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1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一种在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的重性精神疾病
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思维和行为的紊乱或异常
无法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恢复自知力者可使用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病程一般迁延,可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出现精神衰退和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经过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分型
临床上按症状表现,将精神分裂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
青春型: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典型的表现是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行为反应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
紧张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行为。
单纯型: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如孤僻退缩、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该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明显,预后差。
未分化型:该型具有上述某种类型的部分特点,但是难以归入上述任何一型。
残留型:该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后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改变或社会功能的衰退。
发病情况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终生患病率约为1%,即大约每100个人中有1个曾患有精神分裂症。
总体上男女患病比例大致相等。在首发年龄和病程特点上有性别差异,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中年是女性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段,3%~10%的女性患者起病于40岁以后。女性患者总体预后好于男性。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若患者出现妄想、幻觉或躁动等症状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口服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心理治疗可采取社会技能的培训,能够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社会互动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复杂多样,不同人、不同疾病类型、不同阶段不一样,主要分为前驱期症状和显症期症状。
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有情绪改变、认知改变、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行为改变等。显症期症状则是出现幻觉,表现为幻听、幻视、幻嗅等;妄想,可有被害、关系、嫉妒、钟情等,以及激越症状(攻击性、自杀)等。
精神分裂症可以治好吗?
精神分裂症通过治疗手段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的治愈标准有两条: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和自知力完全恢复。当患者符合这两个条件时,可以认为精神分裂症已经痊愈。在临床上有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达到治愈。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外界的刺激,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的可能,最终达到终生不复发的效果。

症状
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症状是指在明显的精神症状出现前,患者所表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但更多见于发病前,多数症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常见的前驱期症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情绪改变
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认知改变
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和想法等。
感知改变
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
如社交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敏感,职业功能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爱好”,如痴迷某些抽象的概念、哲学和宗教迷信问题等。
躯体改变
睡眠和食欲改变,有虚弱感,出现头痛、消化道症状等。
强迫症状
部分青少年患者以突然出现强迫观念或行为为首发症状。

