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2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皮脂排泄受阻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皮损呈半球状突起的圆形囊肿,不易推动,易继发感染伴奇臭
常见病因为皮脂腺开口角化、外伤、感染、卫生状况不良、饮食不当等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定义
皮脂腺囊肿是指皮肤中排泄脂质的腺管阻塞,皮脂排泄不出而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囊性肿物。
皮脂腺囊肿以皮脂腺管为囊壁,内容物为豆腐渣样潴留物,故俗称为粉瘤,是一种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
多见于皮脂腺分布密集的头面、背部。

发病情况
主要发生于中年人。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家族中有此类患者时更容易患病。

病因
致病原因
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肥肉、油炸食品等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导致体内脂肪含量超标,容易引起皮脂腺囊肿。
不注意卫生
皮肤不清洁,可能导致皮脂腺的导管不通畅,容易引起囊肿。
外伤
皮肤受到外伤,出现伤口时,皮脂腺腺体被破坏,分泌的油脂容易阻塞,容易引起囊肿。
感染
皮肤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后,皮脂腺腺体或导管破坏,油脂分泌和输送受阻,容易引起囊肿。
遗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疾病,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发病机制
皮脂腺囊肿的根本原因是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肤内皮脂排泄障碍,分泌物堆积在一起,最终形成囊肿。

症状
主要症状
皮脂腺囊肿主要症状为局部皮下出现球形囊性肿物,症状特点如下:
常见部位
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
未合并感染时,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囊肿性质
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囊肿多突出皮肤表面。
呈球形,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小的几毫米、大的近10厘米。
中等硬度,有弹性,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
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有针头大脐孔凹样开口,呈蓝黑色,形如针头粉刺。
挤压囊肿可挤出豆腐渣或奶酪样内容物,内容物为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细胞,常伴有腐臭味。

并发症
感染
皮脂腺囊肿容易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继发感染后,皮损处有波动感,内容物伴有臭味。
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化脓,甚至破溃。
皮脂腺癌
皮脂腺囊肿偶见癌变,多在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发现。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发现皮肤突出的小囊肿,或囊肿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
普外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就诊普外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有未发生红、肿、热、痛表现时的囊肿部位拍照,建议携带。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囊肿的?
囊肿在哪个部位?
囊肿有没有变大?
囊肿是否有化脓或者破溃?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类似的症状?
是否有手术史或其他皮肤外伤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皮肤超声
皮肤组织病理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外用抗菌药: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皮脂腺囊肿家族史。
皮肤外伤史。
临床表现
1个或多个柔软或较坚实的球形囊肿,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8~10厘米。
囊肿表面常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
挤压囊肿可见白色粉状物或豆腐渣样物被挤出。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清楚了解囊肿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的情况,也可了解囊肿的大小、范围等,有助于确诊本病。
CT检查
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确定手术治疗的方案。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一般术前无须检查,术后可做为常规检查。
检查可见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上皮组织构成,最外层为核呈栅栏状排列的基底细胞。

鉴别诊断
皮样囊肿
相似点:皮肤都可以出现囊肿。
不同点:皮样囊肿为先天性囊肿,属错构瘤。囊肿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触之较硬。可通过体格检查进行鉴别。
皮下脂肪瘤
相似点:皮肤都可出现肿物。
不同点:脂肪瘤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可通过体格检查进行鉴别。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相似点:皮肤都可出现囊肿。
不同点: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属于实性肿瘤样增生。瘤细胞可有轻度异型,并见鳞状漩涡及个别角化不良。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消除囊肿,预防及控制感染。
治疗原则
无感染者多建议手术切除。
继发感染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有脓肿形成者,需切开引流。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症状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无并发感染。
形成脓肿。
手术方法
囊肿切除手术:传统梭形切口(瘢痕明显)、小切口微创摘除术等。
囊肿有破裂时,必须将囊壁完整切除,以防复发。
感染化脓时,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
手术注意事项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术后7天之内应该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换药,一般7天后拆线,具体因人而异。
创面愈合时可能会产生瘙痒,注意避免挠抓。
结痂痊愈时,应该等待其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抠挠,以免留下瘢痕。
术后遵医嘱使用药物抗感染。
物理治疗
适应证
无合并感染者。
尤其适合于颜面部、较小的皮脂腺囊肿。
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电离子微创法治疗。
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创面干燥卫生,避免出汗、洗浴污染创面。
物理治疗早期创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烧灼感,必要时可冷敷10~15分钟,注意冰块要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
如果创面出现水疱,不可自行挤破,建议到医院由医生处置。
药物治疗
对于囊肿合并感染的情况,医生会采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如果有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应提前向医生说明。
特别提示
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偏方”“土方”“神药”或最快方法等,确诊时应积极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和其他方法,否则容易延误病情。
本病的具体用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具体病情决定,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积极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不彻底时,可能会复发。
皮脂腺囊肿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若囊肿较小,手术切除时切口也会小,愈合快;如果囊肿较大,术后易留下瘢痕。

危害性
若生长在面部或诱发感染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囊肿很少有癌变风险,但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避免摄入肥肉、油炸食品等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如酒、浓茶、咖啡、生蒜、生姜、辣椒、咖喱等。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头、洗澡、换衣。
保持皮肤清洁,使皮脂腺开口通畅,利于皮脂排泄。
避免搔抓
当皮肤瘙痒时,不能任意过度抓挠,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勤剪指甲。
作息管理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以免内分泌紊乱。

预防
保持面部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发生损伤。
清淡饮食,作息规律。
家属中若有患本病者,应定期体检,注意观察皮肤状况。

参考文献

[1]
赵玉沛.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何清湖.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马庆久,高德明. 普通外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5]
Sebaceous Cysts: Treatment & Cause. [2022-11-04]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4165-sebaceous-cysts)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