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18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因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急性症状为呼吸困难,慢性为咳嗽、咳痰、气促等,重时伴有颈静脉怒张等
发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廓及肺血管病变等有关
根据病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定义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

分类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起病急骤,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多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缓慢,除原有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逐步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发病情况
发病率
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肺心病(慢性)的发病率为4.8‰。
1992年以部分省市农村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人群的总体发病率为4.4‰,1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7‰。
性别分布
男性、女性易罹患肺源性心脏病的概率相当,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年龄分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地域分布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群更易罹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经济落后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

病因
致病原因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脂肪栓塞综合征。
羊水、空气栓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肺血管等病变有关。
支气管-肺组织病变
支气管和肺组织发生病变,均可引起肺血管压力增加,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为本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
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结节病。
胸廓病变
胸廓活动受限时可使肺受压,支气管扭曲变形,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广泛胸膜粘连。
类风湿脊柱炎。
胸廓和脊柱畸形疾病。
肺血管病变
肺血管病变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负荷加重,逐渐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肺血管炎。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动力性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通气驱动力失常性疾病均可使呼吸活动减弱,肺泡通气不足,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常见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灰质炎等。
常见通气驱动力失常性疾病: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发病机制
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
肺血管重构:是导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常累及肺小动脉,引起肺小动脉炎症,肺血管管壁增厚伴痉挛,肺血管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增多,导致肺动脉血管变硬,管腔狭窄或闭塞,肺动脉阻力大大增加。
肺毛细血管受压: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肺泡含气量增多,肺泡内压力增高,可压迫肺毛细血管,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进一步导致肺循环高压。
肺动脉血栓:急慢性肺栓塞可出现肺动脉微小血栓,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强,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痉挛:缺氧、高碳酸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可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引起肺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
心脏损伤发生机制
长期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室壁张力增加,室壁增厚,心室体积扩大。
心室体积增大,可影响心室的传导系统,进而诱发心律失常。
右心室室壁张力增加导致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右室心肌血流减少,心肌供氧量减少。
低氧血症和呼吸道反复感染时的细菌毒素对心肌可产生直接损害。进而出现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早期可由各项机制代偿,后期随左心室排空受限,射血分数减少。
心室体积扩大可导致三尖瓣出现关闭不全,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起病急骤。
呼吸困难,严重时可伴窒息感。
胸痛。
烦躁不安,还可同时伴有情绪异常及心神不宁等。
发绀,即皮肤黏膜出现紫色的现象。
晕厥,突发、短暂而完全性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多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所致,一般恢复较快。
严重时还可出现猝死,即短时间内发生的未预料到的死亡。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按疾病进展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失代偿期的症状以呼吸衰竭为主,严重者出现右心衰竭。
呼吸衰竭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胸闷、心悸、气促、乏力、发绀、多汗,甚至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右心衰竭主要为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可出现下列表现。
位于两侧颈部的颈静脉怒张,及民间所谓的青筋暴起。
食欲下降。
腹胀、恶心呕吐。
肝大。
水肿,起初为足、踝、胫骨前等下肢部位水肿,随后可出现全身水肿。
心率加快。
发绀,即皮肤青紫。
全心衰竭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会出现全心衰竭,即在右心衰竭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如疲乏无力,活动耐量下降等。
外周淤血的症状,如颈静脉怒张等。

并发症
肺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随病程进展还会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还可伴有躁动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心律失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为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发作时持续时间短者仅有突感心悸、胸闷、气促,持续时间长者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出现胸痛、心力衰竭、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内环境紊乱:主要体现为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出血、少尿无尿、抽搐及昏迷等症状。
静脉血栓栓塞症: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面色苍白、发热、咳嗽等。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多有呼吸道感染史,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悸、头晕症状要及时就诊。
未经医生许可,切勿滥用药物,以免药物影响相关检查,干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乏力、食欲减退、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症状?
最近是否有下肢或全身出现水肿?
运动、劳累后上述症状是否有加重?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是否长期卧床?近期是否做过手术?
是否有其他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血生化
动脉血气检查
超声心动图
胸部X线检查
CT肺动脉造影
右心导管检查
心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地高辛
镇静药物:异丙嗪
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
抗凝药物:华法林

