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疣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1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为皮肤、粘膜部位丝状突起的疣状增生,顶端可有过度角化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可据病情选择冷冻、激光或外用药物治疗

丝状疣是什么?

定义
丝状疣是寻常疣(刺瘊,瘊子)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丝状突起的良性疣状赘生物,多见于颈、额、眼睑等部位,属于皮肤科常见病。
一般不会恶变,但可传染。
发病情况
丝状疣作为寻常疣的一种类型,也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可出现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儿童及青年。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丝状疣最简单的去除方法是什么?
丝状疣没有最简单的去除方法,激光、冷冻治疗效果较佳。
丝状疣可以通过激光的高温烧灼破坏疣体,使疣体脱落,操作简单、时间短、损伤小。也可通过液氮冷冻治疗的低温破坏疣体,使疣体脱落,操作简单,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使疣体完全脱落。
同时还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软膏、咪喹莫特等药物,但用药时间可能较长。
出现丝状疣就是HPV感染了吗?
出现丝状疣就是HPV感染了。丝状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丝状突起的良性疣状赘生物,多见于颈、额、眼睑等部位。其多由HPV-2型感染导致。
HPV分很多亚型,虽丝状疣也是HPV感染的一种,但并不是很多人说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多与HPV6、11、16、18型有关。
丝状疣是艾滋病前兆吗?
丝状疣不是艾滋病的前兆。
丝状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粘膜引起的疣状增生物,其不是性传播疾病,更与艾滋病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其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等。
如有不洁性接触等,或怀疑自己有艾滋病症状时,需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相关检测排除,不必过分焦虑。

病因
致病原因
病原体
本病的病因比较明确,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
HPV有很多种基因分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病毒性皮肤病,现已知HPV的基因分型已超过120种。
不同分型的HPV容易感染的部位有所区别,可引起疣、乳头状瘤或癌。
HPV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等,由不同基因分型的HPV引起。
可引发寻常疣的HPV,主要有Ⅰ型(HPV-1)、Ⅱ型(HPV-2)、Ⅳ型(HPV-4)、Ⅶ型(HPV-7)以及26~29基因型。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丝状疣患者。
引起丝状疣的HPV携带者:有些人感染HPV后皮肤上没有明显的丝状疣皮损,但已携带HPV,属于潜伏感染,也是传播本病的主要来源。
丝状疣患者使用被HPV污染的毛巾、刷子、脸盆等用品。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丝状疣皮损。
与患者共用毛巾、刷子、脸盆。
患者摸过丝状疣皮损后,再触摸自己的健康皮肤,也会导致自身感染。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发生,儿童和青年多见。有以下危险因素者容易患本病。
外伤或皮肤破损
外伤或皮肤破损为HPV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病毒更容易侵入人体。
免疫功能低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发病机制
HPV侵入皮肤表皮细胞,在细胞内不断增殖,免疫功能低下为病毒的不断增殖创造有利条件。
病毒会导致表皮增厚、角化过度,逐渐出现增生性改变,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

症状
丝状疣的典型皮损是单个正常皮色或灰棕色细软的丝状突起,顶端粗糙质硬。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好发于面部,尤其是眼睑及额头。
也常见于颈部。
皮损特点
皮肤表面上隆起的疣状赘生物,为单个、柔软、细长的丝状突起。
可为皮色、灰白色或灰棕色,长度多为0.5~1厘米。
疣体顶端粗糙质硬。
形似乳头瘤,像一个1厘米长的小钉倒立在皮肤上。
特殊表现
疣体自然消退前,可能会有下列表现。
突然瘙痒。
疣基底部红肿。
皮损突然变大,趋于不稳定状态。

其他症状
本病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症状。
面部或颈部的皮损,可因洗脸时毛巾摩擦、牵拉,而引起短暂的疼痛感。

