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18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新生儿肠炎指由于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多因素导致的小肠及结肠的炎症。以排便次数增多和排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别名
新生儿腹泻

临床症状
腹痛、腹泻、低热、溢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危害
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并发症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

检查
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病毒抗原检测。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毒或细菌感染病史、腹痛、腹泻及排便性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治疗原则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酌情采用抗生素及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治愈。

饮食建议
症状轻者适当减少母乳喂养次数,严重呕吐者暂禁食,待好转后继续母乳喂养。

病因
病因
感染病毒或细菌,喂养不当、外界环境改变所引起的儿科常见病。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排便次数增多(3~10次/日),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于数日内痊愈。
2.重度
(1)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食欲低下,腹泻频繁,一天排便次数10到数十次,粪便为水样、含有少量黏液,也可有血便。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吐、泻及摄入不足导致程度不同的脱水。吐、泻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深长,严重者可昏迷。严重腹泻及进食不足亦可导致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

诊断依据
根据发病季节、病毒或细菌感染病史、腹痛、腹泻及排便性状可做出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酌情予以抗生素及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药物治疗
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其他治疗
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

预后情况
轻者多于数日内痊愈,严重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坏死性肠炎。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
2.隔离患儿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3.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饮食调理
轻度腹泻,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人工喂养者可暂给稀释乳等易消化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重度腹泻者,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停止后,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