发作期症状
阳性症状
阳性症状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表现为超过正常水平的兴奋、释放或表达。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言语和行为的紊乱。
幻觉
以幻听最常见,也可出现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等。
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持续的评论性、争论性或命令性幻听,一般可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妄想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患者对自己的妄想坚信不疑,视而不见其荒谬性。
妄想的内容可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常出现的类型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非血统妄想、宗教妄想和躯体妄想等。
被害妄想:无中生有地坚信某人(或某群体)对自己或自己的亲人、家庭进行监视、攻击或迫害。
关系妄想:坚信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与不相关的现象均与自己有关,或认为其他人都是针对自己做某事、说某些话。
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伴侣对自己不忠,与他人有不正当的关系。
钟情妄想:坚信自己在和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社会地位)秘密地发展恋爱关系。
非血统妄想:否认与亲属有血统关系,坚信该亲属另有其人。
宗教妄想:与宗教有关的妄想症状,如声称听到上帝的呼唤、相信自己的孩子可能被魔鬼缠上、相信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是菩萨转世等。
躯体妄想:坚信自己有某些生理或外观上的残疾及缺憾,或认为自己闻到、感受到异常的东西,更甚者会认为自己患了寄生虫病或绝症。
瓦解症状群
包括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过程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及不适当的情感。
思维形式障碍:言语或书写表达中明显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量紊乱,常表现为病理性赘述、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及语词新作等。
思维过程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中断、思维贫乏、抽象概括能力受损等。
行为症状:表现为行为或动作单调重复、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让人无法理解。
不适当的情感:情感表达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如情感淡漠迟钝或者反应过度。也会表现为情感倒错,即对开心的事情产生悲伤体验,对悲伤的事情产生愉快体验。
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指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表现为低于正常水平的兴奋、释放或表达,涉及情感、社交及认知方面的缺陷。
意志减退
指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的意愿和动机减退或丧失。
可表现为不关心个人卫生,卧床少动,孤僻离群,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缺乏本能欲望。
快感缺乏
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不能从日常活动中发现和获得愉快感,尤其是对即将参与的活动缺乏期待快感。
约半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此症状。
情感迟钝
表现为不能理解和识别别人的情感表露和/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面部表情、眼神接触、情感交流等方面均存在缺陷。
男性、起病年龄早、病前功能不良者多见。
社交退缩
对社会关系的冷淡和对社交兴趣的减退或缺乏。
表现为少与家人或亲友交往,难以体会到亲情,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等。
言语贫乏
属于阴性的思维障碍,即言语的产生减少或缺乏。表现为言语交流减少,回答问题时内容空洞、简单,严重者几乎没有自发言语。
若表现为语量不少但内容空洞、单调、缺乏意义,则属于瓦解症状。
焦虑、抑郁症状
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体验到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疾病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焦虑症状可能为疾病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继发性的。
抑郁情绪明显者发生自杀和物质滥用的风险更高。
激越症状
激越症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以及动作异常增加,可能有导致威胁生命的冲动行为。
攻击、暴力行为
部分可表现为冲动控制能力减退及社交敏感性降低,严重者可出现冲动攻击与暴力行为。
暴力、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男性,病前存在品行障碍,有反社会型人格特征,共病物质滥用,以及受幻觉、妄想的支配等。
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
20%~50%的精神分裂症在其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自伤、自杀企图。
自伤、自杀行为多在疾病早期,或在入院或出院不久时发生。
引起自伤、自杀最可能的原因是抑郁症状,虚无妄想和命令性幻听也可能促发自伤、自杀。
认知功能障碍
在较高级的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缺陷,如在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概括和执行功能等方面出现缺陷。
缺乏自知力
自知力指自己判断自己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常缺乏自知力。
自知力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评估患者自知力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症状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发育期,其认知功能不完善,思维尚未成熟,言语功能和思维过程发展不完善,情感体验不深刻,言语表达能力不充分,因而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感觉、知觉障碍
主要为幻觉,以视、听幻觉为主。年龄小的患儿以视幻觉多见,年龄较长患儿以听幻觉多见。
幻觉特点以幻想性为主,比较具体和形象化。
视幻觉色彩鲜明,内容多带恐怖色彩,如报告看到鬼怪、昆虫等。
听幻觉多为命令性、评论性,多为家庭成员或电影、动画片人物的声音。
思维和语言障碍
患儿常重复简单言语,说话含糊不清或自言自语,言语难以理解或出现模仿语言。
妄想内容主要反映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如外星人、鬼怪等,也可能出现“变兽”妄想(即坚信自己是某种动物而不是人)。较复杂的妄想一般在12岁以后出现。
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和自发性情绪波动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患儿表现为对亲人不亲,孤僻冷漠,或无故紧张恐惧、激动、发怒。年龄较大的患儿,其情感反应不协调更为明显。
意志行为障碍
患儿会表现出怪异行为,如刻板运动、模仿行为等,违拗性强。也常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等。
重症者可表现为长期卧床、不语不动,呈亚木僵状态。

并发症
如果不加以治疗,精神分裂症会导致严重问题,影响生活的各个领域。精神分裂症可能引起的并发问题主要包括:
行为异常:自伤、自杀的意图和行动,攻击性行为(但并不常见)。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及其他心境障碍:可能由多种引起负面情绪反馈的妄想导致长期的负性心境,从而发展出某种心境障碍。
强迫症:患者可能并发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如无法控制地联想起令人不愉快的情境,或重复的仪式行为。
物质使用及相关障碍:滥用酒精或其他药物及精神活性物质。