诊断
诊断依据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关病史、特征性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对诊断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病史
下肢静脉血栓史、外伤史,分娩史、心脏瓣膜病等与肺动脉栓塞相关联的病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快速出现呼吸困难、胸前区疼痛、烦躁不安、皮肤湿冷、意识障碍甚至是晕厥等症状。
体征: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出现以下体征。
视诊:可见皮肤肤色发绀。
触诊:可在胸前区触及到震颤。
叩诊:肺动脉浊音增宽。
听诊:第2心音亢进且伴分裂,还可听到心脏杂音。
其他:脉搏微弱、血压极低或无法测得。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可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以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血生化检查: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出现D-二聚体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电解质可出现异常等。
动脉血气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有助于除外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可对某些严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做出快速鉴别。
超声心动图检查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有无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右心收缩力下降等征象。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在肺动脉及右心室内发现血栓栓子。
影像学检查
CT肺动脉造影(CTPA)、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但因病情危重,通常在相对稳定和诊断困难时采用。
CT肺动脉造影(CTPA)
可直观判断肺动脉栓塞的程度、形态、累及的部位和范围。
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内的“双轨征”,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
但对亚肺段及以下的肺动脉血栓敏感性差。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
是肺栓塞的重要诊断方法,适用于妊娠期妇女,肾功能不全及对碘造影剂过敏的人群。
典型征象为与通气显像不匹配的肺段分布灌注缺损,对亚肺段以下的肺栓塞诊断价值高。
肺动脉造影
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栓塞所处位置及大小等。
对于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考虑肺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同时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
胸部X线检查
可出现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以及右心心影增大等表现,帮助诊断。
但胸部X线检查特异性不强。
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检查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对肺栓塞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相对困难。
有支气管-肺组织,以及胸廓疾病病史者,一旦出现肺动脉高压,伴或不伴右心室增大时,即可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间质性肺病病史。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
哮喘病史。
肺结核病史。
尘肺病史。
胸椎后侧凸等胸廓畸形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皮肤青紫)、心悸、胸闷、活动耐量下降、食欲减退,以及下肢和/或全身水肿等症状。
体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出现以下体征。
视诊:颈静脉可出现怒张,即民间所说的“青筋暴涨”;还可发现胸廓呈圆桶状,即所谓的“桶状胸”。
触诊:肝脾大,正常情况下肝脾在肋缘下基本无法触及,如果能够触及,则说明有肝脾大。
叩诊:肺部叩诊呈过清音,以及心浊音界缩小。
听诊:呼吸音减弱,同时可伴有啰音,以及第2心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检查可通过氧气及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是否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是否存在呼吸衰竭等。可辅助判断病情及病因诊断。还可制定后续氧疗方案。

血常规检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红细胞计数增高等。
血液特殊物质检查:脑钠肽和/或N末端脑钠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是否出现右心功能障碍。
血生化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电解质是否紊乱,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这些虽对诊断肺源性心脏病无直接帮助,但可判断是否出现心力衰竭等。
心电图检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可出现电轴右偏,ST段与T波改变等。
心电图还可鉴别诊断引起相似症状的其他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右心功能的首选无创检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有无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以及有无肺动脉高压,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清晰地右心室图像,了解右心结构是否出现变化。
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可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了解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
适用于右心力衰竭症状明显者及术前检查。

