物,但这类药物会造成瞳孔散大,出现看近物困难、畏光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为降低出现药物毒性风险,儿童可使用0.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点药后压迫泪囊部位可以减少全身性吸收。用药后立即擦去多余药液。
中成药
中药治疗对减轻青少年假性近视症状,延缓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其他类型的近视效果不明确。常用药物有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夏天无眼药水。
重要提示
药物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假性近视切勿戴镜或手术,如戴眼镜,会加重睫状肌的负担造成眼疲劳,增加了近视发生的风险;眼贴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但是并不能治疗近视。

手术治疗
近视的手术矫正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8~50岁的成年人,近视度数稳定(两年内近视度数增长每年不超过50度),就可以考虑做近视手术。同时,要排除其他不适合手术的眼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疾病和某些眼底疾病。
术前要根据患者的角膜厚度、屈光情况、角膜形状、眼底情况以及患者的需求来选择最适手术方式。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适用于中低度的近视(600度以下)。
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FS-LASIK),又称半飞秒。
适用于近视度数不超过1200度。
优点是术后视力恢复较快、适用范围广。
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又称全飞秒。
适用于近视度数不超过1000度。
优点是屈光状态稳定、干眼症状轻、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稳定。
此外,还有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等表层激光角膜表层手术,存在术后眼部疼痛、视力恢复慢等缺点,目前临床应用较少。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后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眼科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目前临床已接近淘汰。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又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一般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不能进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近视是在保留自然晶状体的情况下,在前房或后房植入负度数人工晶状体。
优点:无须破坏、切削角膜组织,无须缝合,适用范围较广,近视矫正范围是300~2300度。
各种近视手术的区别:

名称 Trans-PRK FS-LASIK SMILE ICL
适应度数 600度以内 1200度以内 1000度以内 2300度以内
切削角膜位置 表面 深层 深层 不切除
手术过程 准分子激光切削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切削 飞秒激光切口+飞秒激光切削 眼内植入定制人工晶体
切口大小 20~24毫米 2~4毫米 1.5~3毫米
可逆性 不可逆 不可逆 不可逆 可逆
住院时间 无须住院 无须住院 无须住院 需要住院
副作用 1~2天异物感、轻微疼痛 3~24小时异物感、水雾感 3~24小时异物感、水雾感 3~24小时异物感、水雾感
恢复时间 2~3天 24小时内 24小时内 24小时内
剧烈运动 1个月后 1个月后 1个月后 1个月后

术前准备
术前1~2个月内请勿戴硬性隐形眼镜,术前1~2周内请勿戴软性隐形眼镜。
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以排除感染、干眼症、青光眼、圆锥角膜、眼底病等。
手术当天请穿舒适的衣物,不要化妆。
检查结束及时和医生沟通,选择适合的近视手术方式,预约手术。
术前3天每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未经医生许可,请勿用其他药物。
术前若感冒或身体不适应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
术后不能揉眼。
术后1~2周少看近,多看远。
手术后1周内眼部尽量不化妆。
1周内尽量避免水入眼,或引起眼部不适。
3个月内尽量不要剧烈活动,避免外伤撞击术眼。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遵医嘱点眼药水,点药前洗净双手,避免指甲过长。
外出可酌情戴上墨镜,以阻挡风沙及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术后要按时复诊。
术后并发症
干眼症:术后可出现干眼症。轻者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用眼环境等方法调整,或使用人工泪液;严重者可行泪点栓塞。
光学像差:术后出现眩光、光晕及单眼复视等。
角膜并发症:层间碎屑、角膜神经营养性上皮病变、弥漫性层间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以及进行性角膜扩张等。
视力回退:即手术过后,近视又发生进展,要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
重要提示
术后近视发生进展,可选择再次手术。但应明确近视进展的原因。
激光手术对角膜的切削是不可逆的,但相对安全,精确度高。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如感觉视觉质量有异常,可以随时把人工晶体取出。
手术风险:目前的近视手术技术比较成熟,安全性较高,但完全没有风险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每一种手术方式都有其优缺点。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近视是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
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包括中医辨证论治,如当归补血汤加减、驻景丸加减方加减。
还可使用针刺治疗、温灸疗法、耳穴贴压、离子导入疗法,有助于缓解近视。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使用。

预后
治愈情况
本病不能自愈,单纯性近视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病理性近视出现并发症时预后不良。

危害性
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可伴有飞蚊症、闪光感等。
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特别是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增高,严重者导致失明。

日常
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近视发生的关键时期在6~12岁期间,但预防近视要从学龄前儿童开始。
日常管理
注意避免过度用眼,避免眼睛过于疲劳。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适量进食草莓、山药、动物肝脏、枸杞、南瓜、胡萝卜、玉米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增加户外运动,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随诊复查
建议定期到医院检查。
若出现眼睛疼痛、视物模糊、遮挡或重影等,建议立刻到医院进行检查。
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每3~6个月,中小学生每6~12个月到医疗机构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则需由医生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

预防
注意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连续看书或看电视45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或向远方眺望。
不要在光线暗弱及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及走路或乘车时阅读。
定时做眼保健操。
注意平时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
定期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
营养均衡,适量多吃蛋白质、钙质丰富的食物,少吃甜食。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裸眼视力下降者,建议到医院接受验光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矫治。

参考文献

[1]
段俊国,毕宏生.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张慧敏,刘芳. SMILE与FS-LASIK术治疗高度近视对患者角膜、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20,40(8):75-76.

[4]
沈洪兵,齐秀英. 眼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5]
王宁利,李仕明. 全国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6]
Cui D, Trier K, et al. Effect of day length on eye growth, myopia progression, and change of corneal power in myopic children. Ophthalmology, 2013, 120(5): 1074–9.

[7]
Dolgin E. The myopia boom. Nature, 2015, 519(7543): 276–8.

[8]
Feldkaemper M, Schaeffel F. An updated view on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myopia.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review), 2013, 114: 106–19.

[9]
Foster PJ, Jiang Y. Epidemiology of myopia. Eye, 2014, 28(2): 202–8.

[10]
Huang HM, Chang D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ar Work Activities and Myopia in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5, 10(10): e0140419.

[11]
Nickla DL. Ocular diurnal rhythms and eye growth regulation: where we are 50 years after Lauber.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Review), 2013, 114: 25–34.

[12]
Ramamurthy D, Lin Chua SY, et al.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myopia during early lif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Optometry (Review), 2015, 98 (6): 497–506.

[13]
Shapira Y, Mimouni M, et al. The Increasing Burden of Myopia in Israel among Young Adults over a Generation: Analysis of Predisposing Factors. Ophthalmology, 2019, 126(12): 1617–1626.

[14]
Vega-Estrada A, Alio JL. The use of intracorneal ring segments in keratoconus. Eye and Vision, 2016, 3: 8.

[15]
Walline JJ, Lindsley KB, et al. Interventions to slow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children.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1(1): CD0O6460.

[16]
Ward B, Tarutta EP,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sterior pole buckles in the control of progressive high myopia. Eye, 2009, 23(12): 2169–74.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