病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本病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本病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患本病风险越大。
神经发育因素
母亲孕期感染、精神应激,母亲在妊娠期吸烟饮酒或接触有害毒素,以及妊娠并发症等因素,会导致胎儿在胚胎期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神经病理改变,继而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半球不对称。这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脑结构发育异常。
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多巴胺功能活动亢进所致。
5-羟色胺假说认为,5-羟色胺功能过度是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
谷氨酸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是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病因之一。
精神分裂症可能还与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如神经肽、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氧化应激、第二信使(细胞内信号分子)等的改变和/或这些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心理因素
目前尚未发现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因素。研究认为,心理因素可以促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但常难以左右其最终的病程和结局。
常见的相关心理因素有个体易感性及某些人格障碍(偏执型、边缘型、分裂型等),这些因素对疾病有促发作用。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不是精神分裂症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但对其发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有遗传与神经发育等生物易感因素的个体更易发病。
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
应激等负性生活事件
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
职业和社会阶层
研究表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精神分裂症发生率较高,患病率与阶层或收入高低呈负相关。
移民因素
有研究报道,部分移民群体精神分裂症患病率高,这可能是环境变化与个体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

高危因素
尽管尚不清楚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但某些因素似乎会增加发生或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其中包括:
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
一些妊娠和分娩并发症,例如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接触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的毒素或病毒。
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服用影响心理过程(如认知或情感功能)的药物(精神活性物质)。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缺乏自知力,因此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家人或朋友的帮助。若发现亲人或朋友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古怪等情况,请及时帮助其前往医院就诊。
急诊科
若出现伤害他人或自伤行为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的个人生活史是作为判断患者主诉中是否存在妄想、幻觉症状的重要依据,若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能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由于本病患者通常缺乏自知力,且主诉中多包含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妄想或幻觉描述,因此医生问诊时会结合家属所提供的患者个人生活史进行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是否看到过任何异乎寻常的景象?
是否怀疑有人会伤害自己,或有人控制了自己?
是否认为自己得了病,或认为自己表现异常,与以往不同?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硫利达嗪、舒必利、洛沙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舍曲林、米氮平、多塞平、安非他酮、艾司西酞普兰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诊断
诊断流程
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精神检查、心理检测等进行。
病史:主要涉及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家族史,以及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后者主要作为判断患者主诉中是否存在妄想、幻觉症状的依据。
临床表现:根据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可用于排除器质性病变。
精神检查和心理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患者的自知力水平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医学诊断标准
医生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症状相关标准,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症状相关标准
有以下至少2项表现,且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即可诊断。
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
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想内容缺乏。
感觉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
被动、被控制、被洞悉的体验。
原发性妄想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词语新作。
临床分型
为后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在诊断时医生会明确精神分裂症的具体亚型。各亚型的典型临床表现如下:
偏执型:以妄想为主,伴有幻觉。
青春型: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紧张型:表现为紧张综合征,常见紧张性木僵。
单纯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未分化型: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病症状;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
残留型:过去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且至少2年一直未完全缓解,病情好转,但至少残留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会性退缩、人格改变等其中一种情形。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缺陷不严重,最近1年症状相对稳定,无明显好转或恶化。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且症状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精神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实际上是依靠排除法做出的,精神分裂症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颞叶和中脑受到损伤会引起大脑功能异常,从而使患者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既往的精神症状可能是未被诊断出来的脑肿瘤所致。需要首先排除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这些疾病通常有以下共同特点,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病情消长常与原发疾病相平行。
精神病性症状多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幻觉常以幻视为主。
体格检查可有某些阳性发现。
实验室检查常可找到相关证据。
某些精神活性物质及治疗药物的使用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对于患者服药史的严格采集可找到相关证据。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分裂样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及妄想性障碍,可以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类似的症状,需要鉴别诊断。
分裂样精神障碍主要特点是病程不足1个月。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在没有前驱期症状的情况下突然起病,在2周内达到疾病的顶峰状态,通常在数天内完全缓解,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应激因素。
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特点,是在一次疾病发作过程中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障碍(躁狂或抑郁)均很明显,且差不多同时出现或消退。
妄想性障碍的特点是妄想结构严密系统,妄想内容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一般不伴有幻觉。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内容常离奇、荒谬,常人不能理解,且常伴有幻觉及精神或人格衰退。
心境障碍
严重的抑郁或躁狂发作患者,也会表现出与心境相协调的妄想或幻觉,但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在情绪症状有所改善时就会较快消失,不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焦虑与强迫障碍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在疾病早期,常出现焦虑、抑郁和强迫等症状。
焦虑与强迫障碍患者多数有较好的自知力,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和处境,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虽可有自知力,但通常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亦不强烈。
儿童、青少年患者需要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才可确诊精神分裂症。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也可为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人格障碍
某些人格障碍,如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强迫型人格障碍,可表现出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特点。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者,也可能表现出性格特征的改变。
鉴别两者需从童年时期开始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人格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个固定的情绪、行为模式,一般无明显、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无确切的发病点。
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病后有明显转折,情感和行为有明显异常,且具有某些特征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等。

