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8日 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病毒性感冒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干、咽痛、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症状
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
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定义
病毒性感冒是指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普通感冒。
主要引起上呼吸道不适,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干、咽痛等。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发病情况
病毒性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好发。
多数为散发,气温突然变化时可引起局部或大范围的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携带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病原体可由人传染人,在发病前24小时到发病后2天传染性最强。
任何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人群均可发病。
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群,更易发病。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容易诱发本病。

病因
致病原因
病毒性感冒的原因就是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是导致病毒性感冒的直接外在因素。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导致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黏膜细胞后,在细胞内复制,损伤细胞,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同时炎症因子释放入血,导致出现相应症状。

症状
主要症状
病毒性感冒发病急。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
可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等不适。
2~3天后,鼻涕变稠,并可伴有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重者有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症状,有时可出现听力下降。
较重的患者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畏寒、乏力等。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以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称为胃肠型。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
病变如果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扩散,可引起中耳炎,婴幼儿多见,可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等;反复感染容易导致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嗅觉障碍、鼻出血等症状。
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少见的情况下,感染如向下扩散,可导致病毒性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老年、2岁以下儿童或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
继发细菌感染
患者抵抗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小儿、老年人。感冒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
病毒性心肌炎
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受损,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
其他
偶尔还可发生其他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病理性免疫防御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就医
就医科室
呼吸内科
成年人或年长儿出现鼻塞、鼻涕、咽部不适、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儿科
婴幼儿出现高热、烦躁、拒奶、吐奶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或抗生素,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发热患者,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时,常需要拍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咳嗽?咳嗽多久了?
有没有咳痰?痰是什么样的?
是否有鼻塞、流涕?
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着凉或过度疲劳?
是否与病毒性感冒患者密切接触?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奥司他韦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鼻用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滴鼻液
止咳祛痰药:氨溴索、右美沙芬

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流行病学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可作出临床诊断。
病史
可能有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史。
过度疲劳、受寒、淋雨、气温骤降后发病。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
体征
体检时多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部分患者可触及颌下、颈部肿大淋巴结,伴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
C-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感染和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越高,提示炎症反应越严重。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PCT)
降钙素原检测可用于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
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降钙素原不升高,细菌感染降钙素原升高明显。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CT检查:可反映肺部受累情况,感染累及肺部可见肺纹理增加、浸润结节或片状影等实变征象。

鉴别诊断
变应性鼻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和大量清涕。
不同点:变应性鼻炎可以“时时发,天天发”,而病毒性感冒有好转恢复的过程,一般最频繁是“月月发”。同时,变应性鼻炎无发热,咳嗽较少。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不同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鼻部症状较轻,咳嗽咯痰明显,X线胸片可正常或可出现肺纹理增多、增粗。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等鉴别。
咳嗽变异型哮喘
相似点:均可出现咳嗽的症状。
不同点: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咳嗽发作与刺激物有关。病程多在3个月以上,夜间或凌晨咳嗽明显,偶有胸闷、气短。无发热、咽干、咽痛等症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可迅速缓解症状,可予鉴别。
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驱症状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状。
不同点:流感、新冠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等疾病初期均可出现病毒性感冒相似的症状,但具有明显聚集性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史和疾病特征性表现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确诊依赖病原学如病毒核酸等检查。

治疗
治疗目的
改善症状,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隔离:疑似和确诊患者做好隔离,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休息: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减少剧烈运动。
合理饮食:摄入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物
适用于有头痛、发热、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
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小儿忌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有哮喘史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症状。
抗过敏药物
适用于有频繁喷嚏、大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
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或第一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镇咳、祛痰治疗
适用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严重影响工作、睡眠者,或部分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可选择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克咳胶囊、止咳糖浆、羧甲司坦、桃金娘油等。
可通过口服、雾化吸入等方式给药。雾化吸入是经口、鼻等吸入含有药液的气雾,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气管黏膜,发挥镇咳、化痰等作用的治疗方法。
减充血剂
适用于鼻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严重鼻塞影响呼吸、睡眠者。
可选择盐酸伪麻黄碱等药物滴鼻。
避免长时间应用,易引起鼻黏膜萎缩。
抗病毒药物
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须应用抗病毒药物。免疫缺陷患者可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等,明确流感病毒感染可选择应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及帕拉米韦等。
板蓝根冲剂、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需要遵医嘱选用。
抗菌药物
适用于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的患者。
可选用口服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利于热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患者恢复期治疗。能够促进身体康复。
常选择超短波治疗、磁疗等方法。
中医治疗
根据辨证论治采取中药治疗。
可选择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多数患者可自愈。
有效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毒感染可经飞沫传播,容易造成小范围聚集性发病。流行性感冒可引起较大范围流行。
诱发原有疾病加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支气管扩张、肾炎等,可诱发急性加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心衰加重。
降低生活质量:鼻塞、咳嗽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低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避免辛辣和易过敏的食物,多饮水。
高蛋白:可选择鸡蛋、牛奶、豆类、鱼禽类和瘦肉等食物。
高维生素:如全谷物(如燕麦、小米)、新鲜绿叶蔬菜、水果。
低脂肪:避免煎、炸的食物,坚果每天不超过一掌心的量。
低盐:每日食盐摄入约一指甲盖大小的量,避免进食大酱、酱油等调料和腌制食物。
低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白米、白面摄入量。
忌辛辣、刺激,戒酒、浓茶和咖啡;避免食用生蒜、生姜、辣椒、咖喱等。
多饮水:每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
生活管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熬夜。
患病期间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严格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
可通过听轻音乐、读书等方式缓解情绪。
其他
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须及时就诊。

预防
避免接触患者:外出时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避免人群聚集。
做好防护:如必须同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需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改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不良情绪、压力等诱发因素。
保持居室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
注意防寒保暖: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
改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减少盐分摄入。避免浓茶、咖啡等饮品。戒烟戒酒。
增强体质: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建议多进行如慢跑、游泳、快走、瑜伽、广场舞等有氧运动,改善体质。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卡介苗素、细菌溶解物等免疫制剂,有适应证者可注射呼吸道多价菌苗。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蔡柏蔷,李龙芸. 协和呼吸病学[M]. 2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4]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王宇明,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
吴欣娟.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二)[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7]
杨月欣,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