并发症
本病一般对身体健康无损害,通常不引起并发症。少数人可有下列并发症。
角膜炎、结膜炎
发生在眼睑部位的丝状疣,少数可伴发角膜炎、结膜炎。
角膜炎:引起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以及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结膜炎:引起眼干眼涩、眼睛发红、眼痒、分泌物增多,以及眼部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一般不影响视力。
继发皮肤感染
丝状疣一般不会发生皮肤感染,但如果自行拔除或剪掉丝状突起的皮损,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流脓等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身体各部位出现细软的丝状突起,皮色正常或呈灰棕色,建议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可适度清洁皮肤,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出血和继发细菌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的?
皮疹发生的部位有哪些?
是否有疲倦、发热、头痛等情况?
皮疹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近期是否接触过该病的患者?
是否有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近期是否精神紧张、压力大?
检查清单
HPV检测、皮肤组织病理、血常规
用药清单
糖皮质激素(口服、注射):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免疫抑制剂(口服、注射):环孢素、甲氨蝶呤
疣治疗外用药物:维A酸、水杨酸、咪喹莫特、鬼臼毒素、阿昔洛韦
其他:维生素片/胶囊、蛋白粉、其他保健品

诊断
诊断依据
丝状疣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
如果皮损不典型,可能会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进一步确诊和排除其他疾病。
病史
有接触丝状疣患者,或与患者共用个人用品的情况。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发病前有局部皮肤破损病史。
临床表现
皮肤表面上隆起的丝状赘生物,单个、柔软、细长,像一个1厘米长的小钉倒立在皮肤上。
皮损可为皮色、灰白色或灰棕色,长度多为0.5~1厘米,顶端角质粗糙质硬。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主要用于判断有无感染。
重点关注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有无异常。
病原学检查
有创检查,从皮损处取一点组织,检测病毒的DNA,判断是否携带HPV病毒。
组织病理学检查
有创检查,需要取病变部位的皮肤组织作为标本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
检查结果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显著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在疣周围常向中心放射状弯曲。

鉴别诊断
疣状皮肤结核
疣状皮肤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皮肤所致,病程较长。
皮损为单个暗红色的丘疹或疣状结节,逐渐扩张为四周有红晕的不规则疣状斑块,中心可见光滑柔软的萎缩性瘢痕。
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结核菌素试验、脓液涂片)可鉴别。
皮赘
皮赘多发于体胖人群、中老年人。
躯干下部多见单个皮损,颈部或腋下常见多发皮损。
单个皮损为针头至绿豆大的带蒂柔软突起,皮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
多发皮损为皮色或淡褐色、较小质软、有沟纹的丘疹,呈丝状突起。
病原学、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皮角
皮角多见于40岁以上、经常日晒的人。
头面部好发,多为质地较硬的指状突出、锥形角质性损害,基底潮红,皮损较大。
尖锐湿疣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11、16、18、31型及33型致病。
皮损好发于生殖器部位,典型皮损是菜花状赘生物。
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有自愈性,多在2年内自然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如严重影响美观,或短期内增大、变多,应及时治疗。

一般治疗
保护皮损
避免搔抓皮肤。
洗脸、洗澡时注意不要用力摩擦或牵拉皮损,以免皮损破溃。
不可自行剪掉或撕破皮损,否则容易引发感染、遗留瘢痕。
避免传染
如果皮损破溃,应用棉签消毒处理,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皮损部位。
接触皮损后,应及时洗手,未洗手时不要触摸健康皮肤。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刷子等个人用品,个人用品注意定期高温煮沸或暴晒消毒。

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皮损单发或数量较少时,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抗病毒、角质剥脱或腐蚀性外用药。
5%氟尿嘧啶软膏
局部点涂,不可涂于正常皮肤上。
可能会遗留色素沉着,引起局部疼痛、皲裂、水肿、过敏、化脓,因此一般较少应用于面部。
3%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液或3%酞丁胺霜
避免涂抹到正常皮肤上,以免引起疼痛、红斑糜烂、色素沉着、瘙痒等不良反应。
0.1%~0.3%维A酸软膏
使用方法为点涂疣体表面。用药前可先用温水浸软皮损,然后刮出角质层再点涂药物,疗效更好。
用药后可能有局部轻度灼烧感、红肿、脱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0.5%~1%鬼臼毒素液
用药方法为点涂。眼睑部位不宜使用,可能会产生局部刺激或过敏。
10%~26%水杨酸溶液
具有促进表皮剥脱的作用,常配合冷冻治疗,但有刺激性,不可用于眼睑部位。
平阳霉素药物注射治疗
久治不愈的丝状疣可采用局部注射治疗,但不宜用于眼睑丝状疣。
平阳霉素用1%普鲁卡因稀释,注射到疣体根部,可以促进疣体脱落。
全身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本病一般也不采用全身药物治疗。
如果皮损较多较大,或长时间治疗无效时,可局部外用药物,同时联合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
维A酸乙酯或异维A酸,可治疗泛发或顽固的丝状疣。
盐酸左旋咪唑,对部分人有效。
使用干扰素可能有效。

