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纤维瘤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1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软纤维瘤是由结缔组织发展而来的皮肤良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体表出现丘疹、丝状突起、息肉状突起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及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有关
一般无需治疗;如需治疗,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激光、电凝治疗等

定义
软纤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由结缔组织发展而来。
软纤维瘤一般发生于颈部、腋下、胸部、腹股沟,软而无弹性,可以是疣状、丝状、息肉样。

分类
根据形态不同分类
小丘疹型软纤维瘤:多发性、皱纹状小丘疹,多见于颈部,质软,直径1~2毫米。
丝状型软纤维瘤:单个或多发性,呈丝状增生的柔软突起,宽约2毫米,长约5毫米。
单发有蒂型软纤维瘤:单发、带蒂,呈息肉样突起,直径约1厘米或更大,可发生于面部、胸背乃至腋窝,多见于躯干下部、腹股沟等。

发病情况
软纤维瘤多发生于40岁左右的成年人,青少年也可发生,女性多见。

病因
致病原因
软纤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及代谢异常(血脂、血糖)等有关。

症状
主要症状
全身体表各处均可发生,一般发生于颈部、腋下、胸部、腹股沟等处。
多为丘疹、丝状突起、息肉状突起等,质地柔软,直径通常为1~2毫米,偶可达1厘米及以上。体积较大者,局部长期受到摩擦后易发生感染。
位于体表的软纤维瘤多有蒂与表皮相连,自然下垂,软纤维瘤表面的皮肤大多皱缩。
病程发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颈部、腋下、胸部、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丘疹、丝状突起、息肉状突起等皮肤损害,建议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尽量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或肿物的?
皮疹或肿物发生的部位有哪些?单侧还是双侧?单发还是多发?
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
皮疹或肿物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皮疹或肿物有没有发展变化,比如变大、边缘不规则、颜色变化等?
病史清单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是否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检查清单
皮肤组织病理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部分患者可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
皮肤上出现丘疹、丝状突起、息肉状突起等症状。
组织病理检查
需要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辅助确诊并排除其他疾病。组织病理不作为常规检查。
组织病理:肿物呈外生性,表皮正常或增生,真皮内见纤维、血管组织,间质或疏松或致密,有时可见脂肪细胞。有的皮赘是痣细胞痣退化而来,真皮内可见少量痣细胞。

鉴别诊断

相似点:体表均出现赘生物。
不同点:疣通常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或有角质层覆盖,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软纤维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有治疗需求,可根据软纤维瘤大小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可使用激光的热效应,消除软纤维瘤。
治疗前需外敷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利多卡因过敏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术后保护创面,避免感染,遵医嘱定期换药。

手术治疗
较大而且有蒂的皮赘,可通过手术切除。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做好准备,清洁皮肤。
治疗后保持切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其他治疗
较小的皮赘可采用液氮冷冻、电凝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皮肤创面的清洁卫生。
激光治疗7~10天内局部会有结痂,等待痂皮自然脱离,在此期间不能使用遮盖类化妆品,防止污染创面发生感染。
激光、液氮治疗后1~2天创面局部可能会有肿胀、疼痛和少量渗血,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疼痛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冷敷治疗,缓解疼痛。
治疗期间局部皮肤较敏感,强烈或者长时间日光照射可引起短暂的色素沉着,影响治疗效果。

预后
治愈情况
软纤维瘤可持久存在,通常不能自愈。
经过正规、规律的治疗后可以去除。
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

危害性
通常情况下,软纤维瘤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
体积较大者,因局部长期受到摩擦而易发生感染。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无特殊禁忌,注意均衡营养即可。
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生活管理
不要反复抠抓软纤维瘤,以防出现破溃感染等。
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软纤维肉瘤与衣服反复摩擦造成破溃感染。
心理支持
如果软纤维瘤严重影响容貌,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等情绪,家属要注意安抚患者,防止其出现不良情绪。

随诊复查
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诊换药,便于医生了解创面变化,指导后期治疗。按医嘱定期进行复诊即可。
在治疗期间,如创面局部出现异常不适症状(如红肿、破溃、大量渗血渗液等),应该及时就诊。

预防
软纤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明确的预防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体质,及时治疗高血压、血糖血脂代谢异常。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Pezeshkpoor F, Jafarian AH, Ghazvini K, Yazdanpanah MJ, Sadeghian A, Esmaili H, Karrabi M, Rohani F, Joushan B .An associ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es low risk and high risk subtypes with skin tag.Iranian Journa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2012,15 (3): 840–4.

[4]
Tamega A, Aranha AM, Guiotoku MM, Miot LD, Miot HA .[Association between skin tag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ais Brasileiros de Dermatologia,2010, 85 (1): 25–31.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