心理量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不适用自评量表。医生会使用一些他评量表来帮助诊断及评定疗效。最常用的两种量表为:
简明精神病性量表(BPRS)
BPRS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变化敏感,可以用于合作或不合作的患者,适用于疗效评定。许多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观察和国际协作研究都应用BPRS作为评定工具。
BPRS原有16个症状项目,后增补为18项(增加了工作能力和自知力两项)。BPRS主要用于近一周的精神症状评定,医生根据患者的口述对其进行评分。
评分等级分为7级:0为未测;1为无症状或可疑;2为很轻或为轻度;3为中度;4为偏重;5为重度;6为极重度。
阳性和阴性症状群量表(PANSS)
PANSS可以提供阴性和阳性症状的信息,具有独特的临床评估价值。其包括3个分量表:7项阳性症状群量表,7项阴性症状群量表,16项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
PANSS的独特之处是其有临床检查和评估的严格操作标准和评分指导,对每一项目均给出定义,并按7级评分,从1分(无症状)到7分(极严重)。
此量表对治疗中的症状变化反应敏感,且其详细的项目设置能够对不同症状群进行评估和区分,所以该量表也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临床研究。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控制病情,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治疗原则
提倡全病程治疗、分疗程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全病程治疗
不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心理辅导、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分疗程治疗
急性治疗期(一般4~12周):主要目的是尽快控制症状,防止疾病所致的继发性伤害。
巩固治疗期(至少6个月):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协助患者恢复病前社会功能。
维持治疗期(时间不定):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进一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
药物疗效取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态度。
让患者和/或其家庭成员充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防止患者过早停药。
安全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对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很难推荐适用于全部患者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不同个体对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反应(疗效和不良反应)都会存在差异。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种亚型和其他相关精神障碍。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药物及疗效
指主要作用于中枢多巴胺D₂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常用药物包括:
吩噻嗪类:包括氯丙嗪、甲硫哒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其长效剂、三氟拉嗪等。
硫杂蒽类:包括氟噻吨及其长效剂、氟哌噻吨及其长效剂、氯普噻吨等。
丁酰苯类:包括氟哌啶醇及其长效剂、五氟利多。
苯甲酰胺类:包括舒必利等。
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包括肌张力升高、震颤、烦躁不安、不能闭口、吞咽困难等一系列异常)、泌乳素升高、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直立性低血压、嗜睡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药物及疗效
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2A受体的阻断作用,在精神病学领域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阳性症状疗效较好,对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有效。
常用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奎硫平等。
不良反应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减少。
可有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工作,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病性症状引起的不良后果,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地预防复发和提高社会功能。主要方法有: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已有近20年的历史,对于那些经药物治疗后仍残留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尤其适用。
治疗主要目标是针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症状,减轻幻觉与妄想症状及这些症状产生的困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大致步骤如下: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形成治疗联盟;对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针对导致症状持续存在的因素,发展应对策略。
应用“应激易感模式”(指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受到个体易感性因素与应激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及其症状。
帮助患者应对幻听和妄想等症状,减轻其带来的应激与困扰。
识别患者的自动思维,处理患者的情感症状与对自我的负性评价。
发展应对症状恶化的策略,降低复发危险性,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的认知行为治疗有时间限定,通常患者需要接受每次15~45分钟,每周1次或每两周1次,共15~20小时的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家庭治疗
在我国,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关系与家庭支持的好坏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和转归的重要因素。
家庭治疗的重点在改变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上,治疗的过程是去发现与个体心理障碍发生、发展有关的家庭内部因素。
有效的家庭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长期的家庭治疗(大于9个月)可显示出持久(2年或更长)的疗效。
社会技能训练
社会技能训练主要应用学习理论来纠正患者在日常生活、就业、休闲、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或重获社会技能。特别适用于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
研究发现,社会技能训练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具有一定的疗效。接受训练1年后,社会技能训练组中54%的患者未复发,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