物理治疗
可使用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微波疗法、高频电疗法。
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一般用于数量少的丝状疣,数量较多的丝状疣不适合此疗法。
低温液氮作用在病变组织,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般根据皮损大小和/或深度调节施加的压力和治疗时间。
治疗时既要充分作用于疣体,以免残留组织引起复发;又要避免液氮过多伤及正常皮肤、遗留瘢痕。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丝状疣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比较常用。
由于常有潜伏感染和亚临床感染病灶,治疗后可能会复发且皮损增多,出现卫星灶皮损,需多次治疗。
其他物理治疗
微波疗法、高频电疗法也可用于治疗丝状疣,但可能会遗留瘢痕。
射频消融治疗长期疗效好,不留瘢痕,尤其适用于面部丝状疣的治疗。
注意事项
瘢痕体质者不宜采用激光治疗。
治疗后可能有局部红肿、水疱、血疱、色素减退、烧灼感、短暂红斑等不良反应,疱液过多应请医生处理。
治疗后创面有明显疼痛时,可用柔软的毛巾包裹冰块,局部冰敷15~20分钟。
治疗后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一般一周内不要沾水,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感染。
治疗后可有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退。
结痂需自然脱落,不可用手撕掉、剥开或擦洗掉。
如果皮损较多,可能需要分批多次治疗,需待结痂脱落再进行下一次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可治愈丝状疣,但疼痛和创伤较严重,甚至可导致瘢痕形成或复发,因此并非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刮疣术、钝性剥离术
皮损较少者可采用此种方式治疗,刮疣术使用特制工具刮除皮损,术前要做好局部消毒。
术后应压迫、止血、包扎,按时用药避免感染。
如果出现局部红肿、流脓,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外科手术切除
较大疣体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遗留瘢痕。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丝状疣有一定疗效,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准确辨证下进行。
中药汤剂
治则:清热、解毒、散结。
风热血燥证:治以养血活血、清热解毒,临床可用治瘊方加减。
湿热血瘀证:治以清化湿热、活血化瘀,临床可用马齿苋合剂加减。
外用中药
五妙水仙膏
具有去腐生新的功效,适用于单发或较小的丝状疣。
消毒局部皮肤后,沾药反复点涂,直至皮损部位周围皮肤出现一圈白圈或有轻度潮红水肿,然后将药擦掉即可。
鸦胆子
鸦胆子外用具有腐蚀赘疣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丝状疣。
将鸦胆子去皮剥仁,捣烂如泥,敷在丝状疣皮损上,外贴胶布固定,3日更换1次。
针刺治疗
艾灸、针灸、火针等治疗方式,对丝状疣可能有一定效果。

预后
治愈情况
本病有自愈性,多数未经治疗,可在2年内自然消退。一般不损害健康,无需治疗。
皮损严重影响美观或短期内增多、变大者可治疗。
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会复发。

危害性
影响美观造成心理问题
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的明显皮损,会影响美观,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继发感染或遗留瘢痕
发生在眼睑部位的丝状疣,可能会并发结膜炎、角膜炎。
本病一般不会造成感染或瘢痕,但自行抠破、剪掉皮损,则容易引发感染、遗留瘢痕。
各种治疗方式也有可能造成瘢痕遗留。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少吃高糖、高盐和高脂食物,如甜点、咸菜、肥肉等。
适当多吃猕猴桃、樱桃、草莓等水果,保证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避免进食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海鲜、羊肉、辣椒、葱、姜、蒜等。
戒酒,以免影响创面愈合。
心理支持
皮损严重、明显者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心理,应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家人和朋友应予以支持、鼓励、宽慰,多交流。

病情监测
治疗后要注意有无局部皮肤的疼痛、水肿、化脓、过敏、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如发生应及时就诊处理。

预防
避免HPV感染,可注射HPV疫苗。
避免直接接触丝状疣患者的皮肤,以及其个人用品。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
出现丝状疣后,避免摸完疣体后触摸正常皮肤。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自我调节,避免压力过大,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