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菌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8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青霉菌病是指青霉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病变。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感染科、呼吸内科

别名
帚形菌病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肝及脾肿大,贫血、体重下降、皮肤损害类似出血性软疣。

危害
皮肤损害影响美观、全身病变影响工作和生活。

并发症
可并发心内膜炎及心包炎。

检查
真菌培养、病理活检、真菌镜检、血常规、尿常规、X线、心电图、B超、血生化、C反应蛋白等。

诊断
根据感染地区居住史、临床表现及真菌培养等各项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抗真菌药物治疗,防治心脏并发症。

治愈性
积极治疗,大部分可治愈。

饮食建议
清淡易消化饮食。

病因
流行病学
流行于东南亚,特别是泰国。

病因
⑴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青霉菌,为单相霉菌,约有200余种;⑵ 马内菲青霉菌,为青霉菌属中目前所知唯一的双相菌,带菌动物为竹鼠。

传播途径
通过竹鼠的尿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青霉菌病由单相青霉菌引起,在病灶中查出本菌可能为条件性致病菌。皮肤:可表现为甲癣、耳真菌病、足菌肿样或树胶肿样损害,好发于阴部、股部及臀部。呼吸:初期表现为肺炎样,重者出现肺脓疡。尿道:症状类似肾绞痛。青霉菌过敏症:可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及(或)哮喘等症状。继发性青霉菌病可继发于大面积烧烫伤、角膜溃疡等。马内菲青霉菌病局限型:常为局限性结节,可无症状,或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经过慢性,易于治疗。播散型: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心包炎、咳嗽、贫血、白细胞增加等,可见有播散性脓肿。

诊断依据
感染地区居住史。发热,淋巴结、肝及脾肿大,贫血、体重下降、皮肤损害类似出血性软疣等临床表现。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可见到分隔菌丝及小孢子。真菌培养发现青霉菌。

治疗
治疗方针
抗真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青霉菌病可选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素、碘剂等。

预后情况
经过抗真菌系统治疗,大部分预后尚好。

护理
日常护理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调理
清淡、易消化饮食。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