其他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原理: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的原理,通过刺激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于颅脑,使颅脑内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脑血流、脑代谢、脑电、脑功能等发生变化。
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已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rTMS能影响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和情绪等,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MECT是目前所使用的电抽搐疗法的主要治疗形式。在具体操作中,医生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给予电刺激。患者会短暂丧失意识。
MECT可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明显降低患者自杀死亡率,其疗效可达86.7%~94%。MECT的适应证包括:
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者。
明显的自责自罪心理倾向。
极度兴奋躁动,有冲动、伤人行为。
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
特别提醒:脑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精神分裂症无法自愈,其长期结局难以预测。
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及社会环境的改善,使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显示,初次发作后如能得到有效治疗,约40%的患者可获得临床痊愈、症状彻底缓解或仅残留轻微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特征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将近半数患者在平均6年的随访期内会有明显的改善。病程的变化在疾病的前5年最大,之后则进入一个相对的平台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预后差于分裂情感性障碍和心境障碍,病程和结局的差异与所选用的诊断标准有关。

预后因素
共病情况对预后的影响
共病明显的强迫症状时,预后较差。
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或合并该病的某些症状时,预后较好。
共病物质滥用时,预后差。
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
具有以下因素的患者,预示着其预后可能较好。
女性。
已婚。
初发年龄较大。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病前性格开朗。
人际关系好。
职业功能水平高。
以阳性症状为主症。
症状表现中情感症状成分较多。
家庭、社会支持多。
家庭内部氛围良好,情感表达适度。
治疗及时、系统化。
服药依从性水平维持较好。

危害性
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一般迁延,可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出现精神残疾。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因为缺乏自主行为判断及控制能力,可能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精神分裂症通常起病于成年早期,其明显的功能损害和慢性化的病程,会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属在劳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损失。

日常
个人护理
病情监测
按照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
观察、监测自己的病情及感觉变化,有不适随时和医生沟通,全力配合医生治疗。
生活护理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学习压力调节的方式,培养有益的、温和的兴趣爱好。
训练自己日常料理生活的能力,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睡眠及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注重营养均衡。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摄入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忌烟酒,减少茶、咖啡等精神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多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可以有效稳定血压、舒缓心情。
若出现进食障碍或睡眠障碍,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家属
帮助缺乏自知力的患者监测病情,观察、记录典型症状的发作时间和具体表现。
由于缺乏自知力会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因此家属需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给予患者关爱,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支持。
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一些社交。

预防
预防疾病发生
目前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但遗传筛查可帮助发现高风险个体,并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家属应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状况,及时察觉异常表现,及时制止或纠正有害的行为习惯(如酒精或药物滥用)。
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能够尽可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概率。
预防疾病复发
坚持系统、长期治疗,可以有效帮助预防疾病复发或症状恶化。
注意日常饮食的科学合理,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忌油腻。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赵靖平,施慎逊.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 2版.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4]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刘春宇,童慧琦,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