鉴别诊断
原发性心肌病(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主)
相似点:都可出现心脏体积增大。
不同点:扩张型心肌病一般没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也不存在肺动脉高压及相关检查异常。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X线胸片,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进行鉴别。
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点: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长期可形成瘢痕组织,导致瓣膜出现关闭不全等改变,与肺源性心脏病相似,也会出现右心衰竭。
不同点: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女性,在发病前多伴有咽喉痛及关节疼痛等;另外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可见瓣膜本身损伤,而肺源性心脏病只是由于心脏体积扩大引起的瓣膜的相对关闭不全,并无相关损伤。借由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可进行鉴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点:都可出现活动耐量下降、胸闷、头晕黑矇,甚至是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一般伴有慢性病史,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心电图表现差异显著;冠心病冠状动脉异常。可通过病史采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等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目前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根据病情发展程度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右心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
遵医嘱吸氧,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多吃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药物治疗
镇静药物
应用异丙嗪等药物,可有效缓解焦虑和惊恐症状。
正性肌力药物
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左西孟旦,有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缓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症状。
血管活性药物
常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抗凝药物
常用肝素、华法林,有助于避免血栓形成,改善整体预后。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立伐沙班等,与华法林相比具有出血风险低,不需要常规监测等优势,可用于肺栓塞出血高风险患者的抗凝治疗。
溶栓药物
对早期大块肺栓塞患者可用溶栓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通过导管将上述药物直接注入肺动脉,可能提高疗效。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栓塞症状,缓解病情。
常用手术方法有取栓术及置入下腔静脉滤网。
取栓术只适用于较为危重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以及不适用于静脉溶栓治疗和治疗效果不佳者。
置入下腔静脉滤网适用于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者,以及肺栓塞复发者的预防,不适合急性肺栓塞的治疗。
介入治疗
目前多使用心脏导管吸出或粉碎栓子,可以有效缓解栓塞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卵圆孔未闭者禁止使用介入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为心肺功能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代偿期以治疗肺部慢性疾患为主。失代偿期以控制感染和纠正心、肺功能衰竭为主。
心肺功能代偿期治疗
限制盐及水分摄入,具体限制的量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氧疗,通过吸入氧气从而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症状。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迅速就医。
预防感染,增强身体抵抗力,如坚持锻炼,平衡营养等。
可每年进行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的接种。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治疗
药物治疗
正性肌力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减缓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
常用药物有毒毛花苷K及毛花苷丙等洋地黄类药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易致中毒,且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应用要慎用。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及血氧水平,一旦出现异常可能需要停药。
利尿药物
利尿药物可有效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前负荷,缓解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
常用治疗方案为氢氯噻嗪联合螺内酯。
药物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等,还需要进行雾化治疗稀释痰液。

钙通道阻滞剂
可有效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不良反应有面部潮红、头晕、头痛及乏力等。
他汀类药物
研究显示某些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内皮素表达水平,进而可以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压。
常用药物包括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不良反应有皮疹、腹泻、胃部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等,还偶尔可见失眠等。
手术治疗
肺移植术:适用其他治疗无效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肺减容术:气管镜下肺减容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终末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作为肺移植前等待肺源的一种过渡治疗方法。

预后
治愈情况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当病因去除后,心脏功能有恢复的可能,因而有可能被治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不可逆的,不能治愈,但经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危害性
影响正常生活
肺源性心脏病起始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继而出现食欲下降、腹胀及水肿等,会让人感到不适,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等。
引起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性脑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危及生命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发病急骤,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在呼吸道感染时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不及时也会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
饮食原则为清淡易消化。可以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预防便秘;同时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
要减少盐分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取量应在3克以下,而正常人群为6克。另外,还需注意隐性食盐,如腌制及加工食品中的盐分。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饮品。
饮食饮水应洁净,预防肠道传染病。
生活管理
严格戒烟。
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压力过大,松弛有度。
注意按季节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在心功能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具体运动方案需要咨询医生。
家庭支持
学会在家吸氧,遵医嘱进行正确的氧疗。
学会使用吸入性用药。
心理支持
积极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病情监测
监测血压、心率,出现较明显的波动时需及时就医。
每天记录水分的进出量,即每天摄入水分的量及排尿量等。
每天测量体重,并记录成册。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复诊时需要携带病历、实验室检查单、影像学报告单等资料,以及自行监测时的记录册。
日常如果出现疲劳乏力、活动耐量下降、食欲减退、心悸、头晕、气促且呼吸费力,水肿时,建议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胸廓及肺血管病变等原发疾病。
预防感染,病毒感染高发期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也可以去医院接种疫苗,感冒及时去医院治疗。
戒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
如存在职业暴露,如长期、反复吸入某种不易溶解或有刺激性的粉尘,需做好职业防护,并定期体检。
避免焦虑及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
合理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作息规律,平时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参考文献

[1]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王辰,王建安. 内科学:上册[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胡品津,谢灿茂.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7]
Cor pulmonale: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2022-11-04]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129.htm)

[8]
Nixon J V. The AHA Clinical Cardiac Consult.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0.

[9]
Shi Liwei, Xie Yanming, et al. Shenmai injection as an adjuvant treatment for chronic cor pulmonale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5, 15: 418.

[10]
Voelkel Norbert F, Gomez-Arroyo Jose, et al. Mechanisms of right heart failure—A work in progress and a plea for failure prevention. Pulmonary Circulation, 2013, 3(1): 137–143.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