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肺吸虫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18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腹腔肺吸虫病是指人进食未经煮熟的含有囊蚴的石蟹或蜊蛄等,感染并殖吸虫而引致的免疫性疾病,是并殖吸虫的囊蚴经肠道进入腹腔、肺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和脏器生长,虫体不同发育期的抗原诱发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改变。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基本普通外科、感染科

临床症状
腹泻、便秘和里急后重、咳嗽、咳铁锈色痰、腹部肿块等。

危害
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腹腔粘连等,影响工作和生活。

并发症
腹腔脏器粘连、粘连性肠梗阻

检查
血常规、血沉、痰液涂片、粪涂片、脑脊液、X线、纤维支气管镜、纤维结肠镜检查、肺吸虫血清循环抗体测定、皮内试验等。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各项相关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首选吡喹酮驱虫,对症治疗,必要时手术。

治愈性
一般积极治疗后,可治愈。

饮食建议
禁食未经煮熟的被囊蚴污染的淡水蟹和蝲蛄、沼虾、野生动物肉等。

病因
病因
进食未经煮熟的被囊蚴污染的淡水蟹和蝲蛄、沼虾、野生动物肉等。

传播途径
经食物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按其侵犯的主要器官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
1.肺型
肺为卫氏并殖吸虫最常寄生的部位,症状以咳嗽、血痰、胸痛最常见,典型的痰呈果酱样黏痰,如伴肺部坏死组织则呈烂桃样血痰。90%患者可反复咯血、经年不断,痰中或可找到虫卵。当并殖吸虫移行入胸腔时,常引起胸痛、渗出性胸腔积液或胸膜肥厚等改变。
2.腹型
腹痛尤以右下腹为多见,轻重不一,亦可有腹泻、肝大、血便或芝麻酱样便,里急后重感明显。腹部压痛,偶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腹部结节、肿块或腹腔积液。腹部包块扪之似有囊性感,数目不等,直径1~4cm。四川并殖吸虫常在肝内形成嗜酸性脓肿,导致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3.脑型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迟钝、视神经盘水肿等,多见于早期患者。
(2)脑组织破坏性症状:如瘫痪、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一般在后期出现。
(3)刺激性症状:如癫痫发作、视幻觉、肢体异常感觉等,是病变接近皮质所致。
(4)炎症性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多见于疾病早期。
4.结节型
以四川并殖吸虫引起多见,其发生率50%~80%,可发生于腹、胸、背、腹股沟、大腿、阴囊、头颈、眼眶等部位,黄豆至鸭蛋大。结节为典型嗜酸性肉芽肿,1~6cm大小,孤立或成串存在,结节内有夏科氏结晶、虫体或虫卵。

诊断依据
生长在并殖肺吸虫病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有进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蜊蛄等,或饮过生溪水史。早期有腹泻、腹痛,继而咳嗽、发热、咳铁锈色痰伴胸膜腔积液,或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等。痰、粪及各种体液内找到虫卵。皮下结节或包块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虫卵、或童虫、成虫。

治疗
治疗方针
用吡喹酮驱虫,必要时手术

药物治疗
吡喹酮吡喹酮是治疗并殖吸虫病的首选药,适用于各期患者,对成虫、童虫、虫卵均有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副作用为头晕、乏力、心悸、期前收缩等,但均轻微。硫氯酚(硫双二氯酚)近期治愈率为84%~100%, 本品副作用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肛门刺激症状等。对咳嗽、胸痛者可应用镇咳及镇痛剂。癫痫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鲁米那)及地西泮(安定)等口服预防。颅内压增高者可应用脱水剂,如高渗葡萄糖液、20%甘露醇等

手术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性质不明的腹部肿块可手术。

预后情况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脑型者预后较差,可致残疾。

护理
日常护理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

饮食调理
杜绝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