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系膜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2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消化内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乙状结肠系膜是将乙状结肠固定于左下腹的双层腹膜结构

乙状结肠系膜位于左下腹,其根部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

乙状结肠系膜若发生病变,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位置

乙状结肠系膜位于左下腹,其根部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

乙状结肠系膜是由于壁、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而形成的将器官系连固定于腹、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由间皮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出入该器官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和淋巴结等。

乙状结肠系膜的主要作用是将乙状结肠连接于腹膜后壁,达到固定肠管的作用,防止因腹腔活动而发生肠扭转。

乙状结肠系膜属于腹膜,邻近肠道器官,因此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饮食,以免刺激肠道,导致乙状结肠系膜受损。平时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纤维素等,如新鲜水果蔬菜、鸡肉、牛肉、鸡蛋等。

适量多参加运动可使促进肠道蠕动,并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对预防乙状结肠系膜疾病有一定作用。建议平时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快走、跳舞、太极拳等,需注意避免饭后立即运动,以及逐渐增加运动量、频率,不宜操之过急,重在长期坚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乙状结肠系膜病变的发生,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冷刺激,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戒烟戒酒,避免腹部外伤。

注意是否有腹部不适,出现异常症状积极就医,并每年定期做体检。

乙状结肠系膜属于腹膜系统,出现损伤之后可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正常乙状结肠系膜和不健康乙状结肠系膜有哪些区别。

乙状结肠系膜形态

1、正常乙状结肠系膜

正常乙状结肠系膜较长,系膜内含有乙状结肠血管、直肠上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未见组织学异常。

2、异常乙状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扭转

检查可见乙状结肠系膜扭转,导致肠管部分或完全梗阻,系膜血管也因扭转而被拧闭,导致肠壁血运受阻而坏死。另外,腹部明显膨隆,不对称,有时可以触及有压痛的囊性肿块,听诊可有高调肠鸣音或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见左中下腹见充气的巨大肠袢和两个处于不同平面的液气平面。

乙状结肠系膜平滑肌瘤

检查可见乙状结肠系膜生发鸭卵大囊实性肿物,与膀胱反折腹膜及子宫底部可见条索状粘连带。

乙状结肠系膜转移瘤

CT检查可见腹膜腔积液,在腹腔积液的对比下,清楚显示腹膜呈结节状不规则增厚,乙状结肠系膜有多发软组织密度、信号结节,甚至形成网膜饼。乙状结肠系膜内和腹膜后可有多发增大淋巴结;有时还可发现卵巢、胃、结肠等处的原发恶性肿瘤。

乙状结肠系膜受损后,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肿块等症状,可提示不同的乙状结肠系膜相关疾病。

腹痛

乙状结肠系膜位于左下腹位,损伤后可导致左下腹痛,可波及全腹部。其中乙状结肠扭转急性发作时疼痛多剧烈,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慢性病程者则为持续性隐痛;乙状结肠系膜肿瘤前期一般不会造成疼痛,但当瘤体扩大压迫周围脏器或神经时,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压痛。

恶心呕吐

乙状结肠系膜受到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吐出物多是胃内容物。

腹部肿块或腹胀

乙状结肠系膜肿瘤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乙状结肠扭转表现为进行性腹胀且可看到明显腹部膨隆,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囊性肿块。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肠功能紊乱,可出现腹泻,大便多呈糊状或稀水状。乙状结肠系膜肿瘤若瘤体过大可能压迫肠道,引起排便困难。

乙状结肠系膜健康受损后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乙状结肠扭转、乙状结肠系膜肿瘤等,而影响乙状结肠系膜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感染因素

乙状结肠系膜长期受到炎症作用,出现肿瘤的几率会上升。

生活因素

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长期使用辛辣刺激、生冷、不洁的食物,可能会诱发乙状结肠系膜病变。此外若不注意休息,经常熬夜,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机体易出现感染,威胁乙状结肠系膜健康。

外力因素

若是腹部遭受撞击或受到外力损伤,则可能导致腹腔内器官受损,牵连乙状结肠系膜损伤。

其他因素

乙状结肠系膜较长,但系膜根部较窄,对造成扭转起支点作用,以及肠腔内常有粪便积存、由于重力作用,体位突然改变或强烈的肠蠕动可诱发扭转。

乙状结肠系膜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观察自身不适症状进行自测,如出现左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肿块等,提示可能有乙状结肠系膜损伤,但缺乏特异性,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乙状结肠系膜属于人体腹膜,相关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腹腔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是重点。明确是否有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部肿块等,有助于病情的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肿瘤标记物、结核菌素试验、腹水检查为主。如果出现乙状结肠炎症可见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如果是乙状结肠系膜肿瘤,则肿瘤标记物可能为阳性。此外可对腹水进行细菌培养,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不能显示乙状结肠系膜,仅能发现腹腔积气、大量积液和较大的腹腔肿块,应用价值有限。

CT检查

CT是乙状结肠系膜疾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敏感发现腹膜腔积气、积液和乙状结肠系膜增厚及结节、肿块,并可清楚显示乙状结肠系膜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检查,还能进一步提高小病灶的检出,并有利于疾病的定性诊断。

MRI检查

MRI检查通常作为CT检查后的补充技术,其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有利于乙状结肠系膜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对乙状结肠系膜及其病变的细节显示要稍逊于CT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够敏感地发现腹腔积液,还能显示乙状结肠系膜结节及肿块,判断其囊、实性,评估血流状况。但超声检查易受肠气干扰而影响了检查效果。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探查术不作为乙状结肠系膜疾病首选检查手段,适用于急腹症或诊断有困难者。腹腔镜检查可直观观察腹腔状态,可对乙状结肠系膜疾病做出明确诊断,还可在检